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游记
鲍海飞 2016-8-30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庐山,是因为八零年那部著名的电影,由郭凯敏和张瑜主演的《庐山恋》。其中的电影情节都不记得了,但其中最著名的台词,主人公学习英语,高声朗读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I love my motherland,I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即使在今天,那声音似乎犹在耳边回响。此后,似乎国人开始掀起了学习英语的浪潮。因为,作为一种语言,英语成为了时尚,竟然也是可以用来谈情说爱的。
暑假时,夫人安排了行程,于是一家人到江西的庐山玩了一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头,掐头去尾也只有一天多一点。但回想起来,还是让人难忘的。第一天上午9点左右的高铁,经过4个小时到达南昌,一下高铁,外面的热浪便涌向身体,天气火辣辣的热,人如浴中。入住后,晚上才到外面走走。第二天一早,旅游中巴来接我们,经过2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九江的庐山。年轻的导游小伙子在车上给我们做了大致的介绍。这一介绍我才对庐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庐山享有文化名山、政治名山、建筑名山和宗教名山之四大名山之说。说它是文化名山,是因为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都造访过庐山。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苏东坡,王安石等,迁客骚人慕此胜境前来者数不胜数。许多耳熟能详的诗句竟然都是描写庐山的。陶渊明先生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留下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李白更是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留下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是以庐山的康王谷为背景写下的。庐山这座千古名山,还吸引了很多皇帝到此一游。据说,黄帝登顶庐山。其后还有大禹,乾隆,康熙,朱元璋,孙权,汉武帝,秦始皇等。朱元璋留下了‘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等诗句。前前后后,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诗篇高达万首之多,另一种说法是4000多首。世间恐怕没有哪座山,能够这样吸引人吧!作为政治名山,在中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周恩来和蒋介石,国共两党的许多领导人和将士都在此运筹帷幄。盖此处,在炎热的夏天,乃消夏避暑的好去处。作为建筑名山,是因为清末明初,许多外国人在庐山上建造了很多洋房,可惜的是,据说文革时,大量的洋房被扒得扒,拆得拆。在山岭之间,这里竟然有一个‘云中山城’小镇---牯岭小镇。小镇的名字曾经叫牯牛岭,后来外国人来了,觉得叫着不顺口,于是改作: Cooling! 如今只有少数建筑幸存下来,美庐应该是残留下来的建筑之一。同时,庐山作为宗教名山闻名天下,它聚集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东正教等。有着‘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之说,亦有五教之说。也是在清末这一段时间,外国传教势力范围入侵导致的。
到达庐山脚下,乘坐中巴一路向上而去。庐山海拔1400米,这上山的路着实不一般,盘山道名不虚传,左一圈、右一圈,拐来拐去。我本以为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谁知道竟然花费了大约40多分钟才到山上。一路风景很是吸引人。巴士在盘旋时,时而在低地上拐过,时过在悬崖边上掠过。路很窄,但车子的速度飞快,迎面开来的车速度也丝毫不慢。然而就是这样的路,竟然还有车从我们车子边超过,我们都惊出了一身汗。到达山顶时,一同的游客下车后,有人就开始呕吐起来。我还好,小时候就走过这样的路,只感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一般---乐山乐水。一路上就是看山上山下的景色。其实,那天的雾气很大。但就是这样,更让人感觉到庐山的神秘。在山下的时候,天气很热,那天我们到的时候,大约37-38度左右。到了山上,便凉爽多了。
在含鄱口处,可以远望五老山。据说那五座山峰像五位老人端坐于此故名。但我们去的当天,雾气弥漫,竟然连一座山峰都没有看见。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坐缆车到大口瀑布,然后就是上下攀爬。据说,李白就是看了大口瀑布,才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说实在的,导游给的时间很短,我们就是匆匆一路上下。虽然有石阶,但还是十分陡峭,天气又十分炎热,我们走得匆忙,看得也匆忙,许多景致都掠过去了。到达山底时,仰面遥望,那瀑布飞流而下,确是奇观,更加惊叹诗仙李白壮丽诗篇的描述。然后,我们又重新开始顺着原路再爬向山顶,我们的汗滴不时从额头嘀嗒嘀嗒落到石阶上。
其实,今天的庐山道路建设等各方面已经相当不错了。遥想先人是如何到此,不免令人感怀。而今天,只有自己亲自领略,才能得其一二。
诗一:问鼎庐山
问鼎庐山云海平,密林锁路缆车行;
谁人若解其中味,一步一阶汗水凝。
当天下午,又参观了一些旧址,如庐山会议旧址,庐山抗战博物馆等。快到晚上时,又游历了‘花径亭’,据说与白居易有关。然后就踏上了‘锦绣谷’的征程。据说朱元璋带兵在此征战得以逃脱。当我们登上最高峰时,夕阳犹在。那阳光依然灿烂眩目,投射到远处大地的水面上,风景更是引人。真是天上一个太阳,地上一个太阳,二者遥遥相应,让人睁不开眼。想当年,毛泽东在此一定是感慨万千,于是留下了‘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著名诗句。感怀于此,留诗纪念:
诗二:千古庐山
人去诗文在,夏风携我来;
伟人足迹觅,登顶四徘徊。
第二天上午,我们早早的起床,吃过早饭后,巴士又一路东拐西拐的盘山越岭把我们带到三叠泉,去看那里的三叠泉瀑布。先是坐小火车,然后从山顶上开始向山脚下而行。石阶修得很好,但陡峭。导游只给了我们两个小时的往返时间,中午11点之前一定要上来。时间紧,任务重!上下往返一共2840个台阶。走!于是我们便开始了上下求索。一开始下去的时候,还没有感觉怎样,但越走越险,两条腿便不由自主地颤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最主要的是,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后来,走到一处,看见不远处的瀑布了。但不知道这是第一叠,还是第二叠。继续下行,不久,看到有人抬着担架在向上攀走。原来,有些游客下去了,爬不上来了,只能花钱请人抬上去了。这时,我的两条腿已经有些迈不开了,心中已要打退堂鼓了。于是便问立陡石阶旁卖东西的人,还有多远到达山底能够看到瀑布。当告诉我们还有两百多台阶时,我们于是才鼓足了信心,继续前行。到达山底部时,非常炎热,太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但抬头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三叠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一叠最短,二叠次之,三叠最长。真是气势宏伟。你想在那崇山峻岭之间,激流而下的水,在山间奔腾,那是多么充满了生机活力。驻足片刻,我们便回程了。回程的路更是艰难,每走十几个、二十几个台阶,我们便驻足休息一会儿。有时候,我手足并用。就这样走走停停,我们终于按时回到了山顶,但我已经浑身湿透,衣服裤子如水洗。但我很高兴,我坚持下来了,我的女儿也坚持下来了。这也让我更加领会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
诗三: 求索
攀登向上不回头,秀美青山白水流;
云掩雾遮天路问,映山红处我来求。
一路上,有人说,若是李白到了三叠泉,那么他可能会写出更加不凡的诗。
诗四:三叠放歌
两千八百四十阶,求索征途不敢歇;
莫叹李白未到此,九天之上望三叠。
自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庐山营建草庐之后,为何自古以来人们如此偏好庐山?或许,在这片红土地上,草木悠悠,生机盎然,民风朴素,其乐融融。又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与水之间,人们发现了自己。或许,每个人,无论尊卑,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和寄托,于是成为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流连忘返之处。
人云:结草为庐,啸傲江湖;世外桃源,凡圣一途。
三叠泉上碧波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