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ai

博文

紫苏

已有 4681 次阅读 2015-11-14 16:21 |个人分类:植物花草系列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紫苏

 

/卜白

 

紫苏是和小茴香,薄荷一样,是小镇最普通的香草。紫苏清新凉薄的植物香气仿佛凝集了人间清露,芳香而持久。

喜欢香草的奶奶说,紫苏是食物的海洛因,是巧妇的化妆笔。

  至今还记得,徕园女主人的一道炒田螺。那是印象里最美味的田螺,清新爽口,浓烈的异国风味让人迷醉。我以为一定是加了特别的香料,但见碟子里除了配料川椒与姜蒜就别无他物了。后来才知竟是用了紫苏叶与苏子油,那些逼人的芬芳正是紫苏的味道。

  紫苏普通却不平凡,仿佛拥有神奇的魔法。紫苏仅需几片叶子,几滴苏子油,就她能瞬间激发菜品的灵魂,让菜品顿时活过来。

紫苏是奶奶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染色剂。尤其两面紫的发亮的紫苏叶是奶奶最喜欢的,用紫苏鲜亮不张扬的紫色做成的面团与糕点,或用紫苏的鲜叶做辅助香草的各种腌菜,不仅清香保健更容颜美丽,色性味俱佳。

紫苏在菜品中表现得尤为出色,生长却不挑环境,对水肥要求很低。荒滩,墙角,屋后,菜园四处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虽时常见到却并未见人播种,听老人们说,村里四处散落的紫苏不是人工播种,而是自行繁殖的。

村前村后常见的紫苏有两种,都是野生的。一种叶片正反皆紫色,一种正面绿被面紫。都是叶卵圆,有叶尖,属于野生的紫苏种类。

  紫苏是唇形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在我国种植的历史悠久,有2000年之多。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纯正的叶紫的紫苏。一种是白苏,白苏正反叶片都是绿色的。紫苏和白苏的叶片均是卵圆形,有叶尖。而回回苏的叶片像鸡冠一样卷曲,打着明显的褶皱,叶片宽大有深裂。

  一般而言,叶片正反是紫色的紫苏香味更加浓郁,是中国餐点里最常见的香草。而叶片翠绿的白苏,则口味更显单薄,是日式料理尤其是作为沙拉的材料或搭配生鲜,鱼片虾蟹,寿司酱汁时的最佳香草。

记得一次云游于张家界的村寨,在古村落里的田野里发现大片大片的白苏。正是七月,正逢紫苏花期,点点淡粉色小碎花,浮在碧绿水的叶片中,宛若水中落花,仙气十足。但遗憾的是,紫苏的花期很短,仅仅一个多星期,花很快就全然退了颜色,转眼换成一个个干燥的花蕾模样紧紧贴在花茎上。

白苏种植在当地非常流行,目及之处,大片大片的白苏田连接在一起。风吹起来的时候,叶片层层叠叠,一浪翻过一浪,万顷碧绿,波涛一样暗流汹涌,暗香浮动。

当地人说那些种植的都是出口的白苏,因为在日韩很多有关生鲜的料理基本都要用到白苏提味增香。在白苏的试验种植田,种植的白苏比寻常可见的白苏叶片要大,香味也更浓,是科研人员最新培育的新品种。当地人就地取材,用白苏去腥增香的辣子鸡,味道独特,让不爱吃鸡肉的我,竟然胃口大开。

  有闺蜜喜欢用紫苏做成各式饮料,有的取紫苏的美丽颜色,有时用紫苏的清凉冰爽的香气,无论与柠檬汁,猕猴桃汁还是牛奶搭配,口味都让人难忘。这种用紫苏做茶饮的传统,从风雅的宋就已经开始了。《本草纲目》记载,大宋仁宗皇帝曾昭示天下评定汤饮,结果是紫苏水第一。所谓熟水者,饮品也,也就是说,紫苏茶在宋代因品种曾获得过最高殊荣。

   而我最喜欢用紫苏做面包,无论多单纯的烘焙配方,撒上几片紫苏碎,就是浸染了浓烈香味的绝美味道。

   前两日,在奶奶院子里采了些新鲜的紫苏叶片,装了满满一口袋,回来洗净切碎扔进打散的鸡蛋里,放在平底锅上煎熟,浓烈的香气,隐隐约约鲜艳的紫色,浓烈凉爽的清新口感,我确定那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煎鸡蛋。

紫苏除了香气打动人们,生性也温和。

在中秋时节,江南之地,临海之滨,人们喜欢用紫苏叶片铺底,清蒸大闸蟹,是非常当下的节令美食。这种海鲜与紫苏同食的方法渊源已久,本草纲目记载说紫苏可解蟹毒。说的是海鲜类寒凉,而紫苏性温辛,可中和寒邪之物的寒凉。

紫苏药食同源,全身是宝,除了叶片供人食用,苏子用来榨油,紫苏的根茎也是入药,是很好的散寒暖胃,行中养气的良品。

紫苏好吃好看又实用,适应性很强,不论在陆地还是阳台上,春天时随手撒上一些种子,很快就能能繁茂起来。紫苏的老叶掐了泡茶煮粥炖汤,新叶很快就能长出来,是更新度非常好的草木。紫苏在20度左右的温度就能一直生长,在温暖的地方,四季均可以播种,是案台小绿植的绝佳之选。作为难得的全能型香草,紫苏早已深入人心。

 

   卜白  花诗堂  2015.8.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33847-935204.html

上一篇:情迷鼠尾草
下一篇:孤独的梧桐
收藏 IP: 182.127.40.*| 热度|

4 徐世文 马德义 biofans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6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