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
2019年,病毒学家顾方舟病逝,享年92岁。
在他病逝后,无数国人试图寻找儿时记忆中脊灰糖丸的味道,因此才有了文章开头那句话。
顾方舟曾总结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研制脊灰糖丸活疫苗,2000年,中国终于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中国千百万儿童将彻底远离小儿麻痹症。
事情还得追溯到1955年的一次疫情,当年全国各地暴发“脊髓灰质炎”疫情,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小儿麻痹症”,当时以江苏南通最为严重,期间有1680人突然瘫痪,儿童居多,之后迅速蔓延全国。
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全身心投入到了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中,当时他才31岁。
他想起母亲说的那句话:“儿子,你要好好读书,要争气,长大后要当医生,这样就不用求别人了,到时候都是别人求你救治。”
说这话时,母亲眼眶是泛红的,因为这些年,母亲确实受了不少苦,看尽了世间冷暖。
从1926年在宁波出生,4岁时便失去父亲顾国光,家中支柱倒了,犹如晴天霹雳,母亲周瑶琴整日以泪洗面,看着眼前4岁的顾方舟,还有其他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决定辞去教师职业,只身去了杭州,学习现代助产技术。
而顾方舟的童年一直都是外婆陪伴。
其中心酸,想想都是极苦的,父亲病逝,母亲不在身边,同龄人总叫他孤儿,就连学校演话剧,在如此多的角色中,老师偏偏让他演了乞丐……。
同学们嘲笑道:“反正他没有爸爸,反正他家里穷……,演乞丐正好!”
懂事的顾方舟为了不让外婆伤心难过,骗过了外婆,说自己就喜欢演乞丐,还特意让外婆把兄长的旧袍子改成了乞丐装。
谁能看到他演乞丐时留下的眼泪。
1934年,母亲终于在杭州广济助产职业学校毕业,她回到家中带着顾方舟去了天津。
有了一技之长,她便在天津开了一家店,成为了职业的助产士,可那段时间的天津并不太平,处处都能看见打架斗殴,就连警察也假借保护之名行勒索之事。
有一次顾方舟刚回到家中,就看见几个警察冲母亲要钱,害怕极了。
事后母亲安慰他,才说了那句话。
正是母亲的一句话,做医生的想法在顾方舟心里萌生,生根发芽。
可能当时顾方舟真的是因为母亲和自己的经历才学的医,也没有什么救死扶伤的宏大理想,可当他真正开始接触医学后,他的思想慢慢改变。
1944年,顾方舟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悬壶救世的人生就这样开启了。
时值战乱,北平也不安宁,学医之路坎坷至极,他时常投身学生运动,组织群众,也会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抢救伤员。
顾方舟的行为举动,学校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48年,顾方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50年,顾方舟在学校毕业,受组织分配,前往大连卫生研究所工作。正是这一安排,才让他接手了研发55年的那场疫情的工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顾方舟在大连卫生研究所一直从事疫苗、血清、生物制品研究等,当时作为苏联专家的助手,深得专家喜爱,而苏联专家也倾囊相授。
顾方舟与苏联专家
那一年刚爆发了朝鲜战争,众所周知,美军最终发起了细菌战,使得痢疫不断流行,束手无策。
顾方舟等七八名医学学生接到通知,要去北京集合,进行短期的培训。
在前往苏联头一天,周恩来亲自为这些年轻的医生送行,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其实顾方舟心里也明白,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而自己被选中前往苏联学习,这个机会难得,定不辜负祖国厚爱。
为此,在前去苏联的第一年,他便顺利通过俄语考试,第二年就开始跟导师做论文,期间涉猎群书,以加强知识储备。
那个年代的中国先辈有多勤奋?我们后人实在难以想象,从一些前往苏联学习的医生回忆称:那些时光,中国赴苏学者不是在医学室就是在图书馆,中国人的学习态度引来各国在苏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节假日之时,图书馆一眼望去,全是乌黑乌黑的头发,清一色的中国学者。
正是这些学者,为日后祖国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之时顾方舟也没有想到,原以为的短期训练,居然在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一学就是4年之久。也正是这段时间,他顺利完成了学业,得到导师的认可,获得了学校授予的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顾方舟被分配到了卫生部流行病学微生物研究所。
而此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让全中国人民进入恐慌,其中以江苏南通疫情最为严重,数天内便有466人因此疫情而亡。
为了有效防控,并研发疫苗,中国请来了苏联病毒学专家索科洛夫,来到中国,索科洛夫点名要顾方舟前来相助。
如此重担落在自己身上,顾方舟唯有竭尽全力,救人民于水火,才不负母亲叮嘱和祖国多年来的培养。
那时候,谈“麻”色变,即使在今日,老一辈的人谈到小儿麻痹,也是感慨万千,仿佛庆幸自己躲过了那一关……。
因为儿童发病率极高,卫生部极其重视,直接将“脊髓灰质炎”列入了国家法定传染病序列,一旦发现疫情存在,必须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汇报。
但是疫情进一步扩大,南宁接二连三的发病,当时的南宁只有不足50000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孩子也不去学校,一个个都关在家里,足不出户。
因为大家都清楚,所谓的“脊髓灰质炎”究竟有多可怕?
一旦感染,体内的骨髓灰质运动细胞便会被破坏殆尽,肌肉会萎缩、骨骼会畸形,吞噬着儿童的身体身心健康。
而当年全国各地也有上万病例,这还是在统计不是非常明确的情况下,许多家长也不懂,四处求医也不见效,一旦感染上,又没有可以治好的方案,所以只能预防。
看着悲痛欲绝的病人,听着撕心裂肺的哭声,顾方舟久久不能平静,陷入沉思。
他发誓要研制出疫苗,一生只为这一件事。
而当年对于小儿麻痹症疫苗,美国研究的是最早的一个国家,也有所成就,但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是死毒疫苗,也就是直接把病毒杀死,再给感染者注射,之后产生抗体,但有一点就是注射之后肠道不能动,无法彻底阻断病毒的传播。
随后美国又研制出“减毒活疫苗”,简单来说就是减弱病毒的毒性,让病毒不具备彻底吞噬患者的能力。
顾方舟认真比对了这两种疫苗,之后写一封长信寄给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沈其震副院长,明确表示:
“中国要彻底消灭小儿麻痹症,不能选择死毒疫苗!”
这个建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顾方舟充分考虑了当前的情况,如果用死毒疫苗的话,造价成本太高,材料又必须是进口,况且效果并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
中国五千年历史,医学发展至今,一直秉承的就是药到病除,力求彻底根治。
这是其一,其二是活毒疫苗成本低,是死毒疫苗的百分之一,材料要求也不严格。
所以顾方舟才有此建议,果不其然,卫生部几经商量,最终决定采纳顾方舟的建议。
按照顾方舟的设计方案,他先是通过同学的关系,获得了活毒疫苗,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解。
1958年,顾方舟便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之后又成功研制出“液体”、“糖丸”两种活疫苗。
当时的临床实验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只需要少数人受试,主要用来观察疫苗对患者是不是安全,是否有副作用。而这一阶段才是最难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尝试,面对这未知的风险,谁都不敢轻易受试。
当时美国的医学专家Sabin教授就是因此停止不前。
要不说中国人伟大,自古就有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时顾方舟等其他医学家一致决定从自身开始。
以身试疫苗,这可是要冒着瘫痪的风险啊,可顾方舟等人义无反顾地喝了一小瓶疫苗溶液,静静地期待……。
一个星期后,顾方舟生命体征平稳,完好无损。
这一页,顾方舟兴奋得睡不着觉,可紧接着他又意识到一个问题,“脊髓灰质炎”既然是“小儿麻痹症”,疫苗对大人有效,对小孩会有效果吗?
顾方舟与儿子
大人可以自愿尝试,可小孩呢?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宁愿自己尝试也不愿孩子去冒险。
顾方舟此刻内心犹豫不决,因为他有个刚刚满月的儿子,看着熟睡的儿子,他咬了咬牙,竟将疫苗溶液倒进了儿子口内。
风险他也清楚,轻则瘫痪,重则死亡。可他是瞒着妻子的,后来儿子顾烈东说,母亲知道后并没有怪父亲,而是表示理解。顾烈东自己也坦言“能参与到父亲的使命当中,我也很欣慰。”
其实,顾方舟更相信自己研制出来的疫苗是安全的,确实,他成功了,测试期过了之后,孩子身体无恙,时不时对着自己笑,顾方舟喜极而泣,大声道:“这个疫苗是安全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他紧急与北京市防疫站联合,让200名7岁以下的儿童受试,大家看着顾方舟自己和儿子都亲自尝试了,这都不信,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被病毒感染吗?
所以大家都自愿将孩子送去受试,受试之后,顾方舟日夜看管,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安全性和免疫反应以及效果等各方面的指数。
事实证明,这些孩子最后都没问题,顾方舟又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组织生产,仅半年就生产出500万份,通过鉴定后,这批疫苗分发到12个城市防疫部门试用。
这些活毒疫苗相当可靠,疗效显著,除了能预防,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后,卫生部加快选址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并大规模生产疫苗供应。
原来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体现出了“中国速度”,只是那时候网络不发达。因为在云南建立的猿猴实验站,仅仅用了9个月,就盖成了有19栋楼房,面积高达13700平方米的疫苗生产基地。
但顾方舟更是从未停歇,即使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也一直致力于疫苗生产以及进一步研究工作。
1960年,周恩来亲自来到疫苗生产基地,顾方舟信心满满说道:“周总理,如果我们的疫苗生产出来,足以消灭脊髓灰质炎!”
周恩来听后连连称赞,并且开玩笑说:“这样一来,你们岂不是失业了!”
顾方舟见总理如此平易近人,情绪也被带动起来,说着:“不会啊!这个病毒消灭了,我们就去研究其他的病。”
周恩来仔细看了看顾方舟,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着:“好!有志气!!!”
试生产成功之后,全国正式打响脊髓灰质炎消灭战,力求在中国彻底消灭此病毒!
因此那一代人对这段时期的事情是记忆犹新的, 如果说大家对疫苗溶液没有记忆,那我相信很多人对“糖丸”肯定记忆尤深。
那时候注射疫苗一直都是学校组织的,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学校叫来医生打疫苗针,有个同学害怕的跑回家。不过医生当真是负责,下午还特意到同学家给他打了一针。
所以很多人对那时候打疫苗还是有深刻印象的,如果说怕打针,那顾方舟研制出来的疫苗大家肯定不会害怕,甚至还有些喜欢。
1963年,顾方舟改进了疫苗,首创了疫苗糖丸新剂型,主要用于儿童免疫。
大家应该对这个糖丸印象深刻,因为它并不难吃,甚至有些好吃,最主要是能在常温下存放多日。
此后,“小儿麻痹症”在中国病发的人数一再减少,而顾方舟也从未停止,一直在研究和改进。
据统计,“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从1949年的4.06/10万人,下降到1990年的0.23/10万人,顾方舟所研制出来的疫苗成为控制和消灭此病的重要手段。
临床试验生产的三个阶段型脊灰糖丸活疫苗竟高达51.4亿人份,不仅够自己国家使用,还实现产值1.51亿元,获得纯利润7550万元。
1965年后,全国农村也开始推广,自此,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
2000年时,中国终于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千百万儿童终于远离了小儿麻痹症,终于不再有人因此病而终生遗憾。
顾方舟的贡献也铭刻历史,早在1987年,英国皇家内科学院就授予顾方舟先生院士称号,一年后顾方舟又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称号。
1990年,欧洲科学院院士桂冠也被顾方舟拿下。
顾方舟用一生只做一粒糖丸的精神,为后代造福。他不仅是治疾解患的医生,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
在新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顾方舟毫无保留,对自己的学生倾囊相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这样评价顾方舟:
“在业内看来,顾方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我国乙型肝炎能有奇迹般的下降,和婴幼儿时使用的疫苗是分不开的,而顾方舟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顾方舟是国家的顾方舟,是人类的顾方舟,他的功劳和成就,功在当代,泽被子孙。”
只是顾方舟研制出来的糖丸疫苗于2016年5月1日,开始停止发放,因为如今已经是无脊髓灰质炎国家,再继续使用有风险的活疫苗并不合适,毕竟根据数据检测,还是有一百万分之一的人会落下瘫痪的后遗症。
晚年的顾方舟
此后会逐步推行安全性更高的灭活疫苗。
糖丸疫苗随着历史的烟云,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顾方舟的贡献更是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2019年1月2日,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于北京病逝,享年92岁。
然而在临终前,他曾留下一段语音:“我用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此语音被传至网络,引起无数国人回忆和感动,那一代人已经长大,正在为祖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糖丸爷爷”也红遍大江南北,他属于的那个时代,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也健康成长。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致词: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这段词,概括了顾方舟的一生,祖国的强大他也见证,在此,我只想对您说一声“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