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的环境保证了博士培养的水准要高,但并不是说每个博士都高,看人,看组看老板。我所在组里博士能不能毕业主要看工作量够不够一篇博士论文,不是看发表的文章多少篇,比如有个哥们也就3篇一作的(1篇APL,1篇JSTQE,1篇EL),在光电子方面算是很好的文章,还有4篇一作会议文章,其他非第一作者的期刊和会议文章不少,但是他的博士论文作为优秀博士论文被springer出版,可以当做这个方向的入门书籍参考。
感觉德国的博士生培养非常注意博士论文,最近刚好有个同事快要答辩毕业,所以了解到一些细节。博士论文至少需要3个答辩老师从头到尾的修改。提交给答辩老师之前,还要一个老师从头到尾的提出意见。
至于要不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好像德国并没有这一条规定,取决于老板,我所在的组老板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有默契的约定发个2,3篇一作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只要有足够的内容写成一篇博士论文。
德国对第一作者,非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并不十分在意。第一作者是文章的操盘手,第一作者也是兼通讯作者,所以通讯作者都是学生,老板根本不在乎通讯作者。他们在文章上只要有名字,就说明有贡献,在德国是被认可的。而且他们对会议文章的重视程度和期刊文章一样,发表流程一样,每个人都要修改认可同意后才可提交。我所在的组就是这种情况。
至于答辩情形,我已听过2场博士答辩,答辩人准备30分钟的PPT,然后答辩老师问,3个老师中有一个主席,他问的问题不多,甚至不会问,听说主席是组织答辩并且是维护答辩人的权益的,所以他一般不会为难答辩人,相反在某些情况是帮助答辩人。另外两个答辩老师是问问题的主角,其中一个是老板,另外一个必须是校外的老师。问的问题不会局限在博士论文中,会问很基础但是从博士论文衍生出来的问题,所以需要答辩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老板会不会帮答辩人呢?我发现会,比如老板会提示答辩人的答案等,看到答辩人回答吃力,不会继续追问,甚至打断说:可以了,这就是我要的答案。如果老板看到校外的老师提的问题太难,答辩人回答吃力,他会示意主席。
最后来个题外话题:通讯作者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在文章中第一作者即使挂了通讯作者,人家还是认最后一个作者,大老板。我发的文章都是我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老板最后一个作者。前一段时间老板邮件给我说他收到一个审稿邀请,把摘要给我看了。我在想这个方向是我来了之后才有文章的,而且我是通讯作者。如果真认通讯作者的话,编辑应该看到通讯作者的邮箱找我。挂了*号通讯作者其实并不怎么样,人家认的还是人。
NOTE:上面是我看到我所在组的情况以及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可能并不全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