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余向东:“群医学”是新东西吗?

已有 2236 次阅读 2021-10-7 10:15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公众号“棒棒医生”2021年9月25日

晚上看到医学界智库的一篇文章《“群医学”是什么?协和医学院正在大力推广》,单看标题就很吸引人,这又是什么新的医学模式吗?我得学学。

我认真读了两遍,生怕没有学到精髓。最后确认看懂了,所谓群医学,就是群体医学,英文population medicine,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是相对于以病人个体为对象的临床医学现状而言的。文中引胡大一教授的话,“我国目前的临床医学现状是坐堂行医,等人得病……只治不防,越治患者越多。”又引王辰院士的观点,“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长期割裂发展的情况下,群医学或能成为一种医学发展的新范式、新取向。”

所以,协和医学院干脆于2020年7月16日把“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更名为“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表明群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是并列的,不同的。

我真是万分的迷惑不解。

我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大学生涯。文中所说,在新的群公学院里,学生将要学习临床医学的课程,临床学系的也要学习群公的课程。可是亲,三十年前我们就这样做了啊!公卫的几乎要学习全部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课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而我们临床系不仅要学习预防医学,还有实习,到嘉定和另一个郊区的工厂做流行病学的实习和研究,调查职业苯中毒,实习完写了一系列苯中毒(每组一个小课题)的论文。临床和公卫何曾割裂?

况且,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本来就是population,历来定义如此,“群医学”并没有任何新理论、新观念,有必要再树一个新概念新医学模式吗?

至于临床和公卫老死不相往来的割裂现状,众目睽睽,心知肚明,那不是医学教育或医学模式的问题。解决问题需从根本入手,不是从现象入手。

我又想到了“整合医学”。樊代明院士多次指出临床现状的割裂,专科医生只看到器官、分子,看不到整体的人。所以,他就倡导“整合医学”,要让医生具有整体的观念,打通各科,贯穿中西。

我还想到老校长汤钊猷教授提倡的中西结合创“中国新医学”。

这么多年过去了,“整合医学”和“中国新医学”有什么成果吗?解决了临床上各种“割裂”的问题了吗?

我大胆说,没有解决,割裂依旧,且可能越来越大。

因为问题并不在医学体系本身。

现代医学的爆炸式发展决定了医学分工必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不再可能有百科全书式的医神,也不再可能有兼通内外妇儿的神医。要求医生个体具有那种“整体”的观念、方法和技能是不可能的!那些动辄发明新概念新体系的院士大牛们自己也做不到啊。你胃镜做得溜,敢做宫腔镜吗?你手术做得漂亮,会压疮护理吗?你看精通癌症化疗,也精通健康教育和营养、心理、康复么?

必须承认,谁都不是全才。

但是,仍然有解决之道。那就是,以团队代替个体为病人服务。

必须弱化名医、大师、神医的宣扬,必须强化团队的作用。名医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则无穷。

一个心管的名医,介入做的再好,水平再高,也达不到“群医学”或“整合医学”的目标。但是,团队可以。以我院的实践为例:介入专家负责做好手术就好,有急诊和信息等部门负责流程再造和优化,有康复专家负责术后康复,心理师负责心理辅导,营养师负责饮食指导,药师负责药物宣教,个管师负责质控和协调,护理团队负责基于指南的健康教育,团队还负责教育培训全院员工、社区、患者家庭、社会,甚至教会家属做CPR。这样的团队怎么可能仅仅是治疗?它打通了医教防,促进的是大健康,不仅治疗病人,也惠及家庭、社区和社会。

所以说,医学没有问题,你怎样运用医学出了问题。就像法律没有问题,运用法律常常出问题一样。

我甚至想到了百年前。伍连德就是公卫医生,但他领导的不到五十人的团队却精诚合作,在治疗、流调、预防、病理、血清学、细菌学等各领域全面出击,取得了四个月清零鼠疫大流行的非凡成绩。

百年前就懂的,现在换个马甲就成了“新理念”“新范式”“新方向”了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7036.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166):梧桐山
下一篇:[转载]我国科学家发现能够抵御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广谱中和抗体及其隐匿性表位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1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