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danping 小硕 环境专业

博文

和素质无关

已有 3480 次阅读 2010-6-21 19:42 |个人分类:若有所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分院门口有明文规定,科研重地,严禁遛狗,但是晚上附近的人们都喜欢牵个小狗来遛遛,也没看见怎样!看到这大概有很多人会说,这些人就是没有素质。

但是在分院正门进来的那条路上,也竖了很大一个标志:



下边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全路段,想必开车的人都知道这是不能停车的吧,但是每次经过这里道路两边都停满了车,门口的保安也无视这样的情况,我不知道停车这里的是不是都是这里的老师,但是至少是在分院工作或是其他的吧,不然怎么能在此停车呢?这也是单纯的素质问题?

这些人为什么对这些明文规定熟视无睹,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惩罚条例,你说严禁遛狗,我遛了你也没有把我怎样,不让停车我停了,我的车还在那里而且我还不用走远。从心里上有些占了便宜的得意,旁边的那些守规矩的人看到不守规矩的人比自己还舒服,我守规矩,车还没有地方停,也开始纷纷不守规矩了,不守规矩后发现的确不错,竟然比守规矩方便了很多。

但是其实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去了国外,他们会和这个国家的公民一样遵守这个国家的规矩,几乎不犯错;那些从“文明”地方来我们这里的人也会变得闯红灯,乱丢东西,说明人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很快就入乡随俗了。

现在的人貌似动不动就喜欢用没有素质这句话来说别人,比如两个人吵架,必定有一个人会说对方没有素质,另外一个就会很生气的问:你说谁没有素质,说谁。最后或许会发展成为一场打架事件。看来大家都很讨厌被别人说成没有素质,但是真正的有素质又是怎样?


 附百度百科上对素质的定义:

定义

  定义1:《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定义2:"素质" 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可概括为素质。层次高低取决于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专家和博学、反面是八卦和肤浅)、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如以前不识字的人用画画来代替完成书信),人生观价值取向(创造为乐或享受为乐),情商优劣等条件。

  定义3: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定义4:“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定义5:“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定义6:"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来源

  素质其本源为沟通的层次和传达的印象品位,分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

  人与人沟通又分同层次沟通、跨层次沟通;单向交流、单对群交流;发展性交流、倾盖之交、利益之交;泛泛而谈,群起攻之;鸿儒之口、威逼利诱等更多 。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人的素质包括重量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分类

  三类八种

  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237-337549.html

上一篇:两部电影
下一篇:奇怪的事!
收藏 IP: .*| 热度|

9 武夷山 王进 吕喆 盖鑫磊 金小伟 苗元华 孔晓飞 丛远新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