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聂凡:最美婚姻——写给聂家的一位长辈

已有 1420 次阅读 2024-11-2 21:14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漂泊者遇到了“从玉米田来的人” [1]

IOWA就变成了“爱荷花的光华”[2]

从此,您在流淌的爱荷华河

开启了爱的弥撒 

当小船游荡在河上

迎来您心爱的“写作计划”[3]

文化多元方能孕育出交融和包容

您在“中国周末”的欢声笑语,掀去了曾经的薄纱 

在那里,婚姻跨越了年龄,爱慕赋予了色彩

华文增添了亲切,友谊伴随着晚霞

因为差异,构成互补

因为理解,所以豁达

因为坦诚,彼此欣赏

因为尊重,赢得融洽 

红楼的待客之道

是无处不在的温文尔雅

鹿园的豪迈之情

让糟糕的二十世纪,绽放出和平之花 

二十七年的亲密守候

终止在1991那个黑色的星期五[4]

三十三年的窗前眺望

消逝在2024年这个黑色的星期一[5] 

我仿佛看到

灯影下的您,仍然是那样惆怅

黑色大理石的墓碑后

飞出了两只形影不离的蝴蝶[6] 

注释 

注1:聂华苓的“从玉米田来的人”为是夫君《安格尔童年回忆录》中译本所写的“序”。在1964年台湾省的一次聚会中,保罗•安格尔对她一见钟情。

注2:IOWA是美国的一个州,曾译为“艾奥瓦”,聂华苓将其改为“爱荷华”(见“从玉米田来的人”)。

注3:1967年的一天下午,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泛舟河上,突然有了“国际写作计划”的想法。截至2018年,“国际写作计划”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和诗人受邀参与,其中改革开放后来自中国内地的有50多人,聂华苓也因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注4:1991年3月22日,聂华苓夫妇从爱荷华飞芝加哥,安格尔在芝加哥机场猝然去世。

注5:2024年10月21日,聂华苓离世,享年99岁。

注6:2005年,聂华苓在保罗·安格尔生日那天,邀作家迟子建和刘恒前往鹿园墓地,献上他生前喜爱的鲜花和威士忌,然后轻抚墓碑,笑着对迟子建说:“你看,这里很好,很宽,将来把我再放进去就是了。”黑色大理石墓碑的左下角,已然刻上了聂华苓的名字。蝴蝶,意指梁山伯祝英台的化蝶故事。

作者简介:聂凡,湖北广水聂店人,1985年3月出生,中医学博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8243.html

上一篇:[转载]杨建忠:聂华苓与敦煌之歌
下一篇:《肺结核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2 王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