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审阅及撰写的几个问题
鲍海飞 2020-4-29
最近帮友人审阅了一篇即将毕业的学生论文,发现了几个小问题,值得关注。一篇论文,其学术研究过程和结论非常重要,这是第一位的。但论文毕竟是给人阅读和学习的,并作为学术资料、资源,乃至财富,以及学生成长的纪录,是要留存档案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一篇学术论文除了其科学性、学术性之外,论文的流畅性同样非常重要。有以下几点建议,涉及到论文如何撰写的一些共性问题。
第一,英语及数学符号标注是一个问题。无疑,今天的英语已经成为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英语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科研和生活中,需要下功夫学好和用好英语,其重要性自然不容置疑。但撰写的毕竟是中文论文,因此,如何在中文的语境中处理英语是个问题,针对关键词汇、专业用语,建议英汉互注。比如专业词汇IC(integrated circuit),就是集成电路的意思,如果是第一次出现,一定要注解全,可写为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比如,扫描电镜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扫描隧道显微镜)。这样,有助于理解和阅读。
题目、标题及小标题中不建议使用或者夹杂英文,除非很难翻译的。比如,一个小标题是:‘信息的read过程’,就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把read放在这里,而应该直接写作:‘信息的读取过程’,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强调的话,那么在正文中就写为‘信息的读取(read)过程’就可以。英语汉语混杂在一起,有一种洋洋洒洒的感觉,更有一种在圈内是专业人士的感觉,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如果需要,就在正文里面标注英语汉语完全可以,这也方便其他人可以按照这个专业的英文单词进行文献检索。
有关公司英文名称的标注问题,如众人皆知的‘夏普’,Intel,就写汉语或英语好了,而无需英汉互注;反之,若是领域中较新出现的公司,就应标明出来,否则,你给个汉语翻译,让人难以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公司之类的。
图表中的英文和符号也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在图表内要写英语(有时候是方便),应该在图题和表头或脚注中标明含义,否则再让人去文中寻找含义就不方便了。况且有一些英语词汇若在文中还没有交代表述的话,就让人费解,还得去猜测是什么含义了。图中横、纵坐标中尽量标示简洁清楚。论文中首次出现的某些英语专业词汇,而你还要用它来表述,就一定要解释或注解一下。毕竟审阅你论文的人未必都是同行。即使是同行,也未必知晓每一个符号和含义等,因为每个学科内又分得很细。你的论文是让人看得明白,人们可以不懂某个词汇或术语的含义。至于符号,比如用U用来表示电压,就写明U(电压),以免产生误解。
第二,实验和模拟过程的细节要交代清楚。审阅过程中发现,文章的主体部分要格外小心,也就是实验和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着交代不清的问题。在实验和模拟方面,一定要把问题的初始条件或边界条件交代清楚,有多少层结构要构建,有多少个网格需要划分,网格的粗与细,涉及到的质量、温度和速度大小之类的,开始是什么状态,结尾是什么状态,关键点在哪里,能交代清楚的都要尽量交代清楚。再比如,实验中选用了什么材料,包括几种材料,材料相变转变温度是多少,初始状态是晶态还是非晶态,是在电致作用下,还是在激光作用下,采用了什么波长的激光,发生了什么转变,实验和模拟的参数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又是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的等,而不要让人去猜测。即使审阅者回头再看,也很容易从开篇中找出来。实际上,考虑的问题越多,准备的内容越充分,思考的过程越全面,细节也就能够掌握的越多,处理问题就得心应手,而不至于丢东拉西。
第三,概念、方法和原理要表述清晰。一篇论文,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名词、概念、方法和原理等方面。常规的可以不必细讲,但非常规的就要注意了。在主要研究内容中,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或方法,或者引用了一个业界的名词,作为己用。尤须注意要适当解释,而不只是引用别人的东西。如采用了什么新方法、新结构或新机制,这种方法和机制是如何的。反之,对这种方法、结构或机制没有介绍,只是提到了该名词,而它又是你要重点阐述的一部分,那这个概念或机制便让人摸不到头脑,还得去琢磨,便是缺憾。关键的方法或者名词概念术语之类的,甚至需要一小段来描述。比如采用了‘隧道效应’,如果你不解释一下,谁知道到底是不是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呢?如果是,它又是如何在某某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呢?如果能够加上几句描述的话,或者一小段铺垫,更能使文章从原理和过程上让人容易接受,文章就更具有整体性。因此,关键的机制、概念、名词等一定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
最后,一篇学术论文,如何有一个精彩的开场和亮相,如何能够吸引人,这十分重要,因此,论文的摘要和引言部分的撰写就格外需要重视。既要引经据典,又要图文并茂,如果能够像写故事一样把它描述出来,就精彩了。仿佛让人一步一步走入大自然,即看见了森林,又见到了树木,还抚摸了枝叶,甚至嗅到了自然的芬芳。由此,由宏而微,一步一步带出问题,引人入胜。同样,论文的结尾不能草草收场,要有画龙点睛之笔,自己做了哪些别人没有做的工作,成绩在哪里,差距在哪里,有什么突出的地方等尽可能理清。论文的结尾需要花功夫和精力,这是论文中的精华和升华的部分。精彩的论文,能够让人有所回味,能够让人洞察到它所解决的问题和所面临问题的困境。因此,需要作者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诉诸于笔端。
作为论文的评审人,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同学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看其过程是否恰当,观其推理是否严谨,察其结论是否合理,而不是抓住一个问题不放,难为同学。一本学术论文,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它不仅仅是三年五载的收官之作,而更应该视作人生的开山之作。故而,作者当自强,在布局谋篇上需要下功夫,在遣词造句上需要斟酌。本来是材料的一种固有属性,你却说这是它的缺点,让人对你的理解力、思维和判断力产生怀疑。论文意见的形成和反馈过程,就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论文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问题,使论文尽善尽美,更加全面和丰满,而不留下遗憾。而学生在论文的修改和完善中,不断细心体会,使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论文的把关者固然在指导老师,但更在作者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做了哪些工作,只有你自己知道哪一个实验过程和步骤,只有你自己清楚每一个细节和符号。
月夜朦胧,灯火阑珊。当你修改好论文时,或许也会独上高楼,或许也会有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感觉。那就伫立在船头,随碧波荡漾向前。此时,同学,让我向你发出一声祝福:同学!祝你成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