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稿二三事
鲍海飞 2020-4-2
最近审了几篇文章,说说一些感受和体会,包括文章的写作和存在的趋势和现状等,也包括好的发展趋势和所谓一些不利的发展趋势。
文章的署名早已是学术界中的一个大问题了,什么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居然还有并列第一作者。一篇文章中,究竟谁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一篇文章署谁,不署谁,谁说了算,怎么个排序,都有很多说道。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关系、喜好与功利问题。
前段时间,审了一篇文章。文章结尾处标示出了该文作者中谁都作了些什么具体工作。比如,甲做结构设计,乙做具体试验工艺流程,丙做封装测试,丁负责数据分析与全文撰写等。这样看来,似乎就清晰多了,谁干了什么一目了然。或许,这是个好的趋势,应该提倡。但实际上,我们依旧很难知道文章的真正贡献者到底是谁,谁起了多大的作用。如何杜绝署名中的各种现象依然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客观问题。
还有一篇文章的结尾处是这样写的,翻译成汉语大意是:“数据获取声明:应合理的需求,支持文中研究的数据可以从作者处获取。(Data availability statement: The data that support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vailable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upon reasonable request.)。”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比什么通不通迅作者有意义多了。今天数据泛滥的时代,通过各种‘美图秀秀’功能修改数据等方式以达到某种目的和手段,实在让人防不胜防。原始数据的发现、分享、交流,共同研究,这才是研究的本质。这才是真正的数据资源开放获取,数据共享非常值得提倡。数据公开或数据索取,一个可能是期刊的要求,另一个方面则说明作者敢于公开数据,是说明他是求实认真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如果科学期刊编辑部这样要求的话,无疑,这将极大地促进实验室数据来源可靠性、真实性的问题,不至于出现试验室数据由于诸如‘保管不善’造成‘丢失’了的问题。实际上,这里涉及到大家熟知的作者科研诚信问题。当然,数据索取和数据共享,这里面也存在和涉及到许多问题,如何利用别人的数据,关键数据是否能够共享,以及成果如何共享分配等知识产权问题等。总之,对于真正的研究来说,这样的数据分享会极大地促进科学共同体的合作与深度研究。
再说说不利的一面。就是现在的文章越写越长,短小精悍的实属难得。当然,有些物理类的期刊,比如,美国《应用物理快报》等,一直保持着‘苗条’的身材。而一些理工、工程类的科研文章则越来越长。现在的文章为什么越来越长?
第一,一篇文章的前言综述部分就很长。近百年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学术流派和相应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一个段落是否写得完整丰满就很重要,包括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哪些人物提出了什么观点等等。如果没有描述论述好,当然容易让审稿人产生某些想法。进一步,如果作者没有很好的引用和阐述,挂一漏万,万一碰上没有引用的同行发表,而其又恰好是审稿人等,那结果就很可能要吃亏。类似的现象,经常有报道,审稿人要求引用某某的文章等等。
另外,目前的研究一般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是涉及到许多学科方面的研究,要用到许多学科的知识,文章所要涉及到的数值计算、建模、公式和方法,都很多,也都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够交待清楚的。因此,就需要把许多背景框架结构和条件等都描述清楚。自然,论述的中间过程、数据和图表等都不能缺,这样写作的篇幅就大了。
审稿要求越来越高也是一个原因,比如审稿人提出了许多质疑和建议,需要内容补充、材料添加和实验验证等。这无疑需要作者再继续添加和实验。
此外,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创新的东西越来越难,创新的东西越来越少。结果为了完成一个目标,当然也只能东拼西凑,以量来取胜。有的文章为了提高分量,就只能尽可能地把更多研究内容放进去,就这样,一个大而全的文章,一个‘胖子’就这样诞生了。‘胖子’给人的一个印象是,一方面会给审稿人一种感觉作者是‘下功夫’了,也不是没有什么长处,毕竟里面也有些血肉。但另一方面,却让审稿人感觉没有重点,过于‘臃肿’和‘啰嗦’。由于文章过大,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哪一块似乎又都不能少,结果,该细致的地方反而不能够更细致,成了疏漏和缺憾。因此,一篇文章该写什么,不写什么,还是有很多讲究。当然还是应该简洁精炼为是。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失去了美,结果倒是因为断臂的缺憾,反而更增加了她的内涵和美。
实际上,一篇好的文章,还真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去年审了一篇美国某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的文章。文章是关于某种微小器件的研制,其文涉及到从设计、仿真、工艺,到制造、封装和测试等一系列过程。显然,这非个人所能够胜任。审稿过程中,又查阅了该团队曾经发表的系列文章,大抵都是一个套路,只是第一作者不同而已。文章整体给人感觉还是中规中矩非常老道的,同时也不乏新颖和严谨,其遣词用句,行云流水,毫无瑕疵。为什么会说这个问题,因为作者中有几个是中国学生,而其团队的教授则是美国人。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形成是需要下一番气力的,从设计、计算、制造、封装,测试到数据分析,以至于作图乃至句逗写作,真需要一个团队精诚合作来完成。这将极大提高科研效率,又能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科学文章本质上就是一个实验报告,提出想法、开展实验,到结论验证。但是如何避免把文章写成实验报告式的文章是需要技巧的。一个引人的文章,不仅是实验结果好,数据真实,理论上新颖,更好的是能够在理论和实验上均有所突破。当然,每取得的一点成果,无论实验还是理论,都不是那么容易了。对于作者来说,他提出了一个好的想法并得到了验证,继而发表了文章,其辛勤劳动没有白费;对于审稿人来说,这篇文章读起来还有点意思,值得让人品读;对于读者来说,他受到了启发并有所心得和学习。我想,这也是每一个科学共同体的体会和追求吧。文章需要凝炼,而不是堆砌。有内容、有深度,不断引人入胜的内容才吸引人。有情,千言万语不惜;无义,片言只语亦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