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讲课: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的交叉

已有 4336 次阅读 2009-12-21 08:5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童庆炳

        我几十年给学生授课的另一心得是,讲课时需要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交叉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拥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外部语言,所谓外部语言是经过人的理性深思和构思过的语言,它能科学地准备地表达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它是经过人的意识完全过滤过的。因此它是完整的、经过修饰的。既不多余,也不缺少,一切都恰到好处。必须使用学术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同我们听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那样,字斟句酌,该强调的强调了,该留下想象空间的也留下了。如果对某问题不这回答,干脆用“无可奉告”加以拒绝。外部语言虽然明确,却给人以干巴巴的印象。所谓内部语言,就是随意的、似乎是不经构思的、脱口而出的却是生动的甚至感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即兴式未经自己的意识完全过滤过的,它更贴近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因此如果把它的话写下来的话,会觉得有的话不通,断断续续,不够规范,动词用得特别多,而修饰语大为减少。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位原辅仁大学教授,后出任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叶岑芩先生,给我们讲课,他运用他的一副花镜,把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区别交叉在一起,讲得有声有色,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他写讲稿,当他坐在讲桌旁埋下头读讲稿的时候,就会把花镜戴上,用较慢的语速,平静的语调,一字一句读出来,让学生都能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这时他是在运用他的外部语言,他力图把他所讲的问题学理化,精确地表述出来,用无懈可击的逻辑征服学生。但当他读完了一段讲稿,把花镜摘下来,把头抬起来的时候,听课的同学们也似乎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时候叶先生要举例说明他的观点了。这时候,叶先生完全甩开讲稿,用他平日背过的诗词或小说里面的一个细节,加以生动的、具体的分析,有时候他突然会从座椅上站起来,挥着手,语调抑扬顿挫,十分有感染力。学生们开始聚精会神地看他的即兴式的表演。实际上这时候他是在运用内部语言。
        叶先生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发现我所敬仰的老师,凡是课讲得好的,都是如此做的,不过所用的方法略有不同。
我当青年教师的时候,太看重讲稿。以为上课就是把讲稿上的东西读给学生听。后来我发现这样的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我于是开始向叶先生和其他老教师学习。力图把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结合起来。但我发现要完全做到,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当你运用内部语言的时候,那正是表现你作为一个教师的深厚素养的地方,如果你的学问积累太少,知之不多,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虽然抬起了头,虽然背出了一段古诗,虽然眼睛面对着学生,但你不会分析,或分析得不深刻,不能在细微处见功力。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背诵《水浒传》、《红楼梦》的一些有趣的段落,背诵屈原、陶渊杜甫、李白、苏轼(这是我最推崇的五位中国大诗人)的一些诗歌,更重要的是我反复琢磨,学会分析这些作品,学会如何在细微处见精神。我后来的发展是,文学与生活是相通的,我自己的切身的经验和体验就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何必处处举过往作家作品的例子,你可以讲你的一段经历,一段见闻,甚至你做的一个梦……,即兴地扣紧问题地分析它。渐渐地我又发现我祖母的故事、我母亲的故事,也具有文学性,为什么不可以分析她们的故事呢?这样我从书本到生活,都成为我讲课的内容,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永远也淘不尽的海洋。当然认真写讲稿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外部语言是你学问的真实的钢筋结构。再后来我又发现我这样讲课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的过程,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讲稿和你在课堂上发挥的内容整理出来,变成一部著作呢?当然这是可能的。至今,我的近一半的著作都是我的讲稿整理出来的。黑格尔一生的著作都是讲稿,他一门课每讲三遍,就出版一部著作。我虽然没有黑格尔的才华,不可能每讲三遍,就整理出一部著作来。但你总可以讲五、六遍之后,腾出时间来整理讲稿吧!所以教学与科研就这样自然地结合起来了。
        在讲课中,要把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结合起来,是很辛苦的事情。有时候刚刚要入睡,突然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细节涌上心头,我就会立刻翻身起来,记录在笔记本上。有时候某个诗人的某一首诗,恰好能说明某个问题,我也立刻把小本拿出来,简要地记下来。甚至于讲课中某句话换一种说法,更能打动学生,也一一作了笔记。到最后,我又发现这些材料中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可以写成小说或散文呢?这都是具有文学性潜质的东西,于是我开始写小说和散文,虽然写得不是特别好,但你的长篇小说《生活之帆》不是印了七万册吗?你的散文《上课的感觉》不是还得了散文大奖吗?有不少篇章还是得到读者的欢迎吗?原来讲课、科研和创作是可以贯通的。这是我几十年教学生涯的又一个体会。(09-12-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80196.html

上一篇:允许学生质疑,亦此亦彼
下一篇:“文学是人学”新解
收藏 IP: .*| 热度|

1 肖明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