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宽严相济

已有 3206 次阅读 2009-12-27 09:0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童庆炳


        如何对待自己指导的研究生,是每一位导师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导师主张对学生不要太严,要宽松一些才好;有的导师主张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师才能出高徒,才不会误人子弟。我在近三十年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经过长期摸索,感觉到对学生要宽严相济。
        何为严?就是对学生的学业一定要严格要求,丝毫不能放松。学生来学校,愿意做你的学生,就是希望导师的指导,学习到真知识、真能力、真功夫。学生既然想学习到真知识、真能力、真功夫,那么老师严格要求就是符合学生的愿望的。也许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训斥自己,无情地呵责自己,可能会伤自己的自尊心,一时受不了,甚至对老师的训斥和呵责十分反感。但如果经过老师的这种严格的要求,而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听取导师的指导,顺利拿到学位,论文一篇又一篇地发表出来,很快就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自己的实力迅速强大起来,自己想要的很快就都要到了。这时候,在一个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自己的进步为何会这样快,他或她就会想到,这是某年某月导师的呵斥触动了自己的心,从此发奋起来,这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导师的这次严厉的呵斥,那么这个转折点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他或她似乎又一次凝视导师那严厉的目光,不过这一次是带着微笑的凝视。他或她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位导师。他或她会想,我现在能给老师做点什么呢?我的执教生涯中,就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他的论文初稿写得很差,完全不能令我满意。我在别的学生面前,当众批评他,一直呵斥到他哭了起来,留下了眼泪。当然,他很皮实,没有去寻死觅活,他认真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听取了我的指导,他最后修改的论文很优秀,顺利通过,他把论文拆开,连续在国内的刊物发表,毕业后,他当上了某高校的教师,他很快评上了教授。他的论文获得了海外的重视。人家称他为什么什么专家。每年春天,在新茶下来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从南方某地寄来的一盒茶叶。我不用看,就知道是他寄来的。我从来不把这盒新茶,仅仅看成是一盒茶叶,这是我获得的一枚奖章。我把这枚奖章看得比任何奖章都重要,因为这是我执教成功的一个证明。
        何为宽?就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譬如犯了一点什么小错了,生病啦,失恋啦,家人出事啦,穷得揭不开锅啦,找不到工作啦……这时候你就得想尽一切办法,像一位父亲那样去帮助他或她。你得设心处地地为他或她着想,就当是你自己遇到的困难,甚至比你自己遇到的困难更认真地去对待。是的,我对自己的事情,常常是听其自然,很少去争什么。我为自己的事,绝不走后门,绝不踩领导的门槛,绝不托人做什么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但为了学生,为了解决学生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我可能去走后门,可能会踩领导的门槛,可能会托人为我的学生办事。是的,所谓“宽”,就是为学生排忧解难。至今,我仍然保存几封学生的信,信的大意是说,我为他或她做的事,比他或她父亲做的事还多,你就是我的父亲。学生们从不会忘记我的生日。
这就是我所理解所实践的宽严相济。
        这不,今天是我的七十四岁的生日。我这几天已经接待了几批学生。今天中午,我的最老的一批学生(最老的已经60岁出头)又要给我办生日宴。请原谅我吧,让我在日志上这样随意地自吹自擂一回吧,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2009-12-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81712.html

上一篇:“文学是人学”新解
下一篇:听泉经验的艺术启示
收藏 IP: .*| 热度|

4 刘进平 尤明庆 肖明华 罗立桂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