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在同与不同之间

已有 3876 次阅读 2010-1-11 08:48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现在这个题目,与那句话正好“在似与不似”之间。“同”不等于似,不同当然也“不似”。似与不似都有点儿“似”,没有界线;同与不同,是两个极端,大概有界线的吧?
 
这个话题是看启功先生《论书绝句》引出来的。先生论《张猛龙碑》和《瘗鹤铭》说:“梁刻瘗鹤铭在镇江焦山,魏刻张猛龙碑在山东曲阜,书刻时正两政治集团对峙,‘岛夷’、‘索虏’,讦詈不休之时,而书风文笔,并未以长江天堑有所隔阂。乃知中华文化,容或有地区小异,终不影响神州之大同也。自拓本观之,瘗鹤铭水击沙砻,锋颖全秃,与张猛龙碑之点画方严,一若绝无似者。自书体结构观之,两刻相重之字若鹤字、禽字、浮字、天字等等,即或偏旁微有不同,而体势毫无差异。乃知南北书派,籍使有所不同,固非有鸿沟之判者。今敦煌出现六朝写经墨迹,南北经生遗迹不少,并未见泾渭之分,乃知阮元作‘南北书派论’,多见辞费耳。”南北碑刻没有泾渭分明的派别,但我以为不能以书体结构和体势来归一,那本非书法的标准。
 
先生是鉴赏大家,有“透过刀锋看笔锋”的锐眼,他认为《张猛龙》之难在于“书丹笔迹在有合有离之间,适得生熟甜辣味外之味。”不过在我看来,学碑不是学碑刻隐约留下的“离合之间”的笔锋,还要学“锋颖全秃”生成的韵味。先生的书法尽体势之妙却少笔墨变化,正是因为他的眼光太剧,能从不同处看到相同,而且格外分明,没有模糊,所以他的字少变化,也少了趣味。对艺术创作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从相同看出不同,也就是认识别人的个性,然后形成自己的个性。
 
从不同看透相同,在相同中分辨不同,在科学里同样重要。显然,做理论的关心“同”,发现不同事物背后的统一法则和原理;做应用的关心“不同”,用相同的原理处理不同的现实问题。而在发现的过程中,两家都需要分辨同与不同,这有点儿像辩证法,但我想它并不是那种“万能的”辨证思维。我们寻常不太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科学,如果自觉这样想了,那么在同于不同之间游移的心情,大概正是艺术家徘徊时的感觉。
 



张猛龙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286116.html

上一篇:我的栀子花
下一篇:看同学的论文想到的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马昌凤 刘进平 钟炳 马丽丹 黄晓磊 赵宇 苏鹏程 钟卫 chouchoujj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