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读书与看图的区别

已有 3650 次阅读 2009-7-30 11:0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读书与看图的区别 
                                                        ——“中学生课外文学读物”序



        中学生一般都在12岁到18岁左右,这是一个“花季”,是一个能够像海绵吸收水份一样吸收知识的时期,又是一个还没有变得“老于世故”而充满“童心”的时期。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季节”,要是能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对于他或她一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文学是情感的,也是理智的,是人文理想的,也是充满社会知识的,是诗意的,也是文化的,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版图无限辽阔。人的素质的提高,就是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情感和理智、人文理想和社会知识、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培养人的素质的沃土。
        文学与科学技术不是矛盾的。人类在千万年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智慧。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就是人类智慧之树所结出的两种果实,它们是相亲相爱的两姐妹,是不可分离的。科学技术满足人的物质文明的需要,同时以它的逻辑的深刻性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当文学艺术发展到顶峰时候,就可以看见哲学之光,科学之光。文学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同时以感性和想象力的生动性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科学技术发展到顶峰时候,就可以看见艺术精神之光。
        可以预言的是,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需要文学艺术。文学的世界既然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那么文学阅读就能成为开启孩子们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的钥匙。我们感到忧虑的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正确的运用的自己笑和哭。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当文学阅读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发出朗朗的笑声,自然而然流下真挚的眼泪来的时候,那么文学阅读就达到了目的。因为在这自然的笑声和哭声的背后,是他们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全面的提高。
        现在的中学生看电影、电视、图画太多,而阅读文学作品太少。要知道,“看”和“读”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单纯的“看”的情况下,看的人直接面对电影和电视屏幕提供的现成形象,被动地被那形象“牵着鼻子走”,几乎不需要运用自己主动想象。长此以往,人的想象力就要萎缩,理解力也要受到影响。阅读则不同。例如阅读文学作品,读者面对的是文字,而非直接的形象。阅读文学作品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阅读文字阶段。对读者来说,有的文字看得懂,有的不完全看得懂,在不完全看得懂的情况下,就要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弄懂作品的意思。这是一个主动的增长知识和理解力的过程。第二,“呈现形象”阶段。就是读者在读懂作品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主动地“想”出一个或一连串的“象”来。这样形象才会呈现在你的“面前”。这个“呈象”过程,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和体验。没有经验和体验的人,不能主动想象的人,“呈象”就不可能。第三,理解、玩味阶段。当读者通过前两个阶段读懂了作品之后,读者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思考力,追问若干个“为什么”,彻底理解“前因后果”,然后心里发出“噢,原来如此”的叫声。这种追问是一种愉悦。于是读者想再一次体验这种愉悦,这就会出现一个慢慢玩味的过程。玩味所获得的愉悦是文学阅读所获得的最高的愉悦,它使你的身心处于无比自由的状态中。有人会说,文学阅读不是很麻烦吗?麻烦是麻烦,但文学阅读全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调动了你全部的经验、体验、知识和感知、感情、想象、理解、回忆、联想等全部的心理能力,而且是你个人的全部个性、人格的投入,甚至可以说你经受了一次精神的“锻炼”,但你“付出”的多,你“收获”也多。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
        这套中学生课外文学读物所选的作品,不完全是按作品在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而刻板编辑的。我们把“新颖有趣”放在编选原则的重要地位。在肯定是优秀作品的前提下,尽可能编选一些有趣味的、优美的、有魅力的、有吸引力的的作品,一些怪诞的、奇特的作品也在我们的选编的视野之内。当然不少传统的名篇、名著也往往是趣味盎然的,也在这套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的作品,由于文字的艰涩,我们作了注释,有的还作了翻译,以减少阅读的困难。每篇作品后面有“选编者言”,尽可能做到文字生动又言简意赅,杜绝“长篇大论”,以便给中学生朋友留下更宽阔的阅读空间。

                                                                                                                                                                   2000年 5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6437.html

上一篇:永久的长城
下一篇:假如我们从艺术的角度看《诗经》
收藏 IP: .*|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