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传播学》是2014年《中医文化传播学》的修订增补版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创造出的医药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药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的灵魂和精神家园,是中医药学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全面体现,在中医药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作用,直接影响着中医药发展的大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医药学术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进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以“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为医学思想基础,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临床指导原则,以“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为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学术界的认同。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益于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理解,使老百姓能够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就医方式,从中医药文化中获得健康实惠;有益于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以保证中医药学术发展不偏离正确轨道,不断促进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有益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益于通过文化价值感召力产生的影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古代提倡“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和“文以载道”,强调文化传播必须传达出明确的观点和主张,这对中医现代传播活动的开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药学术界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学术基础,但对中医药传播学的研究甚少,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空白。将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现代传播手段结合到中医药传播实践中来,构建现代中医传播学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以真正促进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播,有利于中医药学术的交流发展和患者对健康信息的充分利用。
中医药文化的现代传播主要具有学术传承、社会教育、文化强国三大主要功能。
学术传承功能。中医学术发展必须首先做好继承工作,只有将前人的医学智慧、学术成果、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记录、保存和消化,才能面对临床实际进行知识的创新。
社会教育功能。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项社会活动,对提升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告知和教育作用,以指导民众选择正确、合适的健康和诊疗方式。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需要社会民众的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因此,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增强养生健康意识,获得更多的中医药养生和防病治病等科普知识,选择合适的就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危害程度,降低医疗支出,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文化强国功能。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三点足以说明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因此,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20年对于中国和中医药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药以超过90%的参与率和有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世界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对他个人也是对中医药人的褒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整理与挖掘,将中医药的瑰丽更好地呈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
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未雨绸缪,尽快在国内医学院校建立和完善《中医疫病学》《中医传播学》《健康传播学》等课程和教材体系,让这些课程成为更多医药专业本科、研究生的必修课、选修课。令人高兴的是,张伯礼院士、吕文亮校长主编的《中医疫病学》被列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同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需要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学习一定的中医药传播理论和技能,把中医药文化传播做好,才能更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或提高疾病治愈率,为自己也为社会造福。这也是《中医传播学》更新内容、再版的重要原因。
“研究是基础,传播是目的”。这是中医药文化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路径。要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学术研究必须围绕着文化传播进行,也就是说研究要为实际的传播工作服务。
为了更好地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也为了培养大批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的专门的高级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发起组织编写全国第一本中医药文化传播类教材《中医传播学》。
《中医传播学》主要研究和讲授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受众、传播行为、传播的发生发展过程、传播规律、内容创造与选择、媒体利用、传播技巧、传播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知识,详细介绍中医药新闻、科普、广告、中医院、中药企业、中医科教机构、政府、个人传播者等方面的应用性知识,系统地回顾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历史,深入探讨中医药学术语言的现代转化、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等前沿性话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同时还在教材中适当穿插介绍部分传播案例。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我们主要坚持了以下原则:灵活运用现代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科技成果,以现代传播学体系为编写指导框架,紧密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和行业实际,尽量做到内容真实可靠,条理叙述清楚,文句表达通顺,十分强调教材的编写保持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来自中医药高校、中医药专业媒体、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企业、中医药政府部门等相关部门的30多位中医药文化专家、中医药新闻传播专家和中医药管理专家参加了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教材原名《中医文化传播学》,2014年4月出版后,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众多中医药院校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中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医科大学开始开设“中医传播学”相关课程。中医药传播包括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医药科学传播两大部分,《中医文化传播学》主要注重文化传播的介绍,此次编写增加了“科学传播”“文化传播”“跨地域传播”等章节,其内容不仅强调了中医药的文化传播,更强调了中医药的科学传播。因此,教材更名为《中医传播学》,是一本更加完善、更符合中医药发展现实需求的中医传播学教材。本教材创造性地提出中医药现代传播必须解决好相应的传播问题,即中医学术语言的现代转化、跨地域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并独立成章介绍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前沿性思维。
本教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思华教授主审。内容与结构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毛嘉陵研究员负责整体规划,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院长毛国强教授负责部分内容的补充完善。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高校科普创作与传播试点”项目的大力支助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中心张立军主任、张婷婷编辑为本教材的出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中医传播学》的出版,不仅将填补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的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而且还将成为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者的一本必备的知识读本和实用性工作指南。我们初步梳理出近百个中医传播案例,因出版时间紧,此次没有囊括书稿中,待再版时再插入相关章节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