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的重要意义 精选

已有 6798 次阅读 2021-8-16 00:1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的重要意义

彭渤

 

2009年来,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以下简称“联合实习”)已经举行了12届。今年参加由鲁东大学和山东省5G联盟高校承办的联合实习,感受颇多颇深。觉得这种形式的联合实习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联合实习是学科特征对教学要求的重要体现。地理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其研究的对象具有跨越大尺度空间的区域分异的特征。从人文地理来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从自然地理学来看,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既有南北的明显差异,又有东西的不同。但就地貌现象而言,不同地域因为地质背景、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就发育、分布有不同类型的地貌现象,即便是同一种地貌现象,在不同的地域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丹霞地貌在我国华南地区(如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等)与西北地区(如甘肃张掖等)就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单个学校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难甚至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跨区域的实习,也就很难在学生在读期间对地理学中这一重要地理现象有所认识和把握。而通过联合实习,实现全国联动,即可让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对教学的固有要求得到满足和体现。

此外,地理学还是综合性强、实践性也很强的学科。实现全国联动、开展联合实习也是地理学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对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

第二,联合实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就地理学而言,本人是外行。但自从进入师大承担相关地理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并学习地理学。在多年与学生教学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到了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我曾多次问几届即将毕业的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毕业了,有何感想?很多同学都回答我:大学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没学到。听到同学的回答,我无言以对。故而便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足够自信的专业人才?看看我们目前地理学开设的专业课程,总觉得有点“宽而广、空而泛”的味道。因此,个人认为,要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地理学专业人才,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但究竟如何进行这项教学改革?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联合实习就是最好的教学改革举措。因为联合实习首先就强调了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且通过联合实习,是“宽而广、空而泛”的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化、专业化、聚焦化。不但为学生地理学课程学习指明方向,而且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的相关专业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力。因此,笔者认为联合实习是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

第三,联合实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全国各高校选派优秀学生参加联合实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热情,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科教学增添新的活力。而且联合实习,充分体现并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符合地理学的课程教学要求和客观需求。从而扭转以往忽视地理学实践教学的不良局面,在全国范围内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特别是,联合实习通过充分利用各高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善野外实习现场教学的知识讲解和现象分析,促进师生全方位交流。实习期间,设计学生现场汇报、学术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对于增进学生认识地理现象、理解地理规律、扩开学习视野、把握科学逻辑思维等,都大有裨益。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四,联合实习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野外联合实习通过聘请来自不同高校、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野外实习的全过程,使得教师对于学生起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从而给学生以学术研究的专业示范和基本功训练。故联合实习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最后,联合实习是地理学思政教育的最有效方式。联合实习通过跨区域的野外考察,不但让学生认识、接触到各种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现象和素材,而且在此过程中,切实感受、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秀美风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是地理学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

全国跨区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是一件新鲜事物。此过程需要有关组织方、举办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财力和物力。故此,未来联合实习需要得到全国地理学各高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进一步的大力支持。

期盼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越办越好。

 

 

2021.8/16长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299945.html

上一篇:地质学知识在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从研究生向我索要分析数据说起
收藏 IP: 111.22.182.*| 热度|

4 周忠浩 黄永义 李双双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