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国家应有配套措施来实施研究生培养收费 精选

已有 5246 次阅读 2013-2-8 19: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国家应有配套措施来实施研究生培养收费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规模大、培养的质量不理想。因此,缩小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面临的重要议题。2014对研究生实行全面收学费,可能有助于缩小研究生的规模,但是否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值得商榷。考虑到一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弟子,面对研究生收费,可能放弃读研这样一些具体问题,本人认为,国家在实施全面收费之前,应有相应的措施出台,来保证实施收费培养研究生时,能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就读期间的经费支持和毕业后的政策支持。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与国外不同。国外研究生在读期间(或者申请读研之前),可以申请各种奖学金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等一些实际问题。如英国若丁汉大学针对研究生就有减免学费、减免一半学费等多种名目的奖学金措施,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针对研究生设立的奖学金就不少于10种。而且国外很多博士研究生项目,已经就是研究职位,博士生可享受很高的待遇。如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工资可高达3万克朗/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每月可得到2500澳元的奖()学金。可我国目前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少得可怜。与国家实施的各种人才计划相比,对研究生设立的奖学金种类、门类,以及对研究生的支持力度等,真是少()得出奇。去年实施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通过分配指标让全国的研究生来竞争,虽然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诱导一些寒门弟子继续深造,恐怕不具任何吸引力。无法足以唤起或者激发广大有志青年丢下经济上的思想包袱、朝着科学研究的目标而继续前进。因此,在实施研究生收费的同时,为提升或者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国家应象实施人才计划那样,出台不同的(奖学金)政策,为一些想读书、想做科研的有志青年提供足够的保证,让他们能够衣食无忧,勇往直前。从而保证研究生的生源,使国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得到最根本的保证。否则,全面收费的实施,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国家在实施收费的同时,要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拓宽研究生的就业渠道。特别要进一步疏通寒门弟子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升迁路径。让在读研究生感到有奔头、有希望。这是因为,近年来,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极大地打击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权权交易、权钱交易、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等一些不良风气波及大学校园,使得一些学习成绩好、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由于没有背景、关系等,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显现自身的优势,而遭受淘汰。学得好不如送的好、刻苦努力的不如后台硬实的等等,极大地挫伤一些有志青年的攻关热情和追寻意志。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期待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同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政策和措施,让在读研究生感到有盼头、有前途。只有这样,才能在收取学费的情况下,让一些青年学子静下心来,潜心钻研。进而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科研中,能够刻苦耐劳,迎难而上。为国家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否则,面对昂贵的学费和渺茫的前途,一些优秀青年就只有选择止步、退却。这无疑不是政府、学校、导师都愿意看到的结果。更不能很好地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改革开放30多年了,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今我们还在一味地从海外引进人才,其规模之大、力度之强,为世所罕见、史所罕见。说明我们这些年来,自己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而面对我们如此庞大的研究生队伍,出现这样一种局面,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因此,实施研究生全面收费,宜对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有所作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家政府部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类学校和有关社会团体,应通力合作,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者减少研究生收费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20130208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660599.html

上一篇:雾霾污染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协同与创新无缘
收藏 IP: 202.197.112.*| 热度|

8 吕喆 赵纪军 陈冬生 吴锦宇 刘懿 窦苏广 Majorite lbjman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