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一只书蚁的自白 精选

已有 5602 次阅读 2012-3-30 08:27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style, class, face

 

 

书蠹(蠹鱼)是大家熟悉的小精灵,特别喜欢钻研,“生死文字间”(韩愈)——那才是真正的钻呀,而且特爱线装古籍。留下精妙的小圆洞,在书页间搭起宇宙学家梦想中的“虫洞”。可惜,他们似乎不喜欢如今的化学味儿太浓的书,生境越来越小了。

 

“书蚁”是另一个物种,洋名Bookant(英语里现在还没有这个词儿,以后大概会有的),喜欢把书搬来搬去,从书店搬回家,从家里搬到办公室,从一个办公室搬到另一个办公室,然后又搬回家,过些时候再重复同样的过程。当然,搬运过后,偶尔也会读一点儿,原先被埋没的书,像田里的土在收了麦子以后被翻出来了。书蚁在哪儿呢?在这儿。我就是。以后出名了,我也要学哈代写一本小书,题目就叫A Bookant’s Apology。【我开博的时候剪裁了一张蚂蚁的照片,这会儿为它找到新借口了。】

 

书蚁虽然不吃书,不在书页里留下钻研的痕迹,但它自有一套“做学问”的功夫,古人早就发现了——“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礼记学记》孔疏。“蚁”或作“蛾”,一样的——照今天的意思,能飞岂不是更好?)

 

书蚁当然比书蠹勤快。书蠹只管钻研,不管书从哪儿来。书蚁还得自己搬——搬书可比读书费力多了。最近添了十几米的书柜,都要填满了,原来的柜子却不见松。如今大家做房奴,书蚁不做房奴,有蚁穴足矣;但书需要“蜗居”,先在空间占一个坐标,然后才方便在脑子里找地盘儿。我有很多书,来家之后就没看过,有些大画册连封套都没开,因为没地方看——至少这是我的借口。

 

书多了,是“负”的,不如为零。听富豪们说,钱多了就不是自己的,而是替大家管理。我不是富豪,即使以书的多少看,也顶多算小资,但我愿意“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假装很多了,所以也是为了大家管理——我办公室的书其实一直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拿去看。可惜,生意一直不好,像渊明去后的桃花源,“遂无问津者”。为什么呢?同学都不读书了?学楚霸王还是刘亭长?

 

看来,书蚁——也就是搬书人——与博士的区别就是,博士读有用的书,书蚁分不清什么有用;既然那么多书大家都不屑看一眼,那当然是没用了。难怪我读了——哦,不,搬了——那么多无用的书,最终还只能是一只小蚂蚁。

 

搬书搬出一本寓言,正好看到一篇写蚂蚁的(《苻子》):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越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这个故事很不励志,少儿不宜,书蚁也不该看的;可惜看见了;看见了不要紧,好好反省一下——小蚂蚁为什么没有远大志向呢?为什么害怕海浪连海龟都不向往了呢?大概因为他学会了相对论——“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这种把大看小的本领很是难得,因为我们通常会把小看大——武林中有句格言说:举重若轻容易,举轻若重难。道理都是一样一样的啊。既然如此,“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忽然发现,蚂蚁的博文要满900篇了,就以这篇“自白”来小小纪念一下吧。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553283.html

上一篇:约会西施不遇
下一篇:将往梨花沟看春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27 吉宗祥 王季陶 鲍海飞 武夷山 余昕 陈湘明 李学宽 赵宇 黄晓磊 李璐 曹聪 刘波 钟炳 刘颖彪 庄世宇 陈国文 肖重发 边一 李土荣 王春艳 孟津 柏舟 luxiaobing12 crossludo fishman936 gongk07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