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结核病的历史

已有 4968 次阅读 2020-7-24 11:28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结核病, 认识, 防治, 历史 |文章来源:转载

说到肺结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通过对古人遗骸的研究,英国考古学专家西蒙确定在2300年前,肺结核就存在于英国一些偏僻的村落。而此前,英格兰人一直固执地认为,肺结核是公元1世纪由罗马人带到英伦三岛的。从考古研究来看,早在罗马人抵达英国的300年前,肺结核就已在此地扎根了。中国在2100年前埋葬的古尸——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女尸也发现左肺上部肺门处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在埃及也曾发现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

在古印度,居于最高种姓的婆罗门是不允许和有结核病的家族联姻的。在1819世纪的英格兰,那些死于结核病的人,他们的坟墓都会在下葬几个月甚至几年后被掘开,人们希望籍此阻止病魔降临到活人,或者把活人的生命力吸干。

由于古时候对结核病没有统一的命名,许多看似无关联的疾病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结核病。比如:寻常性狼疮是皮肤结核,痨病是肺结核,波特式病是脊柱结核等。

伴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和迅猛发展,城市化运动加速,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以空前的规模急剧增加。但是,大量涌入城市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生存条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住宅拥挤、通风不畅、空气污浊、食物污染、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出现,很容易导致各种传染病的滋生和流行,而肺结核又是流行最广、最频繁,并且特别容易导致死亡的传染病之一。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布到社会各个阶层,贫苦人群成为主要入侵对象。结核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据统计,从滑铁卢战役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20-60岁的成年人中,肺结核的死亡率是97%,结核病人的面色多是苍白的,只是在午后才出现特有的潮红,所以人们把结核病称为“白色瘟疫”。

作为一种经由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被感染的危险性无疑是很大的,但是经过医学家的长期观察,发现并非每个人都会被感染而发病。最初由于人们对这种病的不了解,曾一度将其视为遗传病。后来的医学研究表明,结核病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往往先扩散至人的全身,并且在组织内长期潜伏,直到人的抵抗力低落时才致人发病。

因此,一个人是否患病,不仅与地理气候、经济状况、卫生设施和营养条件等客观的外在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受染者主观的内在因素密不可分。如果一个人情绪不佳、睡眠不足,再加上饮食不调、营养不良,就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使被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在体力劳动者中,患结核病的多为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都比较恶劣的城市贫民,而在脑力劳动者中,患结核病的多数是生活没有规律,精神压抑、心情忧郁的浪漫艺术家。因此有人说,肺结核是艺术家的疾病,如肖邦、拜伦、卡夫卡、劳伦斯、雪莱、席勒、勃朗宁以及中国的郁达夫都患有肺结核。

结核病的流行甚至影响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思想。在他们的笔下,淑女常被描写为纤弱的、无生气的、极易昏倒的形象,而且常常伴有阵发性咳嗽。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是红颜薄命的代表,低热而绯红的双颊反映出结核病患者病态的柔美。其实还有很多作家也是结核病患者,如19世纪享誉英国文坛的三姐妹,姐姐夏洛蒂以自传体小说《简·爱》著名,妹妹艾米丽的小说《呼啸山庄》脍炙人口,小妹妹安尼的代表作是小说《艾格尼斯·格雷》。遗憾的是,杰出的文坛三姐妹都因结核病而英年早逝,她们去世的年龄分别是39岁、29岁和27岁。历史上,还有诗人济慈、作曲家肖邦、作家契诃夫等很多名人都因结核病而亡。结核病之所以受到文学家的垂青,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种疾病的确古老,其危害的范围广,受害人数多,对人类的威胁大,因此才有众多作家将敏锐的目光聚焦到结核病,以此为线索展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的思考。

激动人心的发现

为了弄清结核病的真正原因,科学家投入到寻找元凶的战斗中。19世纪后半叶是医学病原学获得丰收的年代,涌现出巴斯德、科赫、梅契尼可夫、志贺杰等一大批优秀的微生物学家,结核杆菌也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

科赫是德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发明了多种细菌培养基和显微镜摄影技术,确定了判断病原体的科赫原则,更重要的贡献是他发明了一种新的染色方法——抗酸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可使隐身的结核杆菌在显微镜下暴露原形。1882324日在柏林生理学大会上科赫郑重宣布他找到了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并将其分为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四种,其中人型结核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科学界为科赫的发现而振奋,人们仿佛看到了战胜结核病的曙光,但是与结核病斗争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战胜结核病还为时尚早。

与结核病斗争

人类早期与结核病的抗争犹如在黑暗中行路,诊断和治疗都是盲目的。1820年英国医生卡森成功地发明了实验动物的肺萎陷疗法,为人工气胸疗治疗结核病指明了方向。经过不断尝试,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工气胸疗法逐渐得到推广。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局限性强,创伤性和副作用也较多,于是人们想到直接切除局部的结核病灶。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改进和无菌术、输血法的发明,切除结核病灶的方法逐渐成熟。同时,阳光和空气、居室和营养、运动和休息仍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同时链霉素的发明增强了人类战胜结核病的信心。1944年瓦克斯曼(Waksman Selman Abraham)发明的链霉素使结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后,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相继合成,全球肺结核患者大大减少。1946年确立了结核病联合化疗方案,至20世纪90年代短程化疗已经在临床普遍推广。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是人类与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为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20世纪末即可消灭结核病。但是人们在看到药物的强大作用的同时,也感受到危机,结核病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这主要是近20年,世界许多地区的肺结核防治系统遭到破坏;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增多,艾滋病人感染肺结核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倍;多种抗药性结核菌株产生,增加了肺结核防治的难度等。结核病向人类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17亿结核菌感染者,结核病患者约有2000万,每年新增病例800万,死亡人数300万。中国感染结核杆菌的人数已达5亿,结核病患者约600万,其中有传染性的病人约200万,每年约有26万人死于结核病。防治结核病任重而道远。

1982324日,在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的日子里,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世界结核病纪念日”,目的是引起公众对结核病的重视,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的支持。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把每年的3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年开展了第一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教育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目标:希望到2000年,结核病不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但现在看来,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还需几十年时间。该组织在2008228日发表的报告说,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70万人死于肺结核。全球每年新增900万肺结核病例,还有100万例复发。报告称,耐药性肺结核已成全球难治的传染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43380.html

上一篇:[转载]2020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及工程技术难题
下一篇:[转载]何玲: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