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关于“文化相对论”

已有 5325 次阅读 2020-5-11 18:14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化相对论, 博厄斯, 赫斯科维茨

这些时,读到“文化相对论”的相关论文和资料,觉得获益匪浅,尤其是对中医学而言,似乎提供了一种可供保护的新的视角,及其理论依据,但也隐隐约约地感到它存在某种难以解脱的局限性。于是,需要对这个学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么还是求救于万能的网络吧。

360百科》说:文化相对论的基本论点是,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因此,在比较各民族的文化时,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他们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时常会有象征该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特征的“文化核心”。

它还指出:文化相对论是人类学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认为,任何一种行为(例如信仰或风格),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作为一种哲学,文化相对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即是说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在文化相对论者看来,社会学和人类学用民族自我中心的偏见解释行为的理由——即以调查者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是站不住脚的。不过,许多作者都已认识到,完全中立和超然的观察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它进一步指出“是美国人类学、民族学中的一种思潮。”由于文化相对论者时常讨论文化价值问题,因而他们的理论又被称为“价值理论”。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当时法国有的学者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民族学分析时提出,不要以欧洲人的道德标准去看待土著居民文化的思想。其后,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民族学家博厄斯.F.曾表述过这一思想。但文化相对论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思潮,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其历史背景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亚非及其他大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欧洲中心论及其类似的理论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於是对各民族文化“价值”的评价就成了现实的问题。在此历史条件下,文化相对论经过博厄斯的学生M.J.赫斯科维茨等人的极力宣扬,遂得以流行。

文化相对论认为,尽管各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共同的,其价值是相同的,即它们都能起到对内团结本民族,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大洋洲土著居民的文化在为大洋洲土著居民服务时,就像欧洲文化为欧洲人服务那样好。因此,他们也像功能学派的领导人、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B.K.一样,主张保存落后民族的固有文化,而不要用先进的文化去使他们发生变化。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赫斯科维茨的《人和人的劳动》(1948)以及后来据此改编的《文化人类学》(1955),被认为是文化相对论的主要代表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32726.html

上一篇:何裕民:一位勤奋的中医耕耘者
下一篇:《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7):《文化人类学》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