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余向东:表姐夫之幸,该感谢谁?

已有 691 次阅读 2024-9-26 08:03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磁湖布医,2024年09月23日 00:31 湖北

这篇文章今天是可以写出来了。

昨天晚上出差回来,今天上午去医院探望表姐夫。

他意识完全恢复,能说话,四肢活动正常,也能吃了。这样的状态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不能更好了。其他探望的亲戚们纷纷表示,这都是我的功劳,救了姐夫一命。

但我很清楚,不是那么回事,我的功劳有的话,也很小。

事情得从四天前说起。

那个晚上,快12点了,我正准备睡觉,接到表姐电话,很着急,说姐夫中风了,脑出血,县医院的医生说很危险,当地不能手术,要转到黄石,但是路上也很危险,随时有生命危险,怎么办?

我和当地医生沟通了一下,是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是动脉瘤破裂,昏迷状态,本地区只有黄石中心医院能做手术。

我大概就明白了,这是一劫啊,在我的记忆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很高,致残率也不低。虽说我院能做介入手术,究竟也不是百分百成功。况且转运的路上真的谁也说不清楚,从当地到黄石至少半小时颠簸,发生什么事都正常。

所以我对表姐说,留当地肯定希望不大,可以转过来,但是路上确实有风险,主意要你自己拿。

表姐当即决定,转!

这个主意是不容易拿的。我见到太多,手术还是不手术,转还是不转,配偶和兄弟姐妹父母之间并不一致,一旦出了问题,拿主意的人总是“罪人”。

既然决定转了,我总要尽点责任。

我和脑外科最好的介入专家联系,把他从睡梦中叫醒,说明情况。他让我放心,说医院对这样的病人有绿色通道,就算我不打招呼,通道也是畅通无阻的,他会尽快赶到医院导管室。

我还是不放心,话说谁会放心?我匆匆洗完澡,提前赶到急诊科等着县救护车的到来。和急诊科医生沟通,都说放心,流程无碍。脑外科和当地医生已经取得联系,也看了他们的CT片,对病情已有初步的判断,导管室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就等病人的到来了。

半个小时后,病人送来了,很顺利。表姐夫处于昏迷状态,直接开通绿色通道,送到导管室。先做造影,一根导丝从大腿根部血管进入,弯弯曲曲伸到颅内血管中,造影剂如云雾般散开,清晰显出破裂的动脉瘤。接着实施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很快就堵住了动脉瘤破口。

术前例行谈话,我对表姐说,你尽管签字同意,不管什么风险都值得,不做没有希望。这个过程很顺利。

结果,手术很顺利,手术专家的技术杠杠的,没话说。做完手术已经凌晨4点多,术者自己骑摩托回家。

第二天下午我去看望,已经醒过来,认得我,能点头。当天就可以转普通病房。

我对表姐说,我要出差三天,情况已经好得多,人已经醒过来,但后面还有很多关口要过。会不会留下瘫痪?不知道。以后能不能上班?不知道。并发肺炎和血栓的风险也要高度注意。所以,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种家属能做的护理和观察的事情,就很好。

这些话医生也会说,但从我口里说出来,家属肯定更信任。

现在看到恢复得那么好,比意料的更好,看来以后上班也没有太大问题。就回到那个古老的问题,这一切,谁的功劳最大?

我认为,功劳最大的,首先是现代医学。

我自己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是没有弹簧圈栓塞技术的,听都没有听过。从大腿血管插一根导管进去,一直到脑血管动脉瘤破裂处,塞一个弹簧圈进去,把破口给堵住。这种技术想都不敢想。我们当时只有挂水,用各种止血药、脱水药、神经营养药之类。现在我知道,这些药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只能说作用聊胜于无。哪里比得上介入栓塞术的立竿见影呢?

所以,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啊。血管影像技术,介入材料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以及新的药物和循证证据,这一切,彻底改变了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结局。这个毫无异议吧。

其次要感谢的是掌握这种技术的专家,这也没有问题。毕竟,这种技术不是谁都能做的,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老中医我理论上可以头头是道,要我做是做不了的,边都摸不上。

第三,要感谢完善的流程。各种急救,如卒中、心梗、多发伤等等,流程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我院动脉瘤急救流程是完善的,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是完善的,这就行了。一般人很难感谢到流程的,但我作为资深质控人,如果也视若不见,是说不过去的。

然后要感谢表姐,是她毅然决定转到黄石来。做出这个决定是关键性的一步,不是谁都会如此决断的。

最后,我也有一点点功劳。毕竟,我对医院流程熟悉一点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2692.html

上一篇:[转载]张国军:唯有奋斗可期待
下一篇:[转载]粪菌移植与中药金汁的相关性探究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