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从姜齐桓公的“啧室之议”到田齐桓公的“稷下学宫”

已有 1334 次阅读 2024-1-24 08:0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当政的时候,曾建立让人们议论朝政的制度,取名叫“啧室之议”。“啧”,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争辩或形容咂嘴声;“啧室”指多人集议之处。

出处

管子·桓公问》记载: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桓公曰:“吾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对曰:“名曰啧室之议。曰:法简而易行,刑审而不犯,事约而易从,求寡而易足。人有非上之所过,谓之正士,内于啧室之议。有司执事者咸以厥事奉职,而不忘为。此啧室之事也,请以东郭牙为之。此人能以正事争于君前者也。”桓公曰:“善。”

译文

桓公曾经问管仲:“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忘,能办得到吗?”管仲回答说:“不急于创始,不急于作谏,等到条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不可以个人好恶损害公正原则。要了解人们的厌恶,以便自身为戒。”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仅凭帝王的一阵冲动,一阵心血来潮,一时的招贤纳谏是不够的。必须设立一种机构,建立一种制度。管仲引经据典,追溯历史,向桓公说:“黄帝建立明台的咨询制度,就是为了从上面搜集贤士的意见;尧实行衢室的询问制度,也是为了从下面听取人们的呼声;舜有号召进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准备人们上千;汤有总街的厅堂,可以搜集人们的非议;周武王有灵台的报告制度,贤者都得以进用。这就是古代圣帝明主能够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桓公说:“我也想效法他们,实行这项制度,应当叫什么名字呢?”管仲想了想说:“可以叫‘啧室之议制度’。就是说,国家法度要简而易行,刑罚要审慎而无人犯罪,政事要简而易从,征税要少而容易交足。老百姓有在这些方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就称之为‘正士’,其意见都纳入‘啧室之议’的制度来处理。负责办事的人员,都要把受理此事作为本职工作,而不许有所遗忘。这项‘啧室之议’的大事,请派东郭牙主管。这个人是能够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桓公说:“好,就这么办。”

意义

管仲建议齐桓公设置“啧室之议”这一机构,是为了便于“下听于人”、“广询天下”及“观人诽”,并号召、鼓励人们“非上之所过”,“以正事争于君前”。这样,近臣对君王的过失可尽力进行规劝,内亲外戚对君王未察之事可加以弥补,百工小民可以将下层社会对朝政的种种议论传递上来,然后君王对大家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斟酌,修正以往政策的错误,或制定新政。可见,“啧室之议”的主要作用是议论时政,为君主提供咨询服务。

那么,管仲设计的这项“啧室之议”制度,为何产生在齐桓公时期?与赢得春秋首霸地位的关系如何?对300年后的另一位齐桓公(田午)创立“稷下学宫”有什么关联?

话说到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变革导致了知识智能阶层——“士”的产生,他们日益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敏锐政治眼光的齐桓公率先注意到这一新动向,意识到霸业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新兴的士阶层的支持。于是他在管仲的辅佐下,采取种种措施,开始了具有开创之功的国家养士事业。

养士的第一步是把士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据《说苑·尊贤》记载,“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三国志·刘廙传》裴松之注引了一条《战国策》佚文言道:“有以九九求见齐桓公,桓公不纳。其人曰:‘九九小术,而君纳之,况大于九九者乎?’于是桓公设庭燎之礼而见之。居无几,隰朋自远而至,齐遂以霸。”隰朋是同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物,足见“设庭燎”确实对齐桓公成就霸业颇有帮助。东野鄙人以九九之薄能造见桓公,说之以“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其大也”的道理,并引用《诗经》中“先民有言,询于刍荛”的话,认为施政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包括向那些割草打柴的人(刍荛),这样才能成就大事。“庭燎”,见《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疏云:“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以明,是烛之大者。”《周礼·司烜氏》曰:“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庭燎乃是古代邦国在朝觐、祭祀和商议军国大事时才在大庭中燃起的大烛。桓公始以公爵僭用天子之礼待士,其礼节在当时是非常隆重的,无怪乎“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

齐桓公意识到,坐等贤士上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得到更多的贤士,他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措施,“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贤士。”仅为之四处做宣传的游士就有八十人,可见其养士之多。

齐桓公求贤若渴,他除了采取以上方法招徕四方之士外,还善于发现人才,有时为了得到一位贤士,甚至三番五次亲自出面顾请。《新序·杂事》记载了齐桓公邂逅因穷困而“饭牛于车下”的宁戚,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连夜举火“授之以为卿”。此外,他路遇麦丘邑人,“扶而载之,自御而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布衣之士,一日三至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求贤士必以高爵厚禄相辅之,这给后来创立稷下学宫的田午提供了仿效的榜样。田齐君主“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受上大夫之禄”。他们千方百计地收罗四方之士,给以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实质上这些措施均未超出齐桓公。

齐桓公养士除了招徕和发现人才外,还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培养和训练士,以保证有更多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己所用。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召集了有名的葵丘之会,与诸侯会盟的第二条是“尊贤育才,以彰有德”。那么,他是怎样培养人才的呢?据《国语·齐语》载,他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处士也,使就闲燕……令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悌。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恒为士。”这就是说,让“士”成为一种职业,让他们集中居住,从小就受到特定的训练和教育,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士之子恒为士”,让他们安于本行,世代相传,这样就可以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的士。齐桓公这一措施为齐国开辟了一条由国家独立培养士的新路,对于齐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和齐国国势的长盛不衰,特别是对于稷下学宫的最后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稷下学宫的创立,可以说就是这一措施的继续,就是这一政策的最终产物。

战国之世,由于官僚政治的发展,士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迅速增强,社会对士的需求量大增,因此各国君主都争先恐后地“礼士”,千方百计地收罗人才。田午由于继承了姜小白的宝贵经验而具有与众不同的战略眼光,他们认识到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目标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而单靠社会上私家培养士一条途径又难以满足自己对人才的长期的、大量的需求,因而他们并不着眼于短期的“效益”,而是在收集人才的同时更注意培养人才,为自己的长远目标服务。稷下学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它在一个半世纪内为齐国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使得齐国在人才来源和储备上处于领先地位。稷下学宫中有一批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先生”,他们每人都有众多的门人弟子——“学士”,学士学成后经先生推荐就可以踏上仕途,成为齐国的各级官吏。这些人才在齐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齐之强盛同稷下学宫培养人才的活动是分不开的。显而易见,稷下学宫培养人才的活动乃是田齐政权对姜齐桓公“育才”政策的因袭和扩大。

应当指出的是,稷下学宫具有政治和学术双重性质,而齐桓公时代诸子百家还没有出现,“设庭燎”“育才”设“啧室之议”等乃是单纯的政治性举动,而与学术思想基本无涉,因而并不能简单地同稷下学宫的活动划等号;同时,稷下学宫的某些职能和活动也是前者所没有的。然而田齐政权创立稷下学宫,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百家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但其动机归根到底仍是政治需要。透过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相隔三个世纪之久的两者之间的历史联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19117.html

上一篇:[转载]季光:要做点亮中医药光明的人
下一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从巫到士的历程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3 郑永军 尤明庆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