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基于数据挖掘的各地区新冠肺炎恢复期中医药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已有 1451 次阅读 2023-2-14 13:1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张佳,李晓东. 基于数据挖掘的各地区新冠肺炎恢复期中医药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6):117-121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分析软件SPSS25、SPSS Modeler、Excel,统计分析全国各地区卫生管理部分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中恢复期组方用药规律,总结新冠肺炎恢复期用药特点及治疗思路,旨在为加强临床精准施治、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恢复期的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20年3月5日前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卫生主管部门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最新相关诊疗方案,以其中恢复期处方为依据,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总结常见证型频次、中药频次、高频用药及组合,分析关联规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套涉及恢复期处方用药的最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取恢复期中药处方31首,共涉及证型14种,主要为肺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共涉及中药72味,高频用药21味;利用关联分析及药物聚类分析得出3类药物组合,核心组方为香砂六君子汤、生脉饮、沙参麦冬汤。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中医药在恢复期运用的共性,核心药物为党参、黄芪、沙参、麦冬、藿香、砂仁等,核心治法为健脾益肺、益气养阴、化湿祛邪等,并强调传统功法、中医外治等综合治疗,意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做到"瘥后防复"。

本文汇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治方案,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2]在内的28项新冠肺炎防治方案,其中包含恢复期指导处方的方案共17套,包含31首恢复期处方,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对恢复期证型频次、中药频次及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2020年3月5日之前,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卫生主管部门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最新相关诊疗方案,共纳入17套含有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其中包括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后文简称“国家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后文简称“国家康复方案”)及湖北省、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等15个省市区新冠肺炎防治方案。共提取恢复期中药处方31套。

1.2 处方录入

提取恢复期内服中药处方信息,制作信息表,其内容包括方案来源、中医证型、治法治则、推荐方药、用法用量等,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为方便统计分析,同时也为防止中药频次降低而影响药物之间的关联度,将录入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整理:将炮制方法不一的中药如白术、黄芪、甘草、枇杷叶等均按生药录入;将炙黄芪、生晒参、红参、泡参、山萸肉、法半夏、姜半夏、胡桃肉等分别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标准,分别按黄芪、人参、山茱萸、半夏、核桃仁等录入。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 EXCEL、SPSS25、SPSSModeler14.1软件对处方信息分别进行证型及药物的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药物聚类分析,旨在充分挖掘恢复期处方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

2 结果

2.1 证型频次分析

本研究中,肺脾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的频次最高,与国家方案中恢复期的证型一致,且各地证型虽有差异,部分地区强调余邪未尽,但仍有较高的共识度,说明恢复期以正气虚弱,余邪未尽为特点。见表1。

表 1 恢复期中药处方证型频次

 

2.2 处方用药分析

2.2.1 中药频次分析:通过统计 31 份恢复期处方,其中涉及药物共 72 味,药物频次为 302 次,单味药材使用≥5次的药物共 21 味,共出现 220 次,占总使用频次的72.8%,其中前 5 位分别为甘草(19 次)、茯苓(18 次)、陈皮(18 次)、麦冬(17 次)、黄芪(16 次),将这 22 味记为高频药物。由统计结果示:恢复期中药处方中,高频药物包含 10 种,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止咳化痰平喘药、消食药及收涩药,其中又以补虚药、清热药、化湿药及利水渗湿药为主。见表 2、图 1。

表 2 恢复期中药处方部分药材频次表(频次≥5 次)



图 1 恢复期中药处方高频药物种

注: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药学》及《中药大辞典》为标准对药物进行功效分类。

2.2.2 药物性味及归经:对 72 种药物进行药物性味频次分析,可见中药药性主要为温、微寒,见图 2;而药味主要为甘、苦、辛。见图 3。对 72 种药物进行药物归经统计,结果可见新冠肺炎恢复期处方中主要归肺、胃、脾经,其次归肝、心、肾经。见图 4。

 

图2 恢复期中药处方中药物药性频次分析

 

图3 恢复期中药处方中药物药味频次分析

 

图4 恢复期中药处方中药物归经频次

仝小林院士认为本病应归属与“寒湿疫”,由寒湿裹挟戾气(新冠肺炎病毒)侵袭人群而发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可波及心、肝、肾,以寒湿伤及阳气为主线,兼有化热、变燥、伤阴、致瘀、闭脱等变证,针对寒湿疫毒闭肺困脾的核心病机,治疗当以宣肺透邪、健脾除湿、避秽化浊、解毒通络,从表、肺、脾胃三个角度开通肺气,主张分期论治,强调以开肺气之闭为核心,恢复肺之宣肃、肌表开合及脾胃升降运化之功能[3]。国医大师周仲英认为,新冠肺炎属于“瘟毒上受”,其基本病机演变为“湿困表里,肺胃同病,如遇素体肺有伏热者,则易邪毒内陷,变生厥脱”,主张治疗当以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4]。对恢复期中药方药物性味及归经统计结果与名医观点高度契合,在性味归经上与国家方案、国家康复方案中的中药组方思路亦保持一致。

2.3 处方中药物关联分析

2.3.1 恢复期处方中常用药对及组合:将31首新冠肺炎恢复期处方进行组方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0.2、置信度>80%,前项数最大为 5,其中支持度指前后项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指前项出现时,后项出现的概率,得到相应药对组合规则表,见表3。由统计结果分析,提示 31 首新冠肺炎恢复期处方中黄芪、党参、半夏、陈皮之间,砂仁、藿香、陈皮、半夏之间关联规则强,麦冬、沙参、竹叶之间关联规则强。

 

2.3.2 复杂网络分析:对 31 首恢复期中药处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所得核心组合与组方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相一致,均以黄芪、党参、陈皮、半夏、砂仁、沙参、麦冬、甘草为核心组合。药物关联分析与复杂网络分析结果高度一致,可见黄芪、党参、陈皮、半夏、砂仁、沙参、麦冬、甘草为新冠肺炎恢复期核心用药。与各地方案在恢复期强调的益气养阴之治法一致[5]。

 

图5 恢复期中药处方中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2.4 药物聚类分析

将31首新冠肺炎恢复期处方的22位高频中药(频次≥5次)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大致分为2类。一类为黄芪、党参、茯苓、陈皮、半夏、藿香、砂仁、白术、甘草;另一类为麦冬、沙参、薏苡仁、太子参、五味子、桑叶、丹参、芦根、西洋参、竹叶、石膏。见图6。


图 6 恢复期中药处方中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2.4.1 第一类药物:黄芪、党参、茯苓、陈皮、半夏、藿香、砂仁、白术、甘草,具有补肺固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化浊除湿之功,为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的主要组成药物[6]。

2.4.2 第二类药物:麦冬、沙参、薏苡仁、太子参、五味子、桑叶、丹参、芦根、西洋参、竹叶、石膏,具有益气养阴、清解余热之功,为沙参麦冬汤、生脉饮、竹叶石膏汤的主要组成药物。新冠肺炎核心证素为“湿、毒”[7],湿毒袭肺,或湿郁化热,湿热易伤津耗气,则气阴两虚。生脉散作为辽宁省、陕西省、北京市、南京市等多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列出的恢复期推荐药物,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田野等[8]对生脉散运用与新冠肺炎恢复期可行性作出探讨。黄煌[9]认为新冠肺炎较多临床表现与《伤寒论》的记载相吻合。

3 讨论

3.1 恢复期中医药治疗的三因制宜

张伯礼院士在谈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医药优势中提到,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10]。

南北地区气候、地理有差异,人群体质特征不同,因此各地区新冠肺炎恢复期主要证型虽具有较高的共识度,但在遣方用药方面仍可见差异。上海、武汉、云南、贵州等南方地区多湿,多配伍藿香、苍术等芳香化湿之品,北京、天津、辽宁、陕西等北方地区多燥,多配伍芦根、竹叶等润燥滋阴之品。对于不同人群体质差异,恢复期症状表现各有偏重,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地区明确指出需根据不同体质偏盛辨证施治、组方用药,如瘀血体质多加丹参、山茱萸、红景天等活血通络,阴虚体质多加青蒿、栀子、牡丹皮等清热除烦。由此可见,各地区方案辨证遣方均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特点。

3.2 恢复期注重扶正气,清余邪

恢复期中药处方中高频药物可分为补气(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白术、甘草)、养阴(沙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健脾祛湿(茯苓、陈皮、砂仁、半夏)、清热(石膏、竹叶)4类为主,常见药物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可见香砂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生脉饮为核心处方原型,说明用药以补气健脾、益气养阴、祛湿清热为主,与主要证型相对应。“扶正祛邪”贯穿新冠肺炎治疗的不同阶段、不同病症[11],恢复期正虚邪恋,更应如此。

3.3 强调辨证论治,针对性治疗

中医讲究同病异治,新冠肺炎患者虽病因一致,辨证却不尽相同。恢复期患者症状以虚为主,“虚则补之”,应根据肺、脾、肾虚偏重,气、血、阴、阳虚等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脾虚为主,表现为纳少消瘦、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者,可通过调理“后天之本”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而祛邪外出,防治复发感染[12];以肺虚为主,表现为少气懒言、自汗、微寒或气虚便秘、肥肠通病者,可通过补益肺气、肺肠表里同调,来达到上下同调、肺肠同治之功[13];对于肺部纤维化患者,可给予丹参、川芎、桃仁、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物,丹参、川芎制品丹参川芎注射液已在临床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引起的肺纤维化[14],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复方当归注射液能够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抑制、治疗肺纤维化[15]。上海、湖北、辽宁等地方案中明确指出方药使用需建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证型特点,制定不同方药,做到方证对应,随证治疗,体现中医“药-证-效”的统一,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数据来源与数据量获取有限,未能将各地一线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案及全国名老中医处方纳入分析,对恢复期治疗方案的挖掘充分性及反映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遗留证候的科学有效性有一定影响,后续可对临床康复方药进行纳入分析,争取在新冠康复方面起到更多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中医在“瘥后防复”方面的优势。

此外,除内服中药调养外,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还可通过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以平衡阴阳、调理脏腑,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调节机体免疫、促进肺功能恢复、纠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16],同时保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通过综合调养[17]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6208.html

上一篇:[转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及中西医康复研究概况
下一篇:[转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