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邹季:生命、健康、疾病、寿命的探讨

已有 2003 次阅读 2021-9-14 20:2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按:邹兄曾经是湖北省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骨科主任医师,刚发来关于老年保健的思考,特转来以与老年博友分享。

人类是历经亿万年极具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极尽千辛万苦、闯过千难万险,战胜无数竞争对手,才最终与动物分家、成为地球的主人的。

这个过程的复杂性造就了影响生命与健康、寿命的因素的多层次、多角度,多元性、复杂性、系统性。

因此,关于生命、健康、疾病、寿命问题的知识必须具备系统性、全面性,而决不是碎片性、孤立性、片面性,更不能极端性。

需要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思考

由于中国古文字的特点,古代先贤的许多经典语录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往往被后人误读,甚至离题万里、文不对题,完全相反。然后以讹传讹、贻误千年。

与本话题相关的是对“顺其自然”的理解常有误读。

“顺其自然”是道家的核心哲学思想。但决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而是强调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努力主动作为,这恰恰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与生活智慧及生存策略。

人体、健康、疾病、寿命的基础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必然会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而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敬畏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以维护健康,这恰恰正是医学的使命。

把古人智慧“顺其自然”曲解为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消极被动心态,是完全错误的。

健康与寿命的关系

健康不等于长寿(因为有各种不可抗拒的意外与天灾人祸),长寿老人也不等于总是健康(慢性病包括癌症都可以与人体在互相磨合中和平共处、长期并存)。

概括而言,健康决定于平常,生命取决于瞬间(包括致病因素、健康状况及人体的生命力与医疗救助条件)。

对各种寿命相关现象的解析

(1)皇帝的物质条件好而寿命短

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平均寿命才38岁,每个王朝后期的皇帝多是短命鬼。超过70岁者仅5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决定了权力高度地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所导致的致命伤。

“伴君如伴虎”?其实同时更严重的是“伴臣如伴蛇”,皇上非常担心“黄袍加身”现象不断重演,导致皇上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长期生活在心理恐惧状态中,必然严重损害健康。

所谓“宫廷秘方”?鞭长莫及,无济于事!

(2)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长寿

这属于“智慧促寿”:一是心无杂念、专心致志,情绪平和、虔诚追求,促进了恼的健康,而健脑益智又促进健身。二是他们的工作过程 本身就属于练习“内功”的运动,属于“健身运动”范围。三是他们多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遵循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不良习惯少,有利于维护健康。

(3)总体来说,女性比男性长寿

原因有三:一是先天性禀赋差异:男性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女性以付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

前者更易于导致血管痉挛、硬化,导致高血压及其严重的并发症。二是女性的不良生活习惯比男性少得多。三是女性的家务劳动具备经常性、徐缓性而不剧烈的特点,其实属于“健身运动”,有益于健康长寿。四是女性的柔情似水的情绪情怀对外界环境变化与内心情绪的调和与缓冲功能比较强,弹性较大,因而不易产生暴躁情绪与冲动,这一点非常有利于健康长寿。

(4)“老革命”长寿

原因更是非常明显:一是艰苦的战争环境客观上为他们的青壮年时期提供了比较好的“健身”机会,弥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不足,提高了“生命力”的“储备值”。二是九死一生、苦尽甘来,淡泊名利、心态坦然,知足常乐的心态。三是他们的晚年“养生”保护健康的条件优越:物质、精神、文化、特殊医疗、保健方面的条件,应有尽有。生命保护措施比较到位。

不可违背的基本规律

(1)青壮年时期必须以“健身”为主。“健身”的作用在于提高“生命力”的“储备值”:即代偿能力、适应能力、抵抗能力,遇到疾病或意外打击时抗力强,能化险为夷。

千万不要被商家小店的“养生”的广告忽悠所耽误了!那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生命力“储备值”是人生花钱买不到的最宝贵的财富。金钱买不到,不可能由别人赋予。不能包办代替,没有不劳而获。必须主动作功、亲力亲为才能获得。

中老年人则需要“健身-养身”相结合,并根据个体情况而侧重,或以“健身”为主,或偏重于“养身”为主:既要因人而异,还要因时而异,灵活应变,随时调整方案。不能复制或照搬他人的方案方法。

“养身”的作用主要是减少物质与能量的消耗,以保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底线需要”,生命才能得以继续延续,谓之“长寿”。

(2)“体育运动”决不等于“健身运动”

把“体育运动”等同于“健身运动”,是当今一个普遍的误区。二者的唯一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动”字。但“动”的内容、方式方法大相径庭。“健身运动”的内涵与外延比“体育运动”要丰富得多,包括人们认为不是“运动”的练习书画、做家务活、唱歌等,都含有“内气功”的基本元素,恰恰都是“健身运动”。

中老年人尤其不宜作剧烈的“体育运动”。

剧烈运动,不但必然导致慢性损害,而且突发风险难以预知。

目前临床上有许多问题都是由“体育运动”引起,其根源在于认识误区:误读了“健身运动”与“体育运动”。

二者的基本的区别可以简单概括为:体育运动多为大动作、快动作、猛动作、烈动作,对健康既有利也有弊;健身运动多为小动作、慢动作、缓动作、柔动作,对健康只有利而无弊。

“健身运动”的总原则:

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统筹兼顾,量力而行。

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4196.html

上一篇:从有效药到特效药:技术进步与技术文化的变革(1)
下一篇:[转载]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名单揭晓:50位科学家获奖,最年轻者32岁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