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札新钞(80)
读吾丘衍《学古编》札记之一
初学篆书时,读过一点儿理论(主要是《篆学丛书》),写过几行“札记”,甚至还想为《学古编》作注释。
《学古编》是元代学者吾丘衍的作品,又叫《三十五举》,是中国第一篇篆学著作,全文可以在网上找到(http://www.zjdart.com/html/2008-06/1793.html)。近日在书架上看到几页稿纸,竟然就是我失落好久的那个“注释”残稿。为了不让它们再失散,现在抄录下来,存在空中,传之久远。
吾子的《自序》挺有意思:
干、莫,利器也,补履者莫能用;欐梁,大材也,窒鼠穴者莫能举。故求此道,必得于此道,则达于此道矣。既达矣,止斯可乎?曰:不可。夏后氏治水,水之道也,汨使之流,道使之注。山泉之蒙,尾闾之虚,不相与违,斯所谓道。偶得此说,因写为《学古编》序。
虽然篆刻是雕虫小技(扬雄《法言》,《西厢记》里张生同学也说过类似的话),但也往“道”上引——汉字的生成源于自然的物态,所以从来就和“道”有渊源(如《说文解字》叙);汉字的艺术当然也就有道了;书画同源,所以画也有道。推而广之,一切技艺都有道。
因为道很虚,所以我们技艺的境界都是虚的。西方艺术不求形而上的道,而求形而下的器,与具体的科学相映照,所以总是实的。
一举曰:科斗。为字之祖,象虾蟆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古谓笔为聿,《苍颉》书从手,持半竹,加画为聿肃。秦谓不律,由切音法云。
【蝌蚪文】 《晋书卫恒传》:“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有见者。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我们今天看三体石经的古文,都是中粗端细,还可见蝌蚪文的痕迹。(这是邓散木先生的说法,其实自甲骨以致金文,并没有真正蝌蚪式的文字,而笔画的特点是刀刻的痕迹,不算。)
聿,是手持半个“竹”的样子,用以写字。楚谓之笔,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蜀人呼笔为不律。其实,“不律”是笔的反切音标。
吾子未及见甲骨文,就以为蝌蚪文是文字之祖。其实它比金文还复杂,显然不是“源”而应该是流。秦书同文之前各地不但有方言,也有“土字”,蝌蚪文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看楚文字、齐文字,甚至后来的西夏文字,还是更奇妙的女书,都是“土字”。奇怪的是,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方块字,没有地方用拼音文字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