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科学轻风,汲智慧甘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有风来兮抚我长发;有雨飘兮沐我花容;星兮月兮寰宇美兮!

博文

精选

已有 5950 次阅读 2023-11-3 19:1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蓝莲花瓣/文


      我可以不为陶感动吗?当粘土遇见了火焰就产生了陶。粘土是容易板结的土壤,对农作物来说,它并不怎么有营养、受待见。然而很久很久以前,茹毛饮血的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这种拥有火的技术,让先民们能生火了,温度的提升和温暖的获得就有了保证。

      其实不知是谁,他第一个发现了粘土的这种性质,或许就是火塘下碰巧躺着一堆粘土,被反复烧烤之后它们就板结在了一起。这个发现让人们造出了一种能够盛水的容器。一直以来被认为不相容的水和火,经过粘土的粘合,有了相关性。当然这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它那原始朴拙的造型里蕴含着的艺术和文化。

      久远的人类,是产生于自然的婴幼儿,看早期陶器那些稚气的粗糙,仍有憨态。人类终于可以用这些简单的陶罐、陶盆来盛放物品了。如果把“盛放”变成了一种生活中的动作,接下来一定会产生储存的概念,用不完的保留下来,很珍贵的收藏起来,美味的食物也可以放到下一顿再品尝了。

      这些算不算是人类早期的行为美学?可见陶的出现,并不只是简单的制陶和用陶,亦不仅仅限于实用层面。它对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火的使用,使人类饮用的水从生水被加热到开水,使粘土变成了陶器,陶器使水可以被保存、被携带了,这在无形中就告诉人们,生存的活动范围可以拓展了。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即使一只没有任何花纹和雕饰的陶盆,它也具有着朴拙的、笨笨的美好,难道是因为它的天然,是因为与这种天然相关的它的实用吗?这两者都是陶盆的出厂本性,是它的兼而有之的美。若是我们现代人能体会到这种美,使用它们的古人一定也感受到了这种美。

      很快地,人们心中的美好就在陶器的外表面体现出来了。一些简单的图案,或者一些形象的线条,水的流动,云的卷曲,鸟的灵动,鱼在滑翔,或者就是简单的三角形、菱形的有规则的重复,呈现出来一种简单的对称美。

      陶的高阶版本就是瓷器吧。当科学和文明发展到了近现代,人类对火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里说“炉火”都显得有点落后了,因为燃料的多样化,能源利用的进步,要产生高温或者更高温,办法多的是。更为先进的是颜料和原料也多种多样了,这使得瓷器的种类繁多,它们不但质地细腻、品质高贵,而且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每一样都令人爱不释手。

      但是,再精美的瓷器都不能代替陶器的朴拙和纯美,瓷器是瓷器,陶器还是它自己。陶器自己挈带这一种气质,它就像是从远古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就像是地里面生长的狗尾巴草,狗尾巴草不和牡丹比,狗尾巴草是大地生物圈里不可或缺的那一种美。

      博物馆里有一个陶罐,它上面的纹路是特别好看的几何形状,三角形和菱形,还有那些线条,我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我怀疑几何学的开端是在中华的大地上,而不是欧几里德那里。

      仰韶文化,大地湾,红山文化……那些古朴的陶片、陶罐,带着古老的鱼🐠纹,云纹,鸟🐤的影子。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要有理有据地告诉人们,它们的纪年和用途。做为游客的我可以想得多一点,我想知道文化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陶器里携带者一种独特的文化。

      度娘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么陶器肯定蕴涵着某种文化,原始的朴素的、具有创造性的、低调的,不断进取着的,永不停息的.......这些统统都是它的品质。那些给出点线面概念的文化,有着海风的味道。而陶器的文化,盛放着泥土的芳香,那厚重而灵巧的智慧,并不在表面上。

      我结婚成家后,置办的首批厨房用品中陶器里占了四个,它们大小不一,但都很漂亮、很合我意。那是四个腌菜坛子,其实我并不怎么懂腌菜,只是因为这腌菜坛子和腌菜这件事情从小伴随着我,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种必须。就这样,这四个陶罐在我家里闲置了二十几年了。过几年了,我会把它们拿出了檫洗干净、安静欣赏一番。

我不能不相信这就是文化形成的最基本的过程。在一方土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常见最朴素的生活用品,在提供实际功用的过程中,就把它们的内涵美和外在的形式美、艺术美都表达了,根植在人的心里。

      人和生活,和器具,和文化,和艺术都一起生根、发芽,开出各种花来,也把花鸟鱼虫都收纳进来,产生和各种纹路、线条,在古朴的陶器上绘制出来,美轮美奂。原来艺术来自于生活实践,确是真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594-1408352.html

上一篇:想把你培养成博士
下一篇:2023年的第一场雪
收藏 IP: 60.165.143.*| 热度|

12 杨正瓴 尤明庆 王伟周 郑永军 周少祥 李学宽 武夷山 谌群芳 王成玉 鲍海飞 信忠保 赫荣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