|||
一、文明的精神
如果说历史科学和传统文化研究,为的是追求真理,包括自然历史、人类历史和科学历史等,或称为客观事实的知识发掘;那么,设想未来、探索可能和实现美丽梦想的目标,就是织梦的艺术想象和实践设计的科学。
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探索,20世纪90年代倡导21世纪将是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的事实。近几年在国内阐述,或提议为第3次工业革命预备创新型机制,而2012年开始第3次工业革命的讨论,也应证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期待趋势。
2003年,当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 - 系统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的概念共识形成之时,我已转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而在这里,再次关注环太平洋信仰的发展趋势 – 或称儒学与基督教精神的融合。
二、科学方法论
近代科学,采用逻辑、数学和技术方法的观测、实验科学,从意大利到英国的两端,开始于力学、光学与几何的天文学和解剖、绘图、分类的医药学,而化学的冶炼、制药等是玻璃制造、光学和机械仪器、医疗化学的基础,生物电的发现和伏打电池的发明,又导致了电化学、电学和磁学发展等;也就是动力学和电力学奠基了2次工业革命的科学基础。
纺织业发展和蒸汽机发明,内燃机和电动机、发电机,使用的能源仍然是中国发现的煤炭和石油,以及古老的风力和水利等,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能源是最古老的生物遗骸沉积形成,而最终又是来自太阳核聚变辐射的能源。
三、工业经济学
能源技术革命,其实是能源形态转换技术,动力机的发明和演化及其扩展的传送带、工具等外端,这是第1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 并延续到第2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是第2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 改变了传统的印刷技术和形成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及其终端的打印机、摄影机等技术体系。
热力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实验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建立,而法律学、教育学和经济学建立在科学方法的社会学应用上;因此,第3次工业革命将是建立在管理学、生物学等科学及其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参见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5393/。
-(总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4 1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