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朱石生“人类与病”文库本系列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是一套疾病史科普系列,适合于尤其少年儿童阅读。
一、内容简介
任何疾病都不是患者本人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公敌。《人类与病》讲述的是整个人类千百年来与十四种重大疾病相克相杀,甚至不得不相伴而行的故事。
本书是一套大众读物,包含十四个分册,分别针对血吸虫病、麻风、鼠疫、肝炎、艾滋病、流感、癌症等病种,以总计一百万字、两千六百个内页的篇幅,书写各国先辈与疾病的斗争历程,描摹现代医学救世济民的宏伟成就,呈于纸面的是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散播其中的是人体生理、健康理念等医学常识,以及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思维工具。
“人类与病”与“医学大神”系列互为姊妹篇。“医学大神”对应时间主要在1540年代至1940年代之间的四百年,重在写人;“人类与病”时间跨度主要在1850年代至今的一百七十年,重在写事。两个系列一先一后,一经一纬,合力构建现代医学发展史,共同点亮人类智识之光。
二、作者简介
朱石生,1961 年生于南宁,1982 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从医近十七年,后移居加拿大,转行IT 业十五年,现专职从事写作。长期致力于医学史挖掘和医学常识传播,曾于《读库》刊发《话说晏阳初》《送瘟神》《天花旧事》《巴斯德的故事》《知与名的奔突》等文,在“人类与病”系列十四册之前,已出版“医学大神”系列十四册。
三、作品目录
《人类与病》册目
01 小虫大患:血吸虫病的治理
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03 瘴影重重:疟疾防治古今
04 大功垂成:结核控制与回潮
05 暴烈传播:霍乱发端与流行病学
06 死亡掠影:鼠疫肆虐与人类抗击
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08 为有牺牲:黄热病攻坚的生命代价
09 魔症乱魂:围绕癫痫的迷信与科学
10 祛灰拂尘:脊髓灰质炎与暖泉基金会
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13 魔道争锋:流感变异与防控
14 奔马脱缰:癌症起因与对策
四、原文摘录
01 《科学》杂志那篇论文发表之后不久,陶本伯格太太生了第二个孩子。按美国法律,女职工的产假可以由夫妻分着用,于是陶本伯格休假两个星期,在家照顾太太,一直到1997 年7 月才回到办公室。回来第一件事,是查看堆积的邮件。大多数信件是日常公务往来,但有一封信让他愣在原地,内心的感觉大概有点像当初瑞德第一次在胶片上看到黑色条纹。
写信的人叫赫尔廷,自称是个退休的病理学家。信里说他1951年曾经到阿拉斯加挖掘因纽特人的群葬坑,试图从里面找到活的1918年流感病毒。当时他没能找到,但看到《科学》杂志的论文,他产生了一个想法。那些群葬坑里的尸体或许没有活的病毒,但很可能有病毒的基因,这些基因没经过福尔马林的浸泡,而且是病人刚刚去世就进入冷冻状态。既然现在的技术能从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里找到病毒残片,就很有可能从那些冷冻尸体里找到完整的基因。
赫尔廷说,如果陶本伯格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他可以再去一次阿拉斯加。他知道群葬坑在哪里,而且跟村民关系很好。虽然住在那里的已经是下一代人,他认为可以说服村民同意他再次挖掘,为陶本伯格采集样本。
这个叫赫尔廷的人看来很体贴,知道陶本伯格是“体制内”的人,做事需要考虑的政治因素比较多,就明确指出此事如果可行,会是自己以个人名义去做,连钱都是自己掏,陶本伯格不需要申请经费,也不需要参与挖掘,只要愿意分析找到的样本就行。
陶本伯格兴奋得心跳加速,他立即跟赫尔廷通电话,讨论了一些细节,表示非常有兴趣分析这些标本。然后问赫尔廷什么时候可以启动这个计划。
赫尔廷说:“这星期不行,我下个星期动身吧。”
陶本伯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从一开始工作就待在国立机构里,天天跟那些有官方或是半官方背景的人打交道,这几十年里,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项目,准备时间至少几个月。他知道一位叫邓肯(Kirsty Duncan)的加拿大地质学家也有一个类似的计划,打算到挪威北...
—— 引自章节:13 魔道争锋:流感变异与防控
02 曹操为何兵败赤壁?政治家、军事家或文学家各有不同解读。后来有医学家研读这段战史,又生出一种新视角,以为曹操之败,殊非用兵有误,而是遭了瘟疫。
若从医理来看,那场战事里的若干细节,的确符合瘟疫流行的特征:曹军在巴丘扎营歇息,之后去到乌林,大约三个星期之后,全军将士大面积发作瘟疫,战斗力严重受损,以至于战船被烧之时,官兵连救火的力气都没有,人在水边,就眼睁睁看着满江“樯橹灰飞烟灭”。
至于是哪种瘟疫,古人没能提供确凿诊断。
如今回顾史料,值得注意的有这么两点:第一,巴丘相当于如今的岳阳地区,此地向来是血吸虫重灾区,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钉螺面积依然有七百平方公里;第二,人染上血吸虫之后两个星期会出现高热、寒战、肌肉痛、疲乏、恶心、腹痛,症状持续两个月,病情严重的会直接死亡。
曹军南下之时曾在巴丘湖区扎营,那么军士们必然会到湖里洗涤甚至饮水。这种疫区的水里,一年四季都有血吸虫尾蚴,尾蚴一旦粘上人的皮肤,几秒钟就可以钻入毛孔。
士兵短时间内大量发作同一种病症,这显然是传染病。之前他们途经血吸虫疫区,从接触疫水到发病的时间间隔也很吻合血吸虫病的发病节奏。根据这些迹象推测,曹军大面积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性相当大。李友松1981 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的文章就持这一看法。
如今我们说到传染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艾滋病。往前推半个世纪,人们容易想到的是鼠疫或者霍乱。这几种病确实暴烈,但十九世纪现代医学成形之后,这些烈性传染病已经极少发生。而血吸虫病是个慢性病,类似温水煮蛙,势头迂缓,危害却不可小觑。根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仍有两亿人患血吸虫病,每年大约二十万人因此死亡,丧失劳动力和生活功能的更是不计其数。发病地区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地区,中国仍有偶发病例的报道。
血吸虫是吸虫的一种。所谓吸虫,是一大类寄生虫,共同特点是有...
—— 引自章节:01 小虫大患:血吸虫病的治理
03 所谓抗原,就是特殊形状的蛋白质。生物最独特的建筑砖块是蛋白质,它的分子跟一般分子有一点很不一样。一般的分子,只要原子组成是对的,就足可以发挥作用,比如氯化钠只要是由一个氯原子跟一个钠原子组成,就必定具备盐的性状。蛋白质不是这样,蛋白质分子不仅要求成分正确,还需要折叠成一种特定的形状,这才能具备应有的功能。蛋白质折叠出来的形状千差万别,每一种都很独特,独特得就像人类的指纹,于是成为鉴别根据。如果从一具木乃伊体内找到疟原虫抗原,我们就可以很有把握地做出结论:这具木乃伊的主人生前感染过疟疾。
—— 引自章节:03 瘴影重重:疟疾防治古今
04 工程本来濒临绝境,没想到因为一个误会,意外找到了宝贝。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有个方子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说可以治疗疟疾,于是研究组派人出去采购青蒿。当地药农把黄花蒿和青蒿都当作青蒿出售,结果那次采购带回来的不是青蒿,而是黄花蒿。黄花蒿在中医古籍里很少人药,《本草》提到它,只说它治疗小儿风寒惊热,没说它能治疗疟疾。可是巧了,黄花蒿里含有的一种物质,真能治疗疟疾。 后来给这种物质正式命名时,为跟古籍记载保持一致,研发小组就把这个药叫作“青蒿素”,而不是“黄花蒿素”。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也做了相应调整,放弃国际分类法不用,直接把青蒿等同于黄花蒿:“青蒿: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国药典》做的是事后的追认。在《本草纲目》中,青蒿和黄花蒿分属不同词条,李时珍在黄花蒿词条下还特地指出两者不可混淆: 时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气辛臭不可食,人家采以罨酱黄酒曲者是也。在国际分类学里,黄花蒿学名Artemisia annua,青蒿学名Artemisia californica,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 引自章节:03 瘴影重重:疟疾防治古今
05 但让人们吃惊的是,从 1985 年开始,全球结核发病率又逐年攀升。更让人们意外的是,不仅在贫穷落后的地方才有这种回潮,欧美大都市里的医生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结核病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2021 年的报告,目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其中十分之一的人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
—— 引自章节:04 大功垂成:结核控制与回潮
06 这里需要介绍一个观察技巧。我们用眼睛看周围世界,自我感觉似乎是可以连续扫描,所以能看到完整图景,实际上并非如此。人的视线其实是跳跃式移动的,所以眼球提供的视像并不是连续的图景,那只是大脑把眼球跳跃观察得到的散碎意象给拼接成貌似完整的图像而已。这里说“貌似”不算诋毁,因为这个意象确实有很多残缺,所以警方请多个证人回忆同一场景时,往往会有不相符的细节,就是因为每个证人都只保留了场景的某些片段。那些缺失部分,他们或者无法描述,或者就自己“脑补”,难免跟真相有差距。为克服人类视线的这种本能跳跃,保证观察无所遗漏,需要做详细观察的行业,比如防空哨兵,再比如从显微镜下寻找微生物的学者,就需要有一种系统的方法:把观察范围分区,用想象的横竖线分作一个个方格,每个格子的大小是视野一次能清晰观察的范畴。在这种虚拟方格里一格一格地循序检视,就可以保证不会遗漏任何角落。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07 自限性的意思就是无需治疗靠病人自身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过一段时间病自己会好。那么不拘是谁,只要在恰当的时候作法或是投喂某种药物,在病人看起来就是见效了。能这么赶巧的机会不多,好在人们只喜欢传颂那些“成功”案例,失败案例太常见,病人和家属只当它是过眼烟云,不会费事去记载。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08 麻风是传染病,但是跟一般传染病不一样。虽然麻风病晚期看起来很吓人, 虽然古往今来很多人视麻风如洪水猛兽,但麻风杆菌对人体的侵袭能力其实非常弱,绝大多数人(大约95%)凭正常免疫功能就足以消灭进入体内的麻风杆菌。感染麻风的人,多半是因为先天免疫功能有某种缺陷。就因为麻风杆菌传染性非常弱,即便是数代同堂的大家族,家里若是有麻风病人,也只是零零星星一两个,甚至天天同床共枕的夫妻也可能只有一方患病。早期照顾麻风病人的教士、医生、护士,因为不知道麻风是传染病,没有采取消毒防范措施,每天接触病人,却几乎没人被传染。 麻风杆菌传染性弱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种病菌必须钻进人体的某些特定细胞才能生长,一旦离开人体,即便没谁喷消毒剂,它们也会很快死亡。这让它们更难有机会传播给别人。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09 借助九带犰徐动物模型,1980年前后,联合疗法的基本纲领确定下来。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各国建议采用快速联合疗法。 现在麻风病治疗主要就是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不同的亚型,用药方式不一样。治愈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用药一周之后就能杀死大约99%的病菌。这是说杀死体内病菌。至于病菌的传染能力,给药七十二小时就已经可以完全打断它们的传染性。所以从医学角度说话,麻风病最多需要住院隔离一个星期,那以后就可以回家治疗。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10 这样的麻风病院,治疗方面虽然没多少优势,但病人觉得在这里很受尊重,不会像在社会上那样随时遭人厌弃,更无须担心迫害,所以许多病人宁愿在这里养老。梅滕更的麻风病院是个开端,风气形成之后,许多传教士跟着学样。按1940年的统计,当时全国有五十一所麻风病院或诊所,其中一家国人主办的很快倒闭,另外有五家官办,其余四十多家都是传教士主办或是协助建立的。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11 这是解放区第一次有外国人来访问,领导人很兴备清他们对“全军”发表讲话。说是“全军,一个是球场大小的操场就足以容纳,其中前面四排士兵有真正的武器,后面的士兵握着的是各种农具。进入会场的时候,海德姆看到主席台上方挂着新写的横幅,写的是:“我们不孤立!国际友人支持我们! 海德姆来自阿拉伯国家,周恩来从这里面看到价值。甘肃宁夏有很多回民,他们对汉人的官府没兴趣只听阿訇的。为争取阿訇的支持,周恩来带着海德姆到宁夏游说。周对阿訇说,这位外国友人是阿拉伯人。阿訇无比激动,认为既然如此,这友人应该有一个回民的字,周恩来选了个回民最常见的姓:马,然后把海德姆的名字略做“汉化”。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12 1940年,马海德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女学员周苏菲结婚。那时候,整个苏区只有他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医生,所以马海德诊断治疗通科疾病的能力依然无人能望其项背。 就这样,他跟着共产党从陕北一直走进了北京,还在1949年加入中国国籍。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13 从医学角度来评判,世人实在没有任何理由憎恶麻风病人。其中原理贯穿本书各个章节,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吧:第一,麻风杆菌传染性非常弱,甚至同床共枕的夫妻都未必会感染。第二,即便被麻风杆菌入侵,95%的人凭自身免疫力就可以消灭病菌。第三,即使不做任何治疗,麻风病也只是造成慢性体表损坏,罕有致命案例。第四,目前的联合用药疗法非常有效,只要遵医嘱用药,七十二小时后病人就不再有传染性,快则半年,慢则两年可以彻底治愈。 若要把所有这些归结成一句话,那就是:麻风村应该成为历史了。
—— 引自章节:02 天刑可免:麻风的诅咒与救赎
14 但当时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医学界都知道同性恋是个生物学属性,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精神病一新版精神病诊断标准已经移除了“同性恋”的诊断名词。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15 有人将其中的只言片语剥离出来,做了一番民科水平的解读而已。 阴谋论自古以来就不缺市场,基本上每个历史大事件都要催生一套阴谋论解释。如果事件是一种新疾病,那么“科学家故意制造病毒”的说法是标准模板之一。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16 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出现癌症?因为这些猫的免疫系统出现严重问题,凡是出现癌变的猫,淋巴细胞计数都显著下降。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和猫,免疫系统都会巡视各处组织,寻找癌变迹象。若是在某个细胞内部发现此种迹象,就会启动细胞调亡程序,把癌变扑杀在萌芽阶段。但如果免疫功能出问题,不再能做这种巡查,各种癌变的发生率就大大提高,比如,更容易出现淋巴瘤。结论就是,逆转录病毒会破坏免疫功能,于是导致继发的癌瘤。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17 而根据生物学规律,一种病毒不会凭空出现,能感染人类的病毒,几乎都是从某种动物转移到人类身上。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18 人类确实曾经不止一次被牧术发展的副作用源得天旋地转。就艾滋病来说,注射技术一度为这个病毒的传播搭建了一条快速通道。 注射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一种昂费的高瑞医疗器械,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一支玻璃往射器的市场价是五十美元,年产量只有一两万。1950年,孩璃注射器年产量提高到七百五十万支,价格也下降到大约十美元一支。到六十年代,一次性注射器出现,价格更是不到两美分,年产量近十亿支。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19 病毒学和免疫学专家知道这些指控不成立,但因为汉密尔顿的坚持,维斯塔研究院(The Wistar Institute)召开了专家会议,评估胡珀提出的各种论据。具体的剖析过于专业,这里只列举最直观的一条:艾滋病毒进化树有明确的时间线。那里面所有病毒都留下了分子钟足迹,从这些足迹的历程可以看出,传播广泛的I型艾滋病毒,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1930年。而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是1957年的事,不可能对它之前十几年出现的疾病负责。Ⅱ型艾滋病毒可能晚到1941年才出现,但依然早于那次脊髓灰质炎疫苗测试的时间。何况Ⅱ型艾滋病只在西非局部流行,跟疫苗测试地区相去数千公里,就更扯不上关系。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0 抄出来的这个副本是一条RNA,它的作用是把DNA里的基因代码抄送给核糖体,这份工作有点像部队里的传令兵,所以它有个自己的名字,叫作信使RNA。 基因打印蛋白质的大致流程,总结起来就是:拆解DNA,暴露里面的基因代码,信使RNA抄下这些代码,送给核糖体,打印蛋白质。如果用电脑编程的流程图来表达就更简练:DNA→RNA→蛋白质。 这就是遗传学大师克里克(Francis Crick)说的“中心法则”。他把这叫作法则,意思是说,所有生物都必定按这个流程,从DNA衍生出RNA,不能倒过来。可逆转录病毒不爱听他的。逆转录病毒肚子里携带的遗传物质是RNA,等钻进宿主细胞内部之后,它们能用自己的RNA做模板,反过来编织出一条DNA。因为这份忤逆,这种病毒就有了这么个独特的名字。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1 细胞培养基是另一种很有帮助的研究平台,但艾滋病毒只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包括辅助T淋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细胞都没法在体外稳定生长,那么就没法用它们来制作培养基。艾滋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利用的是CD4受体。最早发现这个秘密的人之一是阿克塞尔(Richard Axel),美国细胞生物学家。阿克塞尔本来的研究领域是嗅觉,他的研究大量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能针对细胞做“基因手术”,让细胞生产特定的蛋白质。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2 海拉细胞,这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细胞系,最初是用一种癌细胞做种子来培养,培养成功之后,这些细胞生生不息,成为一个永生细胞系,被医学界广泛用来做各种细胞学和病毒学研究。随便去全球任何一家生物实验室,几乎都能在他们的冰箱里找到海拉细胞。 阿克塞尔用海拉细胞做种子,给它做了基因手术,果然获得成功,这种新版海拉细胞的表面“长出”了CD4受体,于是能被艾滋病毒感染。这就是理想的艾滋病毒培养基。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3 针对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这两个环节,研发机构找到些真正经得起严格疗效检验的药物。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4 现有的药物组合无法消灭宿主体内所有病毒,但能把病毒压制在不能作祟的非活动状态,因为这一点,艾滋病人就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人一样,必须终身服药。这似乎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撇去江湖郎中的妄语,检视一下实证医学的现状,我们就会看到,尽管近两百年来医学科学迅猛发展,但能靠药物治愈的病种并不多。而医学家们毕竟找到了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病毒抑制药等等,这些药物或许不能去除疾病的根源,却能有效控制住疾病的症状,让患者可以安享天年,而这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患者的人生。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感谢那些辛勤研究的医学家们。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5 中国艾滋病人数量占比不大,2019年总数约一百万。让人担心的是,从2011年以来,中国每年新发病人数超过四万,而且呈持续增长势头。每年死于艾滋病人数过万。在中国,早期的艾滋病传播方式以静脉吸毒为主,近十年里,性活动成为主要传播渠道,其中约七成是经异性传播。艾滋病的防控,医学认识只是其中一个侧面。正如德国医学宗师菲尔绍(Rudolf Virchow,1821-1902)所说,医学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健康政策,至少可以说跟医学技术发展同样重要。当年南非总统姆贝基出于政治原因,坚决否认艾滋病是病毒感染,于是拒绝采取任何措施教育民众预防艾滋病。有些学者根据数学模型推算,姆贝基在任期间,因为他的这种姑息政策,可能让南非近三十万人无谓死亡,但另一个极端未必就是理想选择。于艾滋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巴当局对所有古巴居民进行艾滋病测试,把文滋丙毒检测结果阻性的人全部强制隔离在“疗养院”,那时候还没有任何有效药,隔离的病人无非就是在集中营里等死。从纯医学角度看,这些措施相当有效,古巴人口大约一千万,2005年全民检测,只发现四千二百个艾滋病毒阳性病例,占人口总数不到0.04%,属于全球最低。但这么严厉的防疫措施,要牺牲国民的许多其他权益,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无法效仿。
—— 引自章节:12 绝处逢生:艾滋病理与治疗
36 “人类与病”系列凡一十四册,除癫痫和癌症分册其余十二本都是在谈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这不是因为作者偏爱微生物。这样的分配比例,本身就映射出医学发展的一个现实。如果把医学比作保卫身体的战争,那么跟社会战争类似的一点就是:来自内部的敌人更难对付。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37 需要记住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并不是坐在摇椅里冥想出来的。我们能享有这些研究成果,是因为无数科学家常年浸淫在实验室里,分不清上班下班,分不清工作日和休息日,甚至分不清安全和危险。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常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渗入骨髓的敬业精神。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38 所有这些发展,对疾病的治疗是大好事,但也带出一个有点让人意外的“副作用”:现代的人们,对于医生的期望值大大提高,对于疾病伤害的容忍度急剧下降。在过去,一场天花病死率30%,人们默默承受,觉得那是人力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而在今天的社会,若是遇到一种病菌或是病毒,即便它的病死率只是0.3%,也可能让人们如临大敌。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39 癔病发作的本质,就是潜意识里想获得关注和照顾,这些关照是维持发病的强化刺激,如果缺乏这个强化过程,发病动力也就迅速消失。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40 布隆伯格是一个复杂而又聪明的人,一个兴趣广泛、成就丰硕的人,一个富于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的人,一个顽强而奉献的人,一个富有哲理的人,一个万事从容的人一所有这些使他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1 不是所有被感染的细胞都会以凋亡形式离去。有时候,杀伤T淋巴细胞还没赶到,被感染细胞就已经被大量繁殖的病毒撑破。这么炸裂的肝细胞,肚子里的一些酶会汇入血液。即使是凋亡的细胞也会有一些酶溢出,谷丙转氨酶就会这样,所以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是肝细胞遭破坏的证据之一。人体红细胞的寿命是一百二十天,活到头的红细胞会自动凋亡。死亡的红细胞随着血流游走,经过肝脏时,肝脏会把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分解,里面的铁离子留下,可以重复利用,血红蛋白分解之后丢掉。分解的产物之一叫血红素,血红素又被肝脏进一步分解成棕黄色的胆红素,再做一些化学处理,让胆红素变成粪胆原,随粪便排出。粪胆原是棕黄色的,这就决定了正常情况下人的粪便颜色。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2 跟细胞相比,大多数病毒的个头很小,只有细菌的几百分之一,但它们的外形变化却比细胞热闹得多。痘病毒像蛇蛋,疱疹病毒是二十面体,狂犬病毒像子弹头,烟草花叶病毒像一根长棍,冠状病毒像带刺的板栗,噬菌体则像个微型机器人。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3 各种病毒在野外生存能力不一样,甲肝病毒属于比较顽强的一种,在常温环境下能耗几个月依然保持感染能力。另外,这种病毒对酸性抵抗力强,所以胆酸和胃酸杀不死它们,许多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碘伏和各种酸性消毒剂,也都奈何它们不得。要杀灭甲肝病毒,效果最好的是含氯的产品,比如次氯酸钠(84消毒液主要成分)。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4 1986年,默克公司领衔研发出第一款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这种疫苗的制作成本比传统疫苗低得多,如果能采用,或许有希望在中国全民普及,于是中国卫生部开始跟默克沟通。但经过计算,如果直接进口产品,还是难以支撑。中国人口基数实在太大,即使有相对便宜的基因工程疫苗,可要覆盖新生儿所需,每年开销也会超过十亿美元,每个新生儿三次注射的费用是一百美元,在当时,这是中国普通家庭大半年的收入。而这已经是默克公司给出的最低价,也就是成本价。最后,1989年,默克公司做了一个决定:直接把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技术传授给中国,收费七百万美元。
这不是免费,但熟悉医药行业的人会知道,这可以说是白菜价,大致就是付给前来传授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劳务费。默克公司没有收专利费,对以后中国方面的生产也不分享任何利润,还承诺不在中国大陆销售同型产品,以免构成竞争。 默克帮助中方在北京和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并确保生产质量跟美国产品相同。1993年,中国开始生产第一批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这让乙肝疫苗价格出现“断崖式”下降,全民普及不再是问题。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计划,2005年成为国家一类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那以后,在接种过疫苗的人群里,乙肝发病率迅速从10%下降到1.5%。到2014年更是下降到0.32%。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5 丙肝的危害程度跟乙肝相当,但至今役有能研友出丙肝疫苗,原因在于这种病毒变异太快,连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都无法识别再次入侵的丙肝病毒,人造的疫苗更难以追上它的变异步伐。现代疫苗研发采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分析病毒外壳蛋白,找出决定它们感染能力的那个关键蛋白,然后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这种蛋白做成疫苗,就可以阻断病毒的感染能力,而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不停易容,就很难确定哪个外壳蛋白才是这样的一种关键蛋白。好在治疗方面我们有重大突破,目前丙型肝炎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百的治愈率,所以对疫苗的需求不再这么迫切。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6 总体而言,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两大类:乙肝、丙肝和丁肝是血源和体液传播,甲肝和戊肝是粪口传播。跟空气传播的天花或是麻疹相比,这些传播途径相对容易靠个人努力来阻断。就血源和体液传播来说,历史上,医源性传播 (输血污染和注射器污染)曾经是个大问题,好在随着认识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在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医源性传播已经基本杜绝。其他的血源和体液传播途径,主要有吸毒人群共享注射器和吸管,使用消毒不达标的穿透性工具(文身、针灸工具等),以及无保护的性行为。这些因素都是个人可以控制的,注意避免这些高风险行为,几乎就不可能出现血源感染。甲肝和戊肝经粪口传播,预防措施就更为直观。勤洗手,食物充分烹煮,不要在卫生标准可疑的场所进餐,如果到欠发达地区旅游,应该避免吃一切未充分煮熟的食物,饮水煮沸,或是只饮用来源可靠的瓶装水。这些问题注意到了,就可以大大减少肝炎和其他粪口感染的疾病。
—— 引自章节:11 脏腑之乱:肝炎机制与疫苗故事
47 病毒很可能是地球生命最早的源头。后来所有的其他生命形式,包括我们人类,都是从它滋生出来的。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48 那以后,RNA继续演变,一个新产品是DNA。DNA没有RNA那样多变的外形,不会有很多功能也不需要有很多功能。RNA演变到这时候,几亿年过去了,摸索出来的这套碱基序列能高效复制后代,这就是最早的基因。基因是好东西,必须小心保护。DNA呆板,没RNA那么多形态变化,让它去打天下,本事有限,可让它保存碱基序列,呆板却成为优点:它不爱惹是非。对于保管工作,稳定高于一切。 RNA的全名是核糖核酸,DNA的全名是脱氧核糖核酸,两者本质都是核酸。这些RNA和DNA片段在地球上到处飘飞,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流浪核酸”。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49 根据人类的定义,病毒这个词实际上包括所有流浪各地的RNA,以及后来演化出来的流浪DNA。它们至少有一百万种,但能在人体繁殖并造成负面影响的,只有两百多种。就因为这两百多个我们人类不喜欢的捣蛋鬼,所有那上百万种流浪的RNA和DNA,都被叫作病毒。其实,它们之中的大多数根本懒得碰人类。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50 能借病毒基因移植受益的不仅是细菌,人类的进化同样从病毒身上淘金。人类卵细胞受精一周之后,会发育成一个空泡样结构,叫作“囊胚”。囊胚有一种本事,能嵌入子宫内膜,这个嵌入动作叫作“着床”。着床让囊胚在子宫里站稳脚跟,然后激发胎盘出现。胎盘能给胚胎提供需要的养分,同时能作为过滤器,避免不需要的物质穿行一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胚胎和母体的各种物质能随意穿过胎盘,就会激发免疫反应,这样的反应能立即杀死胚胎。要发生着床,囊胚外层细胞(滋养层)需要跟子宫内膜细胞融合。滋养层细胞分泌的合胞素,就干这个。合胞素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需要靠基因指导打印出来,指导打印合胞素的基因,其实就是一段病毒基因一两千五百万年前,一种逆转录病毒把这段基因嵌入某个生物的DNA里。这个生物后来衍生出许多后代,包括各种哺乳动物,以及后来的人类。在人类,这个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中。带有这种基因的病毒,能生产我们现在叫作合胞素的蛋白质。当初,这种病毒的先祖在地球上到处流浪,如果机遇好,落在一颗宿主细胞表面,合胞素让它们的外膜跟宿主细胞膜融合,这样它们就可以钻进宿主细胞内部。囊胚能融入子宫内膜,其实就是借用了这种逆转录病毒的细胞膜融合技术。
—— 引自章节:《人类与病》册目
51 许多疾病跟特定社会阶层有某种关联,比如霍乱和伤寒多见于贫困阶级,这些人生活环境肮脏拥挤,靠食物和饮水传播的疾病自然很容易找到机会。但梅毒显然有不同的活动规律,这种病乡下是不多见的,主要是城里人容易出么蛾子,而且并不是贫困阶级才有。底层人士固然不缺病人,可本该很体面的绅士也照样中招,可见无论身份高低,春情荡漾之际,总不缺铤而走险的勇士。艾尔·卡彭(Al Capone)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黑帮头子,他身染梅毒,世人或许觉得合乎身份。但谈吐清高的艺术家也有不少被考证出曾经患有梅毒,画家有马奈、高更、梵·高、戈雅,音乐家有舒曼和舒伯特。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晚年都失聪,而多数学者认为他们失聪的原因是梅毒感染。这是他们的不幸,不过,对人类来说很幸运的是,失聪没有毁灭他们的创作能力。贝多芬失聪之后写出《第九交响曲》,斯美塔那失聪之后写出交响诗集《我的祖国》(其中第二乐章即《伏尔塔瓦河》),都被公认为不朽之作。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2 作家里面被报道有梅毒的也不少,济慈、都德、波德菜尔、王尔德都名列其中。 帝王们大权在握,若是生理欲求活跃,宫中人选盈盈,按说无须走野路子,那么他们本不该沾染这种病,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史家考证,患梅毒的帝王不少,俄国的伊凡雷帝,法国的亨利三世,英国的乔治四世和亨利八世,神圣罗马帝国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都被指感染梅毒,毒性侵犯大脑,导致后来各种行为乖张。教会首脑本应是社会道德代言人,但即便这个圈子里的人士也没能免俗。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匈牙利红衣主教鲍科茨(Tamas Bakocz)都死于梅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3 塔斯基吉梅毒研究有伦理问题,但从专业角度来说,也有重要发现。诸多细节只适合在专业文献讨论,这里简略提几条。首先,这个研究为实验开始时的一个悬疑提供了答案,即与白人相比,黑人罹患梅毒之后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损害;而心血管损害更可能直接危及生命,所以第二个统计数据可以跟第一个形成呼应:同样是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黑人的死亡率高于白人;第三,追踪观察三十年之后,发现很多患者的可汗测试(Kahn test,一种诊断梅毒的絮状凝集反应)会转阴,但苍白螺旋体制动测试(TPI,一种直接观察螺旋体运动状态的梅毒测试)则继续保持阳性,其他一批梅毒测试在各个阶段的有效性也有类似的观察报告,包括性病研究室测试(VDRL)、瑞特蛋白补体结合测试(KRP)、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测试(FTA-ABS);第四个数据很可能只有连续观察数十年的塔斯基吉研究才可能提供:五十五岁之前,患病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这个年龄之后,这种差别就大大缩小。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4 因为苍白螺旋体无法培养,也难以制作动物模型,对梅毒的研究相对会更依靠奥斯陆研究或是塔斯基吉研究这样的长时间临床观察,从中寻找线索。这些发现的证据强度,通常不如培养皿实验,但对于梅毒的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还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为其他的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参照。很重要的一点是,塔斯基吉研究修正了奥斯陆研究的一个数字:如果不做治疗,进入三期的病人不是33%,而是50%。病人寿命平均缩短17%,跟这个数字有直接关联。那么伯克医生那个“靠自身免疫控制梅毒”的建议显然不能采纳,梅毒患者必须积极接受治疗。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5 细胞派和抗体派各自都有实验可以证明自己的理论,这些实验也都经得起第三方重复验证,所以看起来似乎双方都有道理,于是诺贝尔委员会索性取折中态度,让梅奇尼科夫和埃尔利希平分了1908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我们知道诺贝尔奖委员会做得对:免疫系统是个双枪将,既会派吞噬细胞吃掉各种外来异物,也会生产化学武器(抗体)消灭致病微生物一梅奇尼科夫和埃尔利希各自说对了一半。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6 这就是说,不管是攻击病菌还是攻击红细胞,都必须有抗原,有抗体,还得有补体,三者同时存在才行,缺一不可。补体跟抗体都叫“体”,都是蛋白质,但两者的来历很不一样。我们生下来,还没跟致病微生物打交道的时候,身体里是没有抗体的。只有接触到某种致病微生物,免疫系统才会针对这种微生物产生一套专门对付它的抗体,所以这种免疫反应叫作“获得性”免疫反应。这个词的意思是,抗体先天没从娘胎里带来,是后天接触异物之后才产生的。补体不一样。人类,还有大多数恒温动物,生下来就自带一套补体,具体有九种不同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全部由肝脏生产。这些补体也是免疫系统的一个成分,可以凝集致病微生物,让它们无法作祟,或是直接把它们的外壳给溶解,令其失去致病能力。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7 抗体的形状大致是个Y字形,上面两个分叉的顶端是跟抗原结合的部位,下面长把的末端也有个结合部位,可以跟补体结合 但如果是独立的抗体,这个结合部位不会开放。只有等抗体跟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之后,这个结合点才会打开。一旦打开,补体就会榫接上来,而这一榫接,就会激发一串雪崩样的链式反应。斯美塔那的那首《伏尔塔瓦河》,开头只有两支长笛吹出一段流畅的旋律,就像山涧里一段若隐若现的小溪,接着一个又一个乐器加入这个旋律,仿佛沿途有新的小溪加入漩流,声势不断壮大,最后终于汇成汹涌磅礴的伏尔塔瓦河。补体的激活过程跟这个流程很像。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8 二十世纪中叶之后,因为知识储量暴增,医学家们不再可能充当这样的万事通,而是有越来越细致的分工,每个人只能专攻某个医学专题,而兰德施泰纳恰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有人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他是最后一个精通医学所有知识领域的人。
—— 引自章节:07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59 梅毒大约1505年传入中国,其后的几百年里,大多数时候发病率没有准确统计,但根据1949年新中国政府做的几个调查,可以对既往的局面做一个推测。1949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后来的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对北京市民做过调查,根据这个调查记录,北京市妓女梅毒感染率84%,各医院的皮肤科门诊病人里,梅毒患者占10%。大约同一个时期,内蒙古也曾经做过大面积梅毒流行病调查,发现人口患病率是35%。根据这些数字估测,当时全国梅毒患者大约有一千万。在那之前,中国的医药水平和卫生管理水平一直没有实质变化,那么如果推测过去的几百年里全国病人以百万计,应该不算太牵强。1949年之后,政府强力禁绝性服务行业,效果显著,到1964年,政府宣布在全国“基本消灭”包括梅毒在内的性病。“基本消灭”,也就是说,并没有彻底铲除。那以后的几十年里,全国每十万人有87个梅毒病人,这个数字不高,但也就留下了火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这个数字急剧攀升,1998年比1992年增长二十倍,近年的年增长率超过20%。在国际上,梅毒发病率最高的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发病率最高的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 引自章节:07 花间柳下:战争、风月与梅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