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个国家地区使用针灸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王君平)2014国际针灸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和美国针刺研究会共同主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协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针灸研究对21世纪全球医疗的影响”。
目前,针灸已经在183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这是美国针刺研究会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地区举行学术年会,并且选择在针灸的故乡——中国举办年会,希望加强与中国针灸研究的联系,增进两国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大会来自国内外代表320余人,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挪威、巴西等国家90余人。会议收到来稿332篇,其中80余篇为外籍作者,250余篇为国内针灸专家的稿件。大会达成了3方面共识:利用现代科技核磁共振技术对针灸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对有关穴位本态进行研究;临床研究应构建规范与标准。
链接地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4/0605/c14739-25109591.html
2014年国际针灸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针灸学会和美国针刺研究会共同主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协办的2014国际针灸研讨会于2014年5月30日——6月1日在京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美国针刺研究会劳力行教授主持,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到会并讲话。大会以针刺对21世纪全球医疗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刘保延教授就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技术与平台的构建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外针灸专家分别从实用针灸临床试验新方向、针刺的神经影像学相关讨论、针刺的多样性的探索:手针和电针研究的启示以及针刺与结缔组织基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大会交流,达成了3个方面的共识:
1.利用现代科技核磁共振技术对针灸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2.有关穴位本态进行研究。
3.临床研究应构建规范与标准等问题。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交流形式多样,既有专题培训、大会论坛、分组讨论,又有壁报展示、器械展览等活动。开幕式前针对探索针刺生理相关新技术研究、提高针灸研究影响力的试验设计:借鉴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及采用fMRI开展针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专题讲座与培训。这是美国针刺研究会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地区举行学术年会,并且选择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办年会,望加强与中国针灸研究的联系,增进两国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大会来自国内外代表320余人,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挪威、巴西等国家90余人。会议收到来稿332篇,其中80余篇为外籍作者,250余篇为国内针灸专家的稿件。
本次会议必将促进中美针灸的交流与发展,让针灸医学惠及全人类。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出席
“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
2014年3月2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针灸学会联合主办的“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阿龙·切哈诺沃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9位来自中美两国的医学院士,千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共融发展”的主题,科学家们分别介绍了代谢类疾病、恶性肿瘤个性化治疗、新药研发、白血病、流感等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治疗经验,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在会上做了题为“针刺研究—中国对世界的一项贡献”的主旨演讲。与会代表专注聆听,争相提问,与中外科学家互动。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参加了开幕式的揭幕启动仪式,并担任了学术报告主持。刘保延会长在接受CCTV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中医的整体调节作用,不同于西药的直接对抗,如何借鉴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研究的思路,理念和方法,提升中医个性化治疗的把握度,是中医药发展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为加强中西医学优势互补,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外科学家联合工作站的签约仪式。
(中国针灸学会文碧玲供稿)
http://www.caam.cn/baodao/hybd/201403/1408.html
2014年7月25日上午九点三十分,由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中国针灸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协办的针灸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隆重召开。会议出席人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中国针灸学会领导、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领导、18项针灸标准起草人以及两个针灸标准化组织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在本次会上,包括6项国家标准、12项行业组织标准的18项针灸标准得到大力宣贯。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3年12月31日发布的6项针灸国家标准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5)归口,它们分别是:
Ø 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兆钢等起草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3部分:芒针》;
Ø 由广东省中医院薄智云等起草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
Ø 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张缙等起草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1部分:毫针基本手法》;
Ø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杨金生等起草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2部分:刮痧》;
Ø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等起草的《腧穴主治》;以及
Ø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刘清国等起草的《针灸学通用术语》。
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并于2014年5月发布的包括10项针灸治疗指南在内的12项行业组织标准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它们分别是:
Ø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志顺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带状疱疹》、张维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慢性便秘》、赵宏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抑郁症》和《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腰疼》;
Ø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吉平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和《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痛经》;
Ø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贝尔面瘫》;
Ø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吴中朝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和《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哮喘》;
Ø 由杨金洪等完成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失眠》;
Ø 由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等起草完成的《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Ø 由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等起草完成的《针刀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上述18项针灸标准的应用范围涉及针灸学科各领域,按照针灸标准体系类目,其中包括基础标准2项、技术操作规范5项、临床诊疗标准10项,以及管理标准1项。18项针灸标准的发布,填充了我国针灸标准体系,丰富了我国针灸标准化实践活动及其经验,对完善我国针灸标准化体系、夯实我国针灸国际标准化基础、规范针灸行业管理、推进针灸现代化信息化、推动针灸事业科学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办单位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5)和中国针灸学会分别是针灸国家标准和行业组织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针灸术语、操作、临床研究、常见疾病诊疗及针灸器具等方面针灸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秘书处挂靠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则主要负责针灸行业组织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主要针对在没有针灸国家标准和针灸行业标准而又需要获得统一技术要求的针灸学科领域,开展行业组织标准的立项、研制和发布。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兼任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年来,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5)和中国针灸学会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针灸研究所的支持下,制定了针灸标准化发展规划、针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制修订针灸国家标准30项(已发布28项,正在报批2项)、针灸行业组织标准23项(已发布13项,正在审定10项),参与制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4项、ISO国际标准1项,构建了全国针灸标准化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与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针灸标准化人才,建立了包括香港在内的6个“针灸标准推广应用示范基地”,举办了8期针灸标准培训班,组织开展了系列针灸标准研究项目,出版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多媒体光盘,组织编写了针灸标准化工作指南等书籍。这些扎实的工作是针灸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前列的可靠保证。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针灸学会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积极拓展新的工作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完善的针灸标准化体系为目标,努力推进针灸标准化工作,力争为人类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