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者的评论,看看他们怎么说?https://www.altmetric.com/details/7114638/twitter
韩春雨论文地址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aop/ncurrent/full/nbt.3547.html
许培扬 美英科学家最关注韩春雨的研究成果
2016-05-09
我们将继续关注跟踪国际科学家的反响和评论。 Altmetric 替代计量网站没有监测中国科学网、生物360、生物通等网站(为什么监测不到?天晓得)。 许培扬 & ...(345)次阅读|(3)个评论
许培扬博文 韩春雨Nature Biotechnology论文受到国际学界高度关注
2016-05-08
致敬韩春雨老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Nature Biotech发表重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0826-975762.html 5月2日论文发表后受到国际学 ...(1410)次阅读|(0)个评论
昨天替代计量得分56分,今天77分。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aop/ncurrent/nbt.3547/metrics
So far, Altmetric has seen 101 tweets from 95 users, with an upper bound of 160,830 followers.
Online attention 论文读者、粉丝已达16万多人次。
in the 97 percentile (ranked 2,990th)of the 107,648 tracked articles of a similar age in all journals
in the 82 percentile (ranked 13th)of the 74 tracked articles of a similar age inNature Biotechnology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aop/ncurrent/nbt.3547/metrics
FAU - Han, Chunyu
AU - Han C
AD - Department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China.
相关研究文献 99篇,大家可以参考。
中国学者研发出国际一流基因编辑技术 |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 黄堃)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日前报告了中国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有专家评论,尽管这种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其潜力有望超过近来被看作诺贝尔奖热门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
基因编辑是近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美国研究人员发明的CRISPR-Cas9技术最为炙手可热,它以核糖核酸(RNA)作为引导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剪切和编辑操作。这项技术不仅可用于探索生命奥秘,还有许多应用前景,比如修改奶牛基因提高产奶量,修改植物基因提高抗虫性等,它还可以用于基因疗法研究等。
领导NgAgo-gDNA技术研发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是在荷兰同行的研究基础上,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不是核糖核酸作为引导工具,取得一些优势。比如:编辑对象所受限制更小,能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编辑精准度更高,能避免前一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脱靶现象。
《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评论说:“虽然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让我们相信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技术相比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更精准的基因编辑方面。”
“韩春雨的工作是国际一流的技术推进,”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如此评论。他担任主编的科学类新媒体《知识分子》刊文,介绍了这项成果的学术细节和价值。
这项成果发表后,韩春雨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邮件“轰炸”,大家纷纷询问技术细节。他说,这项技术与CRISPR-Cas9在技术上各有特点,而该技术是否有什么不足,还有待同行广泛使用来检验。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指出,NgAgo-gDNA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韩春雨团队手中,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与之竞争,这又是一大优势。而CRISPR-Cas9技术的发明者中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张峰等人,也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珍妮弗·道德纳等人,由于该技术在科学上和商业上的巨大前景,双方团队正为这一技术的专利权归属打官司。
“我们自己掌握了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中国生命科学界使用这项技术,一些国外的大公司也可能会主动来付费要求得到技术授权,”鲁白说。
韩春雨并没有海外求学经历,研究成果也并非在国际一流的实验室中取得。“做研究主要还是靠人,设备环境只是第二位的。”韩春雨对记者表示:“我认为青年科研人员不要抱怨环境,而是要争取环境,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就自然能等到结出成果的那一天。”
“在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我们自己培养出的科研人员也能做出这样的成果,能够和美国的最新技术叫板,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鲁白评价说。
学者解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5/345582.s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