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意识形成的神经科学机制与人工机器设计

已有 2538 次阅读 2018-10-28 18:53 |个人分类:人类历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自然与社会科学, 生物与人工科学

系统医学O网页组织机构O网页 - 系统遗传学O网页与系统生物工程O网页(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BSSE概念)研究方法与应用,MIT大学建立Bio-brickiGEM国际竞赛的T.Knight的合成生物学公司O网页 - 采用人工智能方法的合成生物学O网页,起点于1991BjZeng的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SBE)方法与1994年的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细胞仿生与转基因的基因组蓝图设计与生物机器装配),以及1999年的“genomic intelligence”表述可人工编制基因组程序和设计细胞内分子电路系统的“artificial biosystem”概念等细胞分子机器的设计与装配研究O网页

美国理性衰微史O网页 - 中国与印度佛教的差异O网页,及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O网页 - 从中国神话与传说,存在一个历史化的转型,中国道-儒家文化本质上是训诂与考证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与犹太-基督教的着重经典与解释学同属于史学传统。
从私塾学堂到书院的研究型模式,这是一个从学习到创造的发展过程,从而,不仅只是诸子百家,而且,在儒家也产生了百家学说的文化繁荣,尤其形成了理学与心学体系。
印度宗教与希腊神话同属于一类人神合一的文化传统,后者转换到人文主义和思辨与自然哲学的传统,不同于中国道家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天人感应或合一的传统,以及政-教分离机制,其实,这是一类自然神论与经验主义的思维模式,在欧洲是13世纪开启于阿奎拉的神学体系,以及英国大宪章的政-教走向分离。
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接触东方文化开始,在19世纪,不仅英国引进了中国的内阁-文官和科举与考核制度,而且,印度的东方神秘主义也传入了英国和美国等。
同时,19世纪实验心理学建立和20世纪的心理学流派与认知科学发展,以及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的东方风格,带来了人类对意识的机制和原始宗教的研究,并在影视与绘画艺术等应用。
从袄教到犹太-基督教等奠基了一神教的文化传统,犹太-基督教与道-儒家和融入中国文化的佛教,尤其禅宗,属于理性主义的文化传统,而中国文化更倾向实践与人文主义的哲学传统。
印度-欧洲哲学传统,倾向精神层面与思辨模式,中国哲学传统倾向实用层面与工程模式;然而,如果把精神上的信仰物化成具体的器物或人物,就比较容易导致等级偶像崇拜的模式。

计算机科学史前史简评:从莱布尼兹开始O网页 - 来认识下内里·奥克斯曼教授,她被誉为当代达芬奇O网页 - C语言、编程语言发展史O网页 - 从天文观察与地理测量、农业物种与医疗经验,而到数学模型与定量的物理学、分类与比较的生物学等,经历了近代科学的奠基时期,工业革命之后,在19世纪进入了现代科学的建立时期。
第一代物理学是动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力学的三次综合,而力学“mechanics”,也可翻译为机械学,不仅在近代科学的机械自然观上一致,而且,与从手工业作坊模式到19世纪O网页实验室的建立O网页,也有在工程设计模型上一致的研究对象上。
在经典科学时期,统一物理学与化学在日心说、星云假说和原子论上,在第二代物理学,形成了原子结构模型、标准粒子模型与统一场论和大爆炸宇宙论等,而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第三代物理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孟德尔遗传学、心理学实验室和进化论、细胞学说与实验医学体系的第一代生物学建立,20世纪中叶形成的是理论生物学、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等第二代生物学,而在世纪之交,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BSSE偶合)在1992-1996年的中国提出 - 第三代生物学,走向了国际接轨的实质学术研究进展,并且,在哲学思想与理论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
18世纪到19世纪,社会科学与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体系建立,而在20世纪认知与人工科学的体系形成,包括,纳米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与生物信息学等,从而,导致了NIBC会聚技术与机器人学的发展时期到来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的技术整合,尤其将带来纳米机器的时代。

-201810月网络日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1143269.html

上一篇:行星际迁徙 - 未来的公司模式
下一篇:星际文明 - 机器设计与人工生命
收藏 IP: 218.2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