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把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逝世的日子——9月28日被定为“世界狂犬病日”,至今已经5年了。严家新教授等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Herve Bourhy博士等合写的一篇相关文章全文翻译(见附件)并发表出来,以纪念今年的“世界狂犬病日”。作为一个传染病医生,我也应该对“世界狂犬病日”有所宣传,在这里回忆一段狂犬病对我儿时的恐吓经历作为呼应。
大约44年前,正是文化革命如火如荼的日子,我们住在老家(现在的湖北广水,过去叫应山县)的一个小镇子里,父亲在老家聂家店的乡下劳动改造并且经常受到批判,母亲下放到一个叫做新河公社卫生所的山岗上。放寒假的时候,我去母亲那里打松果,积攒些柴火。
冬天的下午,山岗上呼呼地刮着北风,松树林里除我之外完全没有人。我已经打了一筐子,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忽然从背后窜过来一条狗,把我吓了一大跳。当时并没有在意,回到卫生所时,有两个医生在那儿讲狂犬病。原来近两天接连发生了疯狗咬人的事件,一个人说疯狗咬人会传染狂犬病,他曾经见到过患狂犬病的患者,会有恐水、怕风等表现,关键是一发病就活不了,100%的死亡率。当时我就听得心惊肉跳,而且很快就联想起那条从背后窜出来的狗,它那样独自在山岗上转悠,会不会是一条疯狗?如果是疯狗,它会不会把狂犬病传给我?
这一想倒不打紧,失眠了一个通宵,那条狗的影子总在眼前晃来晃去。直到天亮,人感到很累但头脑却十分清醒,第二天想补一补瞌睡却怎么也睡不着。过了两天,从新河公社卫生所回到镇子上,晚上想到害怕的时候,常常将父亲弄醒,他疲劳后只想睡觉,有时候还狠我一顿。真没想到这一折腾竟整整闹了一个月,头脑成天昏昏沉沉,一到晚上却又清醒了。事后我回忆,我的记忆力差很可能与此有关。
四十多年过去了,那些难熬的夜晚至今都让我记忆深刻,一个缺乏疾病常识、心理不太成熟的半大孩子,处在那种充满恐吓的自我折磨中难以自拔,是多么心酸的事情。如今,狂犬病已经得到国际上的重视,大力地科普宣传会让人们获得正确而足够的认识,在迎接第5个“世界狂犬病日”的时候,我把沉睡在记忆中的往事唤醒,期望对狂犬病的宣传聊尽绵薄之力!
附Herve Bourhy等:狂犬病——在巴斯德发明疫苗125年后仍被忽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疾病。若无适当的暴露后预防(PEP),这种疾病将是致命的。1885年7月,9岁男孩约瑟夫·梅斯特被狗多处深度咬伤,路易斯·巴斯德给该男孩接种了新研制的疫苗,在世界上首次成功防止了狂犬病的发生。在超过700次成功接种案例之后,巴斯德发起了一项国际募捐,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狂犬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机构——巴斯德研究所。基于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如今已能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制备安全有效的人用和兽用疫苗。125年后的今天,巴斯德研究所在一个由30家研究机构所组成的国际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在许多流行区域建立的研究机构,巴斯德研究所国际网络对世界范围的狂犬病监测和控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每年该国际网络对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超过18万名患者进行了PEP处置。相关的科学家和卫生工作人员还加入各种国家级委员会,以参与狂犬病控制项目的发展与有效实施。
不幸的是,尽管发达国家经过顽强的努力,已在美国和欧洲基本控制了犬类狂犬病,在中欧和西欧控制了狐狸狂犬病,但在全球范围内犬类狂犬病仍在许多地区流行,每年有1千5百万人需要进行PEP。狂犬病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之一,对贫困的农村地区构成最大的负担,特别是儿童的发病率特别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每年约55000名狂犬病患者中,有30%到50%的患者都在15岁以下。这些人类狂犬病中,超过95%的案例都集中在亚洲(尤其是在印度)和非洲,其中99%都是由狗传播的。目前尚缺少精确统计数据,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薄弱或根本不存在的狂犬病监测系统;基层社区和中央当局对案例的漏报;仅仅根据临床标准而未经实验室确诊的不可靠的诊断;强制上报案例的立法不完善等。地区和国家在确定疾病研究和控制的重点时,需要依据疾病负担的准确统计数据,而由于缺乏这些数据,导致冷漠和忽视的恶性循环。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已有安全有效的人用疫苗,为什么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人类狂犬病死亡数仍持续增长?
通常,决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狂犬病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也不知道为控制狂犬病需要优先配置相应的资源。此外,尽管在政府部门之间已广泛意识到需要开展跨部门的合作,但在明确界定各机构的角色和职责以及整合各部门预算方面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对狗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可有效且持久地减少人类狂犬病死亡人数。然而,即使是在流行最严重的国家,这样的预防工作往往还是不被各国政府重视。与许多热带病一样,对狂犬病不够重视的原因是因为它集中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不成比例地给极端贫困的人口带来最大危害。因此,资金不足、流行病学知识的欠缺(如在特定环境下对疫苗接种覆盖率的要求)、缺少在本国实施犬类狂犬病控制战略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此类计划项目的成功。
此外,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除了某些明显的例外),公众(包括医生和卫生主管部门)都对该病广泛流行的程度和从狗到人传播的危险缺乏认识,同时还缺乏进行狂犬病PEP和管理的基础设施。很多人在暴露后没有接受PEP,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患此病所带来的风险,或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农村地区,而狂犬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般都设在离他们较远的大城市。在很多案例中,原因非常简单: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群根本支付不起PEP所需的费用。
一系列关键的科学问题仍未解决,迫切需要促进狂犬病分子病理学基础的研究与发展,改进控制手段和处置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以下原则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 狂犬病的诊断应当基于经过验证的实验方案和样本,且通过现场条件下的评估。我们必须采用这样的诊断方法来改进对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监测。需要有更好的流行病学模型用于评估狂犬病的发病率。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在本杂志中已经有报导,有些国家的狂犬病的实际发生率有可能比官方报告的要高15倍。
2. 现在尚缺乏有关狂犬病在天然动物宿主群体(特别是引起99%人类死亡的狗)中的流行病学和群体动力学信息。病毒感染动物的生态模式、频率和动物的活动范围,都是预测动物传染病传播范围的非常重要的参数,因而为最终控制该病也必须掌握这些参数。我们仍需对犬类群体数量演变和疫苗接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这方面最近有些流行病学研究已取得进展。此外,大量的基因组学和进化分析确立了狂犬病毒属内种和变种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狂犬病传播的决定因素。对完整的系统地理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将病毒基因数据转换为更有用的参数,用于鉴别、预测甚至控制狂犬病或多种病原体的空间传播。了解能有效扼制犬类狂犬病的条件,将有助于实现消除该病的长期目标。
3. 迫切需要更廉价的新型治疗方法。目前推荐的狂犬病PEP是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对大部分目标人群来说,这两种制剂的成本偏高。在非洲和亚洲,每次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直接和间接花费就达45美元(而在大多数狂犬病流行的国家,平均工资往往低于每天2美元),如果再加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费用将会高达每个病人100多美元。因此,有必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去降低狂犬病生物制品的成本。目前,人源性抗狂犬病单克隆抗体等新型生物制剂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还缺乏对狂犬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探索以扼制病毒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新型治疗方法,很可能会导致发现和开发出新的小分子化合物药品。虽然已有能成功控制犬类狂犬病的工具,但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有其他因素导致犬类狂犬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正努力继续进行新型兽用疫苗及接种方式的研究,以便对热带和资源匮乏地区的动物储存宿主提供简单有效的控制办法。
4. 对狂犬病毒的病理学还缺乏全面的了解。现在有许多研究正在探寻狂犬病毒与其宿主关系的本质,但是不同病毒蛋白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宿主的细胞机制仍是一个谜。人类对在自然界发现的不同狂犬病毒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分析比较这些致病过程,可能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总之,我们郑重建议,在持续的政治保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世界上狂犬病流行的国家建立一个综合的国家狂犬病控制方案。此方案一经建立,狂犬病控制活动的实施和维持将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建立广泛复盖的国家方案还有助于确保当地居民都能得到疫苗,而且得到的是WHO推荐的疫苗,并使犬类狂犬病的传播得到控制,从而最终消除或消灭该病。自2007年起,巴斯德逝世的日子——9月28日被定为每年的“世界狂犬病日”。这个纪念活动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来提高当地居民的认识,使他们了解该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促进现有的预防手段的实施,通过控制动物宿主来最终消灭人类狂犬病。
巴斯德的故事提醒我们,尽管由于新疾病周期性出现,我们需要优先防控的重点疾病也迅速改变,但没有任何其他疾病的病死率比狂犬病更高。为控制狂犬病,必须尽最大努力来建立和增强医疗和兽医的科学研究能力。这一综合性、跨部门的努力需要有更多慈善组织、政府基金机构及社会和个人合作伙伴的加入,从而提高政治知晓程度,增加筹募资金的机会。连续125年以来,巴斯德研究所国际网络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及公共卫生宣传活动,它们恪守了要与这种致命疾病作斗争的诺言。巴斯德研究所希望通过这种周年纪念活动,将全世界的伙伴都联合起来,这些伙伴已走到一起,目标是改进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预防能力,争取最终消灭这种古老的疾病。这些伙伴包括WHO及其各地办事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各地的科学研究机构,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品生产厂商,以及受危害的社区本身。巴斯德研究所国际网络的成员,与各个国家参考中心及WHO合作中心一起,正在积极制定具体的多学科战略,这样可促进狂犬病防治领域已有的许多联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狂犬病控制联盟,它组织的活动包括狂犬病预防伙伴、世界狂犬病日、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兰图)。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这些策略,将最终增强我们对这种疾病传播方式及其免疫学后果的理解,从而开发新型的诊断技术、药物和疫苗。
[据PLoS Negl Trop Dis 2010, 4(11): e839. 季雅琦译 严家新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