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中医临床指南/共识推荐意见分级”标准

已有 4222 次阅读 2022-6-14 10:54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临床研究分会,2022-06-13 18:31

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标准化协会立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共同制订的中医临床指南/共识推荐意见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完成起草并审查通过,准予发布。关于该标准制订过程,也于20203月在《中医杂志》正式发表。

1.jpg

2.png

制订过程

该标准于2018年1月25日经中国标准化协会正式立项,采用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相结合的方法,制订用于指导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订者形成科学规范的推荐意见的工具。

文献研究部分选取目前传播较广,质量较高,涵盖中医内科、针灸及专科专病的33部《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及32部由国内外权威指南制定机构发布的指南制定手册为例,提取与推荐意见形成过程及报告规范等相关内容,经过小组讨论,制订了中医药临床指南/共识中推荐意见分级标准的初始条目调查问卷,于2018616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相结合的方式,邀请36名涵盖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循证医学、期刊编辑、中医药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发送了专家问卷调查邀请函及专家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复率为83.3%,回复专家中男性13位,女性17位,从业时间>10年者22位。

根据回收调查问卷的内容,于201883日邀请14名来自13家各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召开专家共识会议,针对该标准中的不同项目进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在行业内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起草组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后,形成标准送审稿。2020413日,标准送审稿在中国标准化协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20201014日,标准化协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2021115日,召开线上专家审查会,起草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本标准进行进一步修改,并提交报批稿。最终于20211231日完成审查,批准发布。

标准内容

《中医临床指南/共识推荐意见分级标准》共包括推荐意见形成方法报告原则、影响推荐意见的因素、推荐意见强度分级及表述、推荐意见内容报告4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一、推荐意见形成方法报告原则

1)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应报告参与推荐意见形成共识过程专家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单位、专业、相关利益声明等。

2)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应报告形成推荐意见的共识方法及原因。3)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应报告达成共识的标准。4)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应报告达成共识的具体过程。

二、影响推荐意见的因素

在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过程中,形成推荐意见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3.png

三、推荐意见强度分级及表述

中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推荐意见强度及其表述应符合表2列出的要求。

4.png

四、推荐意见的内容报告

1)指南中的推荐意见应有明确的定位词,如推荐意见

2)在指南的正文前(指南首页/指南封面页后),应附有推荐意见汇总表”。

3)推荐意见的报告条目及相应内容应符合表3列出的要求:

5.png

4)指南中不同干预措施的推荐意见核心报告内容应符合表4列出的要求。 

6.png

展望

近年来国内已出版和发布了大量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但目前发布的中医指南以专家共识类为主,缺乏系统的方法学和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大多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证据转化工具。目前国际上制定指南时使用的证据分级、推荐意见分级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医药领域,使得中医药临床指南/共识在推荐意见的形成上缺乏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存在诸如表述模糊、缺少强度分级、报告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在指南制定过程中,形成高质量、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推荐意见是实现从临床研究证据到临床实践转化的核心环节。该标准针对该环节进行制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了目前国际公认的推荐等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标准及卫生保健临床指南报告规范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 Care,RIGHT)条目的各自优势,既包括推荐意见分级,还包括由证据到推荐意见生成过程及推荐意见的报告规范。

2)在影响推荐意见的因素中强调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古籍证据,将其放在与其他临床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可以避免在制定中医药指南时仅检索随机对照试验的弊端。

3)该标准不仅规定指南制定过程中推荐意见形成方法的报告规范,还对推荐意见的内容报告进行了规范,强调指南中应该包括明确定位词、推荐意见汇总表,每条推荐意见应包括实施者、目标人群、干预措施、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推荐依据、推荐意见说明等;针对不同中医药干预措施,规定了核心报告内容,如方剂的报告应包括方名、来源、药物组成、用法、加减法、疗程及注意事项等,保证了中医药指南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4)该标准将中医药指南/共识中的推荐意见分为强推荐”“弱推荐”“不推荐”“不确定四级,相较于GRADE强推荐”“弱推荐”“强不推荐”“弱不推荐更具有临床操作指导意义。希望该标准能够对今后制定科学、规范的中医药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产生积极影响和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薇,方赛男,刘建平基于证据体的中医药临床证据分级标准建议[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39(03): 358-364.

[2]张磊,曾宪涛,佟琳,等运用循证医学原则制定中医古籍证据评价分级量表的思路[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6): 2971-297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2929.html

上一篇:糖尿病史揭秘:中医学停滞在哪里?(2)
下一篇:[转载]饶毅:科学是中药研究的必由之路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