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

已有 2318 次阅读 2022-3-6 18:0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蒋冰,邓凯文.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 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中国针灸学会会议论文集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中风是因为血气上逆或紊乱,出现风、火、痰、瘀,造成血溢脑络或脑络闭阻的疾病。现在中风又可细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类,缺血性中风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缺血性中风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伴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等障碍,其中以偏瘫、半身不遂较多[1]。对于缺血性中风的后遗症期,西医缺乏理想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中医治疗为主,但也只能改善患者症状,且对于时间、经济能力、人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故寻找出较为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1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

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能扩张心脑血管,抑制血小板集聚,促进血液循环,防御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神经,增加缺血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2]。临床上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且疗效值得临床广泛运用。孟繁丽[3]等通过检索核心期刊文献,用频数分析结合缺血性中风症状,将缺血性中风分为以下 5 个常见证型:

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最常用的方药则为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亦是后世治疗中风的经典名方。赵乾龙[4]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发现加味补阳还五汤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疗效,改善了生存质量,其机制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显著降低脑梗塞病人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改善缺血性中风病人血液高凝聚状态。

痰热腑实证:中风后气机升降失调,痰热壅遏中焦,可导致腑气不通,发生大便秘结等症。痰热腑实证以通腑泻热,熄风化痰为治法,星篓承气汤等临床疗效显著。周喜燕等[5]在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的实验中发现星蒌承气汤具有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可缓解缺血再灌注中风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刘红丽[6]用桃仁承气汤加减配合常规治疗,证明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疗效优于仅用西药、中成药常规治疗。

痰瘀阻络证:古有"无痰不作祟"之说,故常以"化痰通络法"为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法则。霍学文[7]等用愈风复瘫汤加减对痰瘀阻络型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其对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卢茜[8]等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化痰祛瘀汤对痰瘀阻络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其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缓解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阴虚风动证:阴虚风动证治以滋阴潜阳、息风通络,临床常用镇肝熄风汤加减。陈睿[9]等用养阴通络汤联合舌三针对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其疗效显著;韩翠翠[10]等用桑麻地黄汤加味配合中医康复等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证明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广泛推广。

风痰阻络证:风痰阻络证具有痰瘀之象,治以化痰息风,宣郁开窍,临床上常用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毛艳红[11]将 82 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化痰通络汤,结果证明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周香意[12]采用常规疗法联合解语丹加减治疗 30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结果发现解语丹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 针灸治疗

《千金要方》中记载:“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由此可见,针刺从远古就是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针灸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的使用率亦日益增高。其实,针灸不仅可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发挥较好的作用,在早期介入还可使致残率大大下降,殷克敬教授尤擅长于此[13]。常用针刺方法可分为毫针、电针、温针等,毫针刺法又可根据部位不同分为头皮针、体针、眼针、舌针、腹针、耳针等[14]。

在毫针刺法中,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主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穴位,选穴多选用特定穴[15],且沿用至今,付颖[16]用阳明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总有效率较高;现今除了“治痿独取阳明”外,最著名的针刺方法则为醒脑开窍针法,再根据症状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加减。醒脑开窍针法是我国著名中医药专家石学敏院士于 1972 年创立的,根据缺血性中风“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关键病理基础而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主穴取人中、内关、三阴交三个穴位,辅以极泉、尺泽、委中三个穴位,语言不利时加廉泉,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17];王祚邦[18]等采用左升右降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结果发现左升右降针法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与传统针刺治疗相比更有优势;郑瑞芳[19]在头皮针联合平衡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头皮针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研究证明,针灸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后遗症期肢体功能的恢复,还能减少肺炎感染风险[20]。

近年来,电针及温针的应用也更为普遍。电针主要是针灸刺人人体穴位得气后在针体上连通微量电流波,有效刺激人体穴位。电针疗法在治疗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已被广泛采用,其疗效也得到临床的认可[21];高翱[22]分别用电针与温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患者,发现两者在改善运动功能和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现在有一种新型针刺方法——磁极针。临床观察中发现,磁极针在患者体内针感产生快,针刺的感应强,刺激效应时间长,比普通毫针效果更加显著[23]。临床上,单用针灸治疗疗效虽较好,但一般配合推拿、电针、温针等手法疗效更佳,且不同针刺方法适时选取不同腧穴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

3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

临床上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且疗效值得临床广泛运用,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故临床上多是针药结合治疗。

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中药多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姬海棠[24]选择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证明其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方法显著;郭宗超[25]用电针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刘颖[26]等用巨刺法合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证明针药结合能显著改善患者神志、语言及运动功能,且比中药及巨刺法单一治疗疗效明显。当然,除后遗症期外,对于中风急性期患者,针药结合亦可有显著疗效,张国妮[27]等用刺络放血结合中药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证明重要结合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对后期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中药不仅仅止于中药汤剂,随科技发展及对中药疗效的肯定,现在出现了不少中药注射剂,此种注射剂不仅可用于静脉注射、肌注等,还可结合针灸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此种方法可真正称之为针药结合。刘峥[28]等用川芎嗪注射液在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脑梗塞大鼠脑组织内川芎嗪的含量,证明通过穴位刺激能明显提高药物的利用率。胡娟[29]用电针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由此可见,针药结合的疗效不单单是1+1=2,而是 1+1>2。

4 针灸合并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经过大量临床疗效的统计,总体可分为针药并用以及针灸配合康复等两大治疗方法。康复对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宇[30]等将康复治疗、针灸治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三者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上进行对比,发现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明显优于前两者。当然,早期的康复介入对后期恢复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针灸、中药、康复之外,还有很多中医治疗,例如推拿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对于中风患者,心理治疗及后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恢复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有时心理治疗更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王彩群[31]等将有无心理护理的中风患者进行疗效对比,证明有心理护理的患者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小结

由此可见,中医对缺血性中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中风后遗症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起着巨大的作用,针药并用或针刺配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血液流变学,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和代偿,极大地发挥脑的可塑性,更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正如窦汉卿所言“拯救之法,妙用着针”,善用针灸的都是高明医生。然而现在对于针药并用作用机制的理论少之又少,故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设计出合理、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案,利用现今最客观的疗效评估方法或仪器,以“大医精诚”医疗科研态度,去探索针灸与中药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的作用机制,从分子理论出发,证实针药并用的有效性,使针灸与中药在临床上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更好的服务大众,解除病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28282.html

上一篇:[转载]中西医卒中简史(2)
下一篇:[转载]河间金栋:五脏配五行源于儒家祭礼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