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疫苗与青蒿素:经验是传统医学的精华

已有 1322 次阅读 2023-2-17 17:19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青囊志异,2022-11-04 14:05 广东

按:看到青囊志异的公众号,感觉他是个有学问、有见解的人,先转几篇医学史的文章看看。

传统医学中的青蒿治疟,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是古老的医疗经验。现代青蒿素的发现就源于此条历史经验的启示,所以屠呦呦的诺奖获奖演讲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文中她还引用了毛泽东先生的论断“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中国科学技术史大家李约瑟先生曾说: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术是世界“免疫学的源头”。人痘术显然属于经验医学。古人的经验知道得过天花不死一般就不会再得天花,于是就设想用一种安全的方法来避免感染天花,早期的人痘法不太安全,后来不断地经验总结,古人逐渐改进的减毒“熟苗”法就安全多了。人痘术传到欧洲后,英国爱德华·詹纳医生受到“减毒”免疫的启发,注意到得牛痘的人一般不会病重,于是发明了更安全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

对于种痘免疫的真正机理,不论是中国古人还是詹纳其实都是不清楚的,他们当然也都进行过各种理论解释,但这些解释只是各人的一些想当然。这些免疫方法真正有价值的其实就是经验。不但人痘牛痘如此,19世纪末,巴斯德的炭疽疫苗、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当时的伤寒、鼠疫、霍乱疫苗(减毒灭活疫苗),其实基本上都是基于免疫医疗经验的启发和毒苗“减毒”制造经验研发的,当时的科学家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真正的免疫机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医疗实践中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直到1897年,德国学者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推出侧链学说,提出了抗体形成的选择性理论,及其与之相关的免疫调节机制。将之前的细胞免疫学说和体液免疫学说统一起来,这才算是基本说“明白”了人体免疫的真正机理(现在看还不算真正明白的),现代免疫学才算基本确立起来了。此后现代免疫学也一直在发展进步,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分子免疫学时期”,但目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还是1958年由澳大利亚学者F.Burnet提出的克隆选择学说。免疫学理论当然还是会发展进步的。

我们都清楚,现代人是不需要再用古旧时代的免疫“理论”去解释疫苗免疫的机理的,否则他难免成为笑话的。

经验是传统技术文化的精华,传统理论大多只是负责解释,而所谓的传统理论的“指导”其实主要是对经验的推广、变化和引申,个人的想当然是否有用还是要靠实践中验证。古人类知道瓜果五谷能够果腹是因为宝贵的生存经验,他们不需要知道食物的具体有那些细微的成分,也不需要知道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分解和吸收的,他们只需要知道这东西能不能吃,怎么获得,好不好吃,怎么吃就可以了。人类其实是靠着经验才逐渐走到了今天所谓的“科学”时代。

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理论总是随时代新旧更替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可这道理一旦推广到某些传统学术领域,依然会有人坚决反对的。有些人总是轻视传统医学的经验,认为是低级的东西,其实经验才是古代技术文化的精华,我们现代人不要买椟还珠。

一个人的寿命很短,但眼光还是可以放得很长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6700.html

上一篇:[转载]医学史的重组与再造——读《再造“病人”》
下一篇:[转载]中医的现代化蜕变(一)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