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医诊疗现代化受限,是否与理论局限性有关?

已有 1839 次阅读 2021-12-7 18:46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上午,范老师在“发展中医”群提起中国第一台脉象议的研制,我正在思考“中医诊断仪器得不到发展,是否与理论的自身缺陷有关?”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范振英:@聂广(深圳三院),中国第一台脉象议是我们研制的,其中的传感器是我研制的。因经济效益差,没有人使用。

聂广:范老师,写写第一台脉象仪的往事,我最近正准备考察中医的诊断仪器。谢谢您!

范振英:聂老师,我知道了,我用些时间写一些,您有什么具体要求吗?不过我写东西慢,不能急。

聂广:范老师,我在想:为什么西医诊断仪器、检验项目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中医诊断仪器却无法取得突破?原因在哪里,是否与中医理论的自身缺陷有关?

吕永赟:仪器能够通过检测得到数据,数据需要分析,分析必须依据理论,分析的结论要符合实际。

这些数据按照中医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与临床实际有差距,没法反馈到理论,说明理论有局限性。只有部分符合,多数符合度不高,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根本原因,中医的理论本身的缺陷。

就脉象仪来说,目前已经能获取古人今人描述的脉象了,你说是某个脉象,脉象对应的诊断结论,与临床实际不完全吻合。所以这种仪器不能指导临床。

仪器是记录客观,本身没有问题。而是中医理论不能切实指导临床,理论与临床脱节。

聂广:数学化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但它必须建立在客观事物之上,又是准确、精细的保障。中医学处在模糊的整体观和思辩的哲学理论阶段,没有经历实证研究和数学化的洗礼,其客观化与精细性得不到保障,因此无法获得现代科学的惠顾。

但是,从模糊走向清晰,从粗糙走向精细,是中医诊疗现代化的阶梯;而由哲学化理论转向数学化的这个过程已经由现代医学披荆斩棘地走过,我们只需拿来就行。因此,中医诊疗的高质量进步,实际上是以话语体系转变为基础的。这些都正在践行,只不过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而已。

范振英:聂老师您好,您提的问题太大了,我无能力回答。我也许会说几句对中医的想法,但不是回答您提出的问题,而且还不知何时才能有想法。

聂广:不急,范老师!您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不勉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5593.html

上一篇:[转载]塞尔苏斯
下一篇:[转载]余向东:医疗黑话2——亚健康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2 郑永军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