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对数据的两种态度

已有 3977 次阅读 2010-10-21 08:40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些天我介绍,有人发现精细结构常数可能不是常数。如果那是真的,宇宙的其他地方可能就不会有我们“这儿”的恒星(更别说咱们这样的生命了),我们这儿的物理学大概也和他们那儿的不同。(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0789
 
我还留了一条后路:“即使常数在变化,我们也有别的解释——至少我们会寻找别的解释。”有趣的是,似乎不必费心去找别的解释了,已经有人指出那数据不太可靠
 
还记得那位给狗狗讲物理的Chad Orzel老兄吗?我讲过他的有趣故事(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1258  )他怀疑常数变化的解释,而且果然发现了问题(http://scienceblogs.com/principles/2010/09/_httpksjtrackermitedu20100907e.php )。
 
Webb等人是根据类星体光谱数据推测阿尔法的空间变化的。原先他们根据Keck天文台数据,发现北方天空的阿尔法偏小(如下图的红色圆点);后来,他们根据ESO的VLT数据,发现了“新证据”:南方天空的阿尔法偏大(图中蓝色方块)。(http://arxiv.org/PS_cache/arxiv/pdf/1008/1008.3907v1.pdf  )
 
Chad Orzel发现,大红的几乎都是圆点,而大蓝的几乎都是方块,这恰好说明显著的变化其实是不同望远镜造成的,一个看它变大了,另一个看它变小了——那么,不变也许才是“硬道理”。想证明阿尔法的空间变化,还需要更多的观测。
 
这个小插曲说明,我们对数据的解释总是抱着一定的偏见(好的叫“先见之明”,不好的是“先入之见”)——假如相信常数会变,那么这些观测当然代表了变化,即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假如不相信常数会变,那么数据的不确定就成了否定改变的根据——至少,你要拿出更多更精确的数据来证明它确实变了。 其实,证明变化只要一个例子就够了,而不变却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观测来证明,只能由理论来规定。
 
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审稿和被审稿中都多少经历过。对某些探索性的解说(或理论或模型),如果思想被怀疑,那么数据的不充分似乎就是否定它的充分理由;如果思想被认同,那么数据的不完整就是可以补充的非原则问题。
 

Webb文章的数据来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75405.html

上一篇:秋游草堂
下一篇:我与杜诗
收藏 IP: .*| 热度|

18 武夷山 张志东 毛飞跃 赫英 朱志敏 钟炳 杨秀海 吉宗祥 杨正瓴 金小伟 陈湘明 李学宽 高建国 鲍海飞 唐常杰 丛远新 杨华磊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