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 2024年07月30日 19:09 湖北
7月26日上午,湖北省科技大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宣读了关于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湖北中医药大学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中,附属医院巴元明教授主持项目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附属医院周仲瑜教授主持项目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针灸骨伤学院徐派的副教授、潘小丽老师参与项目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主持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项目“基于治未病思想清肺达原颗粒等防治COVID-19的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巴元明、王林群、李伟男、梅国强、黄海华、涂胜豪、朱锐、成焕波、陈树和、李鸣、周珊珊、李刚、王瑞、沈银峰、李莉
疫情初期,针对如何提高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治愈率、降低转重率、病亡率的重大难题,巴元明教授在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指导下,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依据中医“治未病”思想、“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理念,研制了清肺达原颗粒等系列制剂,实现了中医药全程参与、贯穿防治康复全过程,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项目首次提出了“湿热疫”理论;研制了清肺达原颗粒,成为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向全省公开推荐的唯一一个湖北省地方组方;获得了一个临床批件及一系列医疗机构制剂批件;制定了三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救治了新冠肺炎患者1万多例;清肺达原颗粒及诊疗方案等在27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3440例,临床治愈率95.17%。
主持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针灸防治肥胖症体系创建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周仲瑜、王华、黄伟、韦丹、陈霞、杨硕、王佳捷、吴松、宋爱群、刘一然
周仲瑜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多年深耕肥胖症,构建了针灸防治肥胖症的系统化、规范化、全周期的中医特色防治体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项目组致力于肥胖症中医诊疗体系的优化,突出“防”,明确“诊”,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肥胖症中医诊疗模式;专注于针灸防治肥胖症科学内涵及临床优效疗法的探索,规范“治”,强化“研”,筛选针灸防治肥胖症的干预方法及技术,优化电针、穴位埋线方案;推陈出新,创制阴阳调理灸,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立项,突破针灸防治虚证型肥胖症瓶颈,解决单纯针法防治肥胖症临床疗效欠佳问题,构建“针”“灸”一体化防治肥胖症体系;聚焦于针灸防治肥胖症疗效巩固模式和网络推广范式的发掘,加强“管”,扩大“法”,构建了有传播度和美誉度的针灸防治肥胖症体系。
参与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红星、徐派的、潘小丽、康朝霞、周丽、王丹、唐雷、曾毅、周利、金舒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达23%,严重影响我国3亿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针灸治疗适应症之一,但针灸治疗FD的机理和诊疗规范并未明确。自2014年8月,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红星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围绕针灸防治FD的治疗机理和功能性胃肠病的针灸治疗技术规范,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项目历时近10年,从脑肠轴-脑肠肽相关研究、细胞自噬、表观遗传学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阐明针灸促进胃肠动力的多环节多水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深入探讨针灸治疗FD的内在机制及临床效应,系统形成FD针灸技术规范及临床示范应用,取得重大创新成果。该项目首次发现脑肠轴功能失调和脑肠肽分泌异常在FD发病和电针治疗FD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发现电针通过介导能量中枢关键信号转导分子mTOR调控脑肠肽表达水平改善FD的新机制,突破针灸作用机理难阐明的困境;率先阐明电针通过AMPK/ULK1通路调控Cajal间质细胞自噬水平,增强胃电慢波,发现电针治疗FD的多靶点效应;系统形成针灸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技术规范,实现FD针灸疗效提优增效新突破。截至2021年4月,针灸治疗FD技术规范已在全国43家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6万余名患者从中获益,极大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
近年来,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申报工作,科学谋划,提前布局,精心提炼学校高水平成果产出,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潜心科研、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及科研团队资助力度,为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湖北中医药大学将继续不断探索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关注科学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在重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参与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部分内容来源:科发院 附属医院 针灸骨伤学院 湖北日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