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社会因为没有强大的集权分配系统,社会财富,资源,工作机会,都是私人掌握为主,所以恰恰是最讲圈子,处关系(人际信用),社群互助的。
你的美国教授给他投行里的老同学写一封推荐信,比你自己求职应聘成功的概率高得多。一个菲律宾裔的清洁女工不干了,很少会轻易把这个扫厕所的工作让给一个墨西哥裔。往往也是介绍她老乡来应聘的。
海外高华,恰恰是相对最不抱团的族群。为什么?
因为中国有2000年的法家集权公权分配历史。利出一孔,社会上的很多机会,是掌握在权力手里的。然后设计一套竞争制度(科举),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养成了中国人不用报团,光靠自己个人能力,加制度公平,就能混的很好的幻觉。
海外高华群体,都是从这个幻觉,条件反射区理解美国的。把美国社会定义为一个竞争公平,只要自己能干,肯干,就能混的很好的社会,这个恰恰搞反了。美国是非常宽容社会自由议价的。自由议价,必然导致相同利益的群体互相抱团。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有组织的必然战胜无组织的。高华,基本性格被动,指望自己好好工作,获得老板赏识,提拔。
印度裔,积极主动,互相拉帮结派,高华谋身,印裔谋势,马上就显示出中国人的劣势的。而且法家治世,最大的缺陷,就是一定要社会原子化,不希望任何人与人被组织起来。包括法家对待自己政权的工作人员(官僚和胥吏),都是严防死守的。希望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而竞争的逻辑,一定是让对方得不到,自己才能得到。长期法家制度配合竞争制度的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而且还有一个卑劣的心理。最忌讳自己的熟人,比自己混的好。公司里走了一位副总,高华高管想,我国内读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同学,在硅谷有十年的管理层经验,最近刚辞职,挺合适的。但就怕他真的成为副总,以后又在朋友圈炫耀比我职位高。算了,还是不推荐了。
过了些时日,那位硅谷辞职的高华,真的成为了公司的副总。来公司上班第一天,发现当年国内的老同学居然是他的下属,于是副总想,这家伙知道我的底细太多了,会不会乱说话?找机会给他弄走吧——这些心理,不是我编的,最早是钱钟书的《围城》里的编的。我只不过把场景换成海外公司,把人物换成高华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