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校园的心理疏导
---我的教学日记---
---蓝莲花瓣---
每天中午只有40分钟的时间可以休息,还要必须不做洗碗洗锅的工作才可以。有一天中午刚刚迷糊住,就听见手机短信响起。里面一句话:老师,我是**班的***,你有时间嘛,我想和你聊聊。我就回了短信约好时间。下午到了时间,没有她的电话,打电话给他,她问我到哪里去,我说这几天校园景色这么好,咱俩就在校园里转转。
她看上去心事重重,校园的景色,那些似锦的繁花,那些鹅黄嫩绿的细柳,都不在她的眼睛里。她说的话其实很少,可是能够感觉到她想要表达自己,很急的样子,一个劲地表示歉意,说自己说不出来。思维一直在跳跃,她说自己学习不好,又感到自己很没用,在她那里,社会的国家的事情都在考虑之列......那天的天气很好,我和她坐在湖边的绿地旁,风吹过湖面一遍遍的涟漪,然而她的心仿佛远离远离这样的红尘。
我觉得非常地难过,我一直小心翼翼地陪她说话,劝她放下思想包袱,人生不光是学习还有生活。但我明显觉得,我是一个外行,不能够明了她的状态,也不敢确定我的说法是否会有益于她。尤其是她说到国家社会之事时,我说你一个小姑娘,这个男性社会,天塌下来有他们顶着(因为她告诉我即使害怕了她也不会求助别人),你别让自己这么紧张这么累。我甚至劝她去交朋友.....但我心里打鼓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说法对于这件事情是有益还是有害。
我也觉得非常悲哀。是什么导致一些学生总有那种过分的使命感?学习不好就好像是在犯罪?其实我遇见的不只这一个学生,以前也有学生把自己压得很紧,似乎必须很快地“建功立业”才算对得起谁谁谁。可是,什么是建功立业?他们来大学里只不过是接受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谁让这“不起眼”的大学变成了“必须的功成名就”?上个大学就解决了人生?
成千上百年的小农经济的功利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其实这不是大学造成的,也不是学生造成的,这是家庭和社会氛围造成的。大家把孩子拿出来评比,评比的结果是伤害自己的孩子,更不要说那些经历生活打击和境遇恶劣的学生了。对于现如今的社会,我们人到中年,依然迷茫。对于人生的种种境遇,我们人到中年,依然心碎情伤,何况是稚嫩的学生。
而我的问题在于,对于这样的群体,大学怎么办?学院里学校里有很多老师,但不是心理专业,不在正路上,我们空有一腔善良和热情,对真正的问题却无能为力。更为糟糕的是,整个社会和环境不容许把这样的事情拿到台面上了。我相信学生在找我之前是犹豫再三,下了很大的决心的。记得当时我看到学校一些女老师遭遇到人生的不如意,我觉得作为大学女教师,我们主要缺乏的是相互间的交流和关爱,但大家的自尊心有比较强,就想为妇委会建立一个心理邮箱,为咨询双方保密。可是,当我找到有心理师资质的教师时,人家却一口回绝了,原因就是有以前的先例:正常的咨询被扭曲成不正常关系,不但没有正面效应,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我也很无奈,这事就没有办成。反过来想一想,他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人们虽然吃得好,穿得好了,那些埋藏的愚昧仍然是根深蒂固的。
也曾经遇到过学生的家长大骂学院,说什么我好好的孩子怎么到你们这里就不好了云云。谁都明白,孩子的问题是长期积淀的,谁又能把蒙昧的家长改变?说不定他们还认为自己很无辜。作为教师,我也是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以前对自己学生都是严格要求,后来我就慢慢改变了。他们即使不是顶尖人才又怎么样,从这里毕业了,去过一种平凡充实的人生,有能力体会生命和自然,这就是人生的成功,学校的成功。
(备注:关于这个问题是我对自己从教多年的认识到的现象的一个总结和表达,请勿对号入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