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30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维生素缺乏症(4)

已有 2018 次阅读 2022-3-26 12:02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三)米糠启发的诺奖

微生物感染理论,也影响了另外一个与高木兼宽几乎同时研究脚气病的荷兰医学家——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1858-1930)。

艾克曼在印度尼西亚当过军医,后来因患疟疾而退役。退役后,他为了搞清楚自己患疟疾的病因,去德国留学,投奔柯赫博士门下攻读细菌学

当时东南亚各国流行脚气病,数万人因此病而死亡。为此,荷兰政府在188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开展研究防治脚气病的工作。艾克曼也参加了这个委员会,作为助手协助佩克尔哈林对脚气病进行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委员会里的科学家和医生都认为,脚气病是一种多发性的神经炎,此外,他们还从脚气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了一种球菌,确认球菌就是引发脚气病的元凶,最后,委员会得出一种结论:脚气病是一种传染病。很多人认为已经大功告成,于是就班师回国了。

但是,脚气病仍在流行,并且还没有找到防止它的方法。艾克曼觉得在问题没有获得最终解决之前,他还不能回国。于是,他继续着这种病的研究工作,并担任了新成立的病理解剖学和细菌学的实验室主任。

艾克曼沿着佩克尔哈林的思路继续研究,他把脚气病患者尸体中提取的血液和其他组织注射给健康的兔子,期待这些动物因为感染而出现脚气病症状,但是却失败了。

1896年,艾克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不仅人会生脚气病,就是家养的鸡也生脚气病。于是艾克曼决定用鸡来做实验,以此来探索脚气病的病理。

刚开始,艾克曼仍把着眼点放在对“脚气病病菌”的搜寻上。他把病鸡的脚和内脏做成各种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又把喂鸡的食料作了严格的消毒,甚至还精心设计了新的环境良好的鸡舍。令人沮丧的是,鸡照样生脚气病。在他特意建立的养鸡场里,鸡常常一批一批地死去。

一天,养鸡场的饲养员生病了,新来了一个饲养员代替他。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新来的饲养员饲养下,一群病鸡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3个月,原来的饲养员病好了,回到了饲养场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鸡又开始生起脚气病来了。这一下,艾克曼豁然开窍:问题一定出在饲养员身上。

经过调查后,艾克曼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原先那个饲养员是个节俭的人,总是用食堂里吃剩下来的白米饭喂鸡;而那个临时代替的饲养员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收集这些剩饭,他用米糠喂鸡。于是,艾克曼连忙做了这样的试验:他买了一批健康的鸡,一半用白米饭喂养,一半用米糠喂养。结果发现,用白米饭喂养的鸡,很快就生脚气病了;而用米糠喂养的,却一直很健康。

毫无疑问,脚气病一定和食物有关。”艾克曼恍然大悟。显然,他的试验与高木兼宽的“食物致病说”不谋而合。但是,高木的研究到此就中止了,而艾克曼却坚持继续了下来。他又找了监狱里的犯人做实验,让两组监狱使用不同的稻米,结果发现:在配给精米的犯人脚气病发病率远远高于配给糙米的监狱。

到这个地步,艾克曼距离真理的大门已经不是一步之遥,而是已经半只脚踏进了真理的大门。但是,对细菌学说走火入魔的他,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

他认为,脚气病是病菌引起,致病菌就在精米中,而米皮之所以能够治疗脚气病,是因为其中含有“艾克曼此时的结论是,致病菌存在于精米中,而银皮含有可以抑菌的因子。他甚至从银皮中发现了这种水溶性的因子,取名“脚气病病菌解毒剂”。

艾克曼终究没能找到他朝思暮想的致病菌,1896年,艾克曼疟疾复发,离开爪哇岛,从此没有回来。接替他的,是另一名荷兰军医格里金斯(G.Grijns, 1865-1944)格里金斯。格里金斯与伊科曼鸿雁传书,交流看法。这位年轻人大胆假设,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致病菌和抑菌因子,而可能有一种存在于糙米的健康必需的化学物质。伊科曼被无名之辈格里金斯医生所说服,他终于慢慢摆脱神一样的师傅科赫的阴影,和格里金斯合作发表了一篇可永垂医学史的论文。论文指出,精米中缺少一种对健康来讲不可或缺的物质,缺乏此物质导致脚气病,而糙米的米糠皮中含有此种物质。这是1906年,距离维生素概念正式提出尚有6年时间。

1910年,日本农业化学家铃木梅太郎(1874-1943)的工作中举足轻重,他从米糠中分离出治疗脚气病的物质。

1911年,波兰生化学家卡西米尔·芬克,在艾克曼等人的实验基础上,宣称从米糠中分离出一种胺类物质。这就是笔者在前面提到的,把它称为“生命胺”的芬克,他第一次将其命名为“vitamine”[拉丁语vita(生命)加上化学名称amine(胺)]。几年后,当人们意识到它不是“胺类”,但它被缩写为“维生素”。

1926年,荷兰化学家简森(Barend.C.P.Jansen)和多纳斯(Willem.P.Donath)在试验中获得维生素B1结晶体,开始称之为抗神经炎因子,后命名为硫胺素(Thiamin)。。

1929年,艾克曼与确定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营养价值的霍普金斯(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1861-1947)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毕竟,艾克曼在维生素方面的工作是开创性的。

1931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阿道夫·温道斯(Adolf Otto Reinhold Windaus,1876-1959)家温道斯与他人一起,从酵母中分离出硫胺素结晶。他曾经因为发现维生素D,获得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3年,美国科学家威廉姆斯(Robert. R. Williams)分析出了硫胺素原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并于1936年确定其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

此时,曾险些为此切腹的松本良顺已经去世30年,高木兼宽去世17年,艾克曼去世7年。

三、坏血病的演变历程(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31137.html

上一篇:《30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维生素缺乏症(3)
下一篇:[转载]石仰山:不要叫我国医大师,我就是个医生,中医需要正一正骨了!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