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幻想和理想的大观园 精选

已有 7357 次阅读 2010-8-6 08:53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新版的电视剧《红楼梦》看了几眼,不忍多看;但感觉有一点做得别致——亦真亦幻的场景。有人说像聊斋,但聊斋没那么华丽。不过,那真假交融的场景,并没与故事融在一起,像不彻底的“时空动力学”。
 
余英时为《红楼梦》划分了两个世界,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乌托邦的世界,就是大观园。红学家们忽略了“乌托”,偏要为它寻找现实的砖瓦,模糊了两个世界,也就模糊了幻想与现实。新剧的场景虽然时时飘忽着乌托的影子,但理想的境界好像还不突出。
 
我不想评论《红楼梦》,这儿说它,是为了帮我考虑两个模糊的名词:理想和幻想。在很多时候,两个词是“可对易的”,即理想的等于幻想的,它们共同的“对头”是“现实”。以前翻译PaisSubtle is the Lord,其中一章的题目里有一个词儿,vision,我以为那就是说老爱的“幻想”,当然,也可以说它代表了老爱的“理想图景”——这样说也许更尊重,但意思有区别吗?我想没有。
 
可是,当两个词儿对比着出现时,问题就来了。例如,雨果1861年11月25日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说,“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我不懂法文,不知原文的两个词是什么,在法文的语境里是不是有天然的区别。现在只好反过来,从帕特农与圆明园来区别理想和幻想了。【顺便说一句,最近看到有人“考证”,圆明园不是那两个洋强盗放火烧的,而是中国奴才们趁火打劫烧的。】
 
帕特农庙是神性的,是庄严道场,也是大雄宝殿,代表对英雄和神祗的尊重和向往,是精神寄托的地方,所以它虽然不现实,但也不虚幻,所以是理想的。欧洲艺术传统都是写实的,把实写到极点,就是理想。
 
中国艺术的精神是写意的,是“神与物游”,它只借现实的片段或点滴来表现内心。例如诗歌,我们的诗言志言情,却少有英雄史诗;(少数民族的例外?)山水画更是如此,而园林几乎等于在地上做山水画——所以它是幻想的。
 
  大观园借幻想的世界来演绎幻想的故事,把太虚幻境搬到人间来,所以那个世界是幻想的;但它显得那么美,所以也应该是理想的。幻想比理想,也许多一点浪漫和想象的空间。虽然理想也是想象的,但它好像容不下更多的想象了。这个话题有点儿意思,以后接着想。
 

孙温绘《红楼梦》插图,是新版电视剧的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50424.html

上一篇:黑白之道
下一篇:艺术与科学的脱节
收藏 IP: .*| 热度|

11 刘俊明 武夷山 卫军英 孙学军 钟炳 吕乃基 张天翼 侯成亚 刘晓瑭 柏舟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