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9米水彩:“昙华林园图”的故事

已有 2069 次阅读 2022-7-29 22:38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07年05月26日,《长江商报》以“居民搬迁偶然发现‘昙华林’”为题,报道了绘于1963年的9米长卷(水彩画),展现那个时代的昙华林面貌,并急寻作者李立群、吴野陋。

报道(记者周琦)称,武昌蛇山拆房透绿时,发现了一件特殊的宝贝——绘画长卷《昙华林园图》。该图长约9米,上面清楚绘有昙华林街区的重要历史建筑,如标志性建筑钟楼(多玛堂)、近代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美国韦棣华女士创办)等。这些建筑大部分已在“文革”中被损毁。

可能因为画卷太长,笔者没有在网上搜索到这幅水彩画的“真颜”,报道称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将这幅“1960年代的昙华林”水彩写意画卷铺在地板上,曾经向大家讲解过:

右边,钢筋铁骨的长江大桥连接龟山、蛇山。蛇山前,依次画着花园山白骨塔、昙华林文华书院,西式建筑错落有致,一直延伸到沙湖。画中人,有的推着车,有的在散步,还有的三个一群、两个一对,仿佛在交谈,十分逼真。

“你看,这就是多玛堂,俗称文华书院钟楼”,刘谦定指着一栋高建筑说着,记者依稀看见建筑顶部四面有钟。多玛堂前是思殷堂,这两栋建筑目前都已消失了。

多玛堂右侧,一栋带着前院的建筑是“文华公书林”,是美籍教员韦棣华建于1910年,为中国近代最早的一座公共图书馆,90年代被拆。

关于“文华公书林”(图1)90年代被拆,我一直有疑问。开始以为笔者1978年考入湖北中医学院时,就没有见到“公书林”的踪影。但湖北中医药大学原办公室主任陈长虹同学告诉我,“文华公书林”拆于2001年。我突然想起,1992年编写《中医肝胆病学》时,曾经多次去那里找过张英良老师,因为他当时就在那里办公,负责该书的文献索引部分(上世纪50-90年代中医肝胆病研究的所有文献),将其整理的卡片请人电脑录入。那时候的“公书林”已破败不堪,似乎大多数场所堆放杂物,好像也有住人。

不过,作为该院来昙华林校区的第一批入居者(我们进校时,武珞路的老校区已经容纳不下,整体搬迁已经达成协议),可以从这篇报道中得到肯定:作者783班当年的宿舍和教室就是“思殷堂”(图2),男生宿舍在三楼,教室和女生宿舍在一楼),当我再次端详图 1 时,发现下图的左侧正是“思殷堂”。只是1979年秋,我们见习归来则将教室和宿舍则搬到了“多玛堂”(图3-4)。再后来(约1981年),我们搬进了新建的7层楼学生宿舍(男生在6楼、7楼,图4的左后)。陈长虹同学说,三栋楼所拆顺序:思殷堂1985,多玛堂和老食堂1988(图5),公书林2001。

而且,长虹还告诉我:钟楼(多玛堂)四合院的建设分为两步。先是1912年建成多玛堂,文华大学在抗战胜利复校时重建南北两幢二层楼栋和东边的三层楼,最终形成四合院形式。在抗战前,文华大学的大门是开在昙华林路上(其位置是我们后来所住的新修七层楼宿舍,即现在女生宿舍),进门后是学校操场东西并列各一栋即多玛堂和思殷堂。当时的思殷堂和多玛堂均为教室,老师们的办公和住宿全在坡上。


图1  大约上世纪10-20年代的“文华公书林”

  “公书林”大门前即昙华林街道,与“思殷堂”是并列的两栋建筑,后者修建在后。从上图看,左侧似乎是“颜母室”,难怪“颜母室”有“1901年由美国人建造,1903年建成,三层砖木结构”之说。而1929年颜母投资将其改造修缮,用作女生宿舍,才正式起名为“颜母室”(Yen muh Shih)。 

1.jpg

图2  笔者1978-1979年的宿舍“思殷堂”(17号楼),1985年因危房拆毁

2.jpg

图3  1980年代初的“多玛堂”前部(18号楼,即将拆除)

3.jpg

图4  1980年代初的“多玛堂”鸟瞰(笔者大约1981年底搬到左后的新楼6楼)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思殷堂”的印象十分模糊,我们曾经住过的那栋楼是“思殷堂”吗?因为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园旧日时光展”里,它明显将“思殷堂”误解成“公书林”,而“文华公书林”显然不是居住过的那栋楼(图5)。

4.png

图5  笔者居住的思殷堂(左图右边),被“昙华林校园旧日时光展”误解为公书林(右图)

总之,我们见证了作为危房的思殷堂和多玛堂的拆毁过程(图6)。当然,放到现在也可能会努力“修旧如旧”,因为经济基础决定思维观念。

5.png

图6  正在拆除中的多玛堂

回到“昙华林园图”,报道称画卷左下角写有几百蝇头小楷,初步推测该画名为创作于1963年,是李立群和吴野陋两人合作绘制的。因为画末有一段文字:“自昔辞家来求学,乙亥吾年一十九,追溯师范业未成,屈指匆匆四载有”。说明作者当年19岁,从外地来武汉读书已有4年。画的跋上写着“李立群与余不曾学画……”可能李立群和吴野陋合作绘画,吴野陋题的字。

“现在,画作中的建筑还有6座”,刘谦定认为,这幅“昙华林园图”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以前的照片和历史资料上,一些建筑的照片和资料都有,但是像“昙华林园图”这样,将处于昙华林的文华大学全貌描绘的如此细致的资料尚未发现,“这幅图展示了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

文末告知:知道李立群、吴野陋两位老人相关信息的读者,请拨打027-87666666提供线索。

6天之后,2007年06月01日《长江商报》后续报道——“《昙华林园图》作者汉口现身”:

经过一周的寻找,《昙华林园图》作者之一的李世立老先生终于现身汉口。二七中学的王开金先生看到本报刊登的画卷后,确定是他的老同事李世立所作,便及时告知本报记者。昨日,在汉口元和里3号,70岁的退休教师李世立向记者讲述了《昙华林园图》的绘画背景和画卷遗失的过程。

......人介绍,“李立群”和“吴野陋”都是笔名,“‘立群’是我的乳名,‘吴野陋’本名叫吴昌全。作画时,我22岁,他也不过19岁。那时候,我俩年轻气盛,为了比拼别人,一口气就画出了9米长卷”,老人大笑起来,思绪回到了1963年。

1963年,正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念大四的李世立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画展。同系同学吴昌全找到他,提议两人一起创作一件作品参展。

“要画就画华中师范大学!要画就要画个大的!”两人不谋而合,于是,昙华林对面的城山(也就是现今的螃蟹甲),成了他俩常去的地方。两人采用散点透视法,将长江大桥到沙湖一段的风景一张张打了草稿,然后将每个画面连接在一起,吴昌全在画的背面作了诗、写了跋。

整个过程花了近2个月。

随后,李世立回忆了他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到二七中学教语文,吴昌全则回了家乡沙市,在荆州师范学院教书。毕业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李世立曾赴沙市看望吴昌全,吴也到汉找过李。至70年代末,李世立就再未收到吴昌全的来信。

“画卷估计是在90年代末丢失的”,李世立介绍,当时他住在汉口胜利村一号,还曾多次拿出画卷回味。1997年,他退休后,胜利村开始改造,他也搬过多次家,一些旧家具都送给了亲戚朋友,“估计是把画放在了家具里,一起送给了别人,至于为什么出现在蛇山居民的家中,我确实搞不清楚了。”

1959年,爱好绘画的李世立同时被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家中兄弟姐妹11人,弟弟学画已经非常花钱”,李世立做了一生最大一次的选择,他在报到时选择了历史系,“学历史,一样可以学画画”。后因历史系工作不好安排,他转到了中文系。“虽然这幅画是我早期的作品,但是我一辈子最得意的一幅作品”,李世立非常自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9313.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194):欢乐的水花(续)
下一篇:[转载]沧海一粟:颜母室的来历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2 武夷山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