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人文武汉 2023-11-22 发表于湖北
武昌城基本定型是在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朝开国功臣、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时。
武昌汉阳门外
城墙不仅体现了封建统治秩序,而且具有军事防御以及防洪的作用。其实,城墙抵御外来入侵者的功能有限得很,武昌城就多次被攻破。明末被张献忠农民军攻占过一次,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军三进三出。农民战争使武昌城内建筑受到极大破坏,居民的生命财产也遭受巨大损失。1926年9月5日至10月10日,北伐军围困武昌城的四十天,在部队损失惨重,城内居民亦受尽苦难的情况下,终于攻克武昌城。
北伐军攻下武昌城后,10月19日,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开会,鉴于围攻武昌城战役牺牲惨烈,郭沫若等人提议拆除武昌城垣这一“封建堡垒”,获得多数与会者支持。10月下旬,作出了拆除武昌城垣的决定,并任命政务委员会军政股长万声扬为拆城委员会主任。
武昌古城墙被拆除的命运是必然的。美国学者周锡瑞曾写道:“如果说传统中国城市是以四面环绕的城墙定义的话,那么近代城市则是以拆毁城墙为开端的”。在1912-1932年间,中国城市掀起了一个拆除城墙的高潮。
高大的城墙限定了城市的边界,形成不规则的方形城池。由于城墙防御性功能的需求,往往高于城内大部分建筑物,使得城市空间无论在水平面还是垂直面上,都呈现出封闭的形态特征。近代以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破城市空间的活动一直在进行。为了修筑粤汉铁路,早就有人提议拆去城墙。只是由于粤汉铁路的搁浅,城墙才保留下来,只是在宾阳门和中和门之间拆了一段建了座通湘门,并在通湘门外修了通湘门车站。
武昌劝业场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张之洞奏请在武昌城北十里外沿江地方设立自开口岸。为此,划城外沿长江三万余亩荒地建商场,设武昌府商场局,江夏县令兼任经理。此前,武昌城外已开设布纱丝麻四局。由此,武昌城区突破唐明以来的城垣范围,沿长江向城南、城西拓展。
1919年,湖北省议员陈士英倡议,萧树仁、何炬新、吴兆廷等六十二人附议,向省政府提出拆城修路以推广商业、发展经济的建议,倡议“拆除武昌城垣”,通过拆城修路将城内城外连成一片,从而解决当时经济之困。
他们提出城垣存在有“五害”:“不拆城则交通阻滞,行旅视为畏途;不拆城则检查繁琐,人民出入不便;不拆城则内外隔阂,有碍治安;不拆城则空气闭塞,瘟疫易发生;不拆城则城内商务冷落,居民谋食甚艰辛。”
拆城则有“五利”:“拆城修路之利”“开山填湖之利”“繁荣商业之利”“预备善后之利”“维持票本之利”。由于拆城工程浩大,民国初年局势动荡,物力财力条件尚不具备,当局反复研究未果,使拆城之议搁置下来。
上世纪70年代王炎生在起义门前。关耳制图
1926年10月作出拆除武昌城垣的决定后,当政府官员到城垣各段实地勘查时,一些辛亥耆宿纷纷建言力保重要遗址。当巡查到起义门时,张难先愤怒地说:民国三年(1914年)段芝贵(时任湖北都督)拆毁起义门上城楼,仅留一门洞,并改起义门为中和门,这是痛恨辛亥革命,为北洋张目,这座城门无论如何不能动!巡视到奥略楼时,石瑛说胜像塔一段城墙决不能拆,此为元代遗址。张、石二公系辛亥望人,工务局亦不敢硬抗,于是此二处终于保存下来。
1927年7月,仅将城楼和恒善堂到万年闸一段城墙拆去,为了加快拆城进度,武昌工务局或招商人包拆,或动用军队拆卸,或允许营造厂自行拆卸。所拆之砖就地发卖,因明清城砖块体颇大,运输不便,因而多为城内外店铺所购,用于修围墙、建店舍。
长街扩宽
至1929年,除了起义门、望山门等少数城门尚保留外,城垣均被拆除完毕,护城壕也被填平。所拆的城基除主道留作修建马路(今中山路)外,僻塞处以官价处理,当年文华中学的教务长、留美硕士卢春荣就购地建宅于城北,宅名“梅园”;辛亥元老石瑛亦建宅武胜门城垣下,此处今尚留100余米的古城墙。城墙虽然拆去,然而城基尚未拆完。
1931年,工务局又招商拆除,同时也允许老百姓自行挖拆,所得砖石归己所有,故武昌沿城一带民宅多有城砖建屋。至此历史悠久的武昌城,不复存在。
武昌城垣从公元223年孙权建夏口城算起,至1929年全部拆除城墙,共存世一千七百零六年,望山门在1935年在改造长街为“中正路”的时候拆除,仅有起义门作为武昌首义的纪念物保留供后人凭吊。
汉阳门
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卷二中写了武昌拆城后的观感:“武昌省城自丙寅围城之役,居民饱受荼苦,而拆城之议起,皆以不拆城,城内即以不开市相要。于是,首夷去汉阳门。余以戊辰冬至武昌,则无复旧闉。自冬迄次年春,则马路平治,与汉市无异。并旧藩司署改作省政府,而气象迥殊矣。”
当时有一位学者易忠箓,搜集城砖后将砖上字画做成拓本送给他,因此也记叙了易忠箓搜求城砖的故事。
武昌城墙砖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文昌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