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国内外科研动态 12月31日

已有 2084 次阅读 2013-12-31 09:21 |个人分类:科研动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热点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哪种对椎间盘突出更好?(12-31)
·微波固化可使肝癌切除手术更安全(12-31)
·“院士老了不干事”是误解 (12-31)
·复旦教授葛剑雄:中国教育改革巨大压力来自社会(12-30)
·中国科学报盘点2013十大科学之辩(12-30)

·南京大学长江学者JBC细胞命运调控新机制(12-31)
·郑州大学Cancer Res发表癌症新文章(12-31)
·中科院学者EMBO J解析泛素链形成机制(12-31)
·中国学者12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12-31)
·中国医学科学院PNAS发表免疫学新文章(12-31)
·首创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获批国家一类新兽药(12-31)
·抗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研究取得新进展(12-31)
·浙江大学发现维持女性生育能力新机制(12-31)

·中国汉族人群哪类遗传者更易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2-31)
·吸烟可导致治癌失败(12-31)
·电刺激疗法或能重建“植物人”语言功能 (12-31)
·曹雪涛院士Cancer cell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12-30)
·杭州师范大学Blood发表白血病研究新文章(12-30)


·The Scientist:2013十大创新产品(top 6-10)(12-31)
·新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提高5倍转染率(12-31)
·蜥蜴呼吸之谜:单向气流可能追溯到2.7亿年前(12-31)
·Neuron:人类大脑发育交响曲三乐章(12-31)
·Cell子刊:研究破解两百年疑案(12-31)
·关节镜微创术或对退行性膝关节病无效(12-31)
·Cell子刊揭示新型神经元保护基因(12-31)
·揭示细菌在抗生素攻击下的保命伎俩(12-31)

·本是“同根生” 今成“陌路人”(12-31)
·美制造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新蛋白 揭示癌症形成方式(12-31)
·哥伦比亚科学家用遗传算法设计自组装ssDNA拼接粒子(12-31)
·研究发现读好书可在生理上产生“身临其境”现象(12-31)
·遗传缺陷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 或通过修复治疗(12-31)
·一种小分子可增强膜蛋白活性或可治疗疼痛(12-31)
·科学家成功让无效HIV抗体重新产生作用(12-31)
·去乙酰化酶副产物对老化有重要影响(12-31)

·一种免疫细胞或可用于治疗流感(12-31)
·2013年度明星新物种(12-30)
·The Scientist:2013十大创新产品(top 1-5)(12-30)
·PLOS Genetics:“杂交优势”基因突变大幅提高作物产量(12-30)
·PNAS:先天免疫中的lincRNA(12-30)
·华裔研究组Cell子刊发现致命癌症潜在靶点(12-30)
·2013年度最热基因组研究(12-30)
·PNAS揭示乳腺癌扩散新机制(12-30)

·CRISPR/Cas9入选2013《科学》杂志十大进展,仍难摆脱脱靶困扰(12-30)
·Cell子刊突破:基因治疗皮肤病获得长期临床效益(12-30)
·科学家研制3D生物打印笔 可“画”出骨细胞(12-30)
·英研究称“血拼”23分钟理智崩坏 开始乱买东西(12-30)
·一个基因或与中年发福相关 功能随年龄增加弱化(12-30)
·康乃馨遗传密码被破解 有助花卉染色体组研究(12-30)
·研究发现性格冲动的人更易患暴饮暴食症(12-30)
·新疫苗可提高抗体浓度和效果 更安全有效(12-30)

·纳米海绵疫苗能吸收成孔毒素成为抗毒素疫苗(12-30)
·新型纳米芯片能检测罕见循环肿瘤细胞(12-30)
·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基因变异(12-30)
·提高大脑犬尿喹啉酸浓度或可治疗大麻成瘾(12-30)
·科学家研发新RNA成像工具(12-30)
·一种免疫细胞或可用于治疗流感(12-30)
·纳米海绵疫苗能吸收成孔毒素成为抗毒素疫苗(12-30)

如果您无法正确浏览该邮件,请直接访问这里
生物360生命科学每日新知
首页新闻多媒体数据库专题汇时光轴问答文献电子报
2013年12月31日 |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热点新闻

25
由 CNS 等期刊倡导的崇尚繁琐化论证的研究风尚,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重大造假事件负有部分责任。

25
Richard Lenski用了25年的时间来研究细菌的进化问题,他用大量的试验证实了突变与选择对生物的塑造作用,而且总是能够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

25
以“创新改变中国”为主题的“科技盛典——2013年度CCTV科技创新人物”评选结果公布。

25
虽然针灸已经被使用了数千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有效,它所带来的任何治疗效果或许就是一种心理安慰。

25
转型后的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氛围,这种习惯也侵袭着学术界的清净,影响着部分学者的良心和操行。

25
新鲜空气和阳光对人有益的观念并未从大众心中消失,倒是医院把南丁格尔的教诲抛之脑后,他们关上窗户,把阳光挡在外面。

25
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寻求最佳的RNA测序分析算法,而且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的丰富多样。

25
羽毛是在恐龙历史中早就出现的一个共同特征?如今,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全部的恐龙家谱进行研究后认为,这种想法不靠谱。

25
许多事情让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但其中两样尤为突出。一是我们的意识,二是我们的大脑。

25
人类从子宫到成人的不同时期内,大脑发育也受到了精巧的、定时编排的、独特模式的基因活性控制。

25
疫苗是人类在医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明,每一种新疫苗的诞生都是人类战胜一种传染病的伟大胜利!

25
回首这一年,一批"重磅炸弹"级新药的诞生,使得生物制药成为全球医药领域的一个焦点。

25
新药Sofosbuvir有望成为一款新的重磅炸弹式的药物。这一消息对于热心于丙型肝炎的倡议者们可谓是喜忧参半。

25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面临低温寒冷 天气和/或食物匮乏的动物,只能选择降低体温,沉入冬眠的梦乡。

25
一听到“热点”这个词,你可能首先会想到wifi。但此处的“热点”特指生物多样性,亦即在很小地域面积内包含丰富 的物种多样性。

25
数量在 1 万多头的鲸目动物都会聚集在美国夏威夷周围海域进行繁殖。座头鲸在夏威夷海域正面临着新的危险:观光客。

25
统计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十多年内当代人类的“迁徙路线”,其中伦敦、拉格斯市以及伊斯坦布尔是新的“迁徙之地”。

25
华大基因15年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基因组学领军机构,在布局中拥有几大片区与体系。

25
有科研“国家队”之誉的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刚遭遇了已下拨科研经费被部分收回的尴尬。

25
经历过美国和中国的两种科研体制,对于饶毅来说,所承受的不仅仅是体制带给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所处环境之下的感受。

25
也曾有过许许多多温馨浪漫的梦想,也曾有过做一个贤妻良母的人生设计,但是陈化兰最后选择了在外人看来枯燥、单调的兽医科研工作。

25
《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盘点了 2013 年度的高引基因组研究论文,一起来了解下有哪些基因组论文受到了研究人员的热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54407.html

上一篇:中国影像医学专家论文分析结果
下一篇:李太生等医学家发表评论:CNS 对学术造假应负的责任
收藏 IP: 122.70.2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