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
――2008年9月24日在欢迎文学院新生大会上的讲话
同学们好!
今天在这里开迎新会,又见到这么多年轻的新面孔,我们文学院的队伍又壮大了,为此我感到很高兴。首先让我代表文学院的老师,热烈地欢迎各位走进北师大的校门,衷心祝愿全体新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获得专业学习、工作的双丰收。
大学生属于高等教育阶段,已经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一般而言毕业后就应该走向工作岗位,开始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研究生就更是如此。明白这一点,那么在大学期间,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坚定为祖国服务的精神,大家要抓住的核心点就是要通过专业的学习形成独立工作能力。只要有独立研究能力,无论今后是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去做别的部门的工作,最后都能成为合格的成员,都能独挡一面,都能成为栋梁之才。独立工作能力是一个人的全部本质力量的充分的发挥。怎样才能形成独立工作能力呢?这就是大家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力的形成实际上关系到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治学、为人、交往这三点。所以下面围绕这三点,主要以解释启功先生的联语为中心,简要地谈一点体会,也是跟大家的一次初步的交流。
如何治学?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讲很多很多,可以写一部书。今天我只讲启功先生的写的一对联语,这对联语是他送给他的一个晚辈的,写的是:“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在这里“行文”实际上是讲写文章,进一步就是讲学习,更进一步就是讲治学。治学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简浅显”,“简浅显”这是治学的最后的结果。
“简”是“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是很难达到的。这就千锤百炼的结果。
“浅”是“深入浅出”,有三种入和出,一种“浅入深出”,一个简单的道理,让许多学术话语装扮起来,故意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第二种“浅入浅出”,如同白开水,什么味儿也没有;第三种,“深入深出”,学问是有,但人家读起来很困难,这也不是最高的境界。唯有“深入浅出”是学术炉火纯青的表现。
“显”是深刻的道理却能明白如话地、显豁地表达出来,是治学的高境。
如何才能获得启功先生这种“简浅显”的治学要求呢?
首先,治学要讲的是态度和境界。“有待乎内,无待乎外”这是我信服的一句话。读书一定要读出心得来,有了内在的心得,就有了见解,有了见解,就有创新,也就不会人云亦云。不要去等待外在的名与禄。换言之,读书读出了心得,那么就会有兴趣。兴趣很重要,因为有兴趣,就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那么就能从做小学问做到大学问,就能成“家”成“派”,那么人生的幸福、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也就在其中了。要是觉得做学问只是为了谋生,只是手段,只是为功名利禄,那么这学问迟早是做不下去的。做学问为什么会有兴趣呢?这兴趣来自何处?可以从四个境界来谈:第一境,看出门道所引起的兴趣。学问都是有门道有脉络的,看出门道来了,有了心得,就有吸引你的兴趣了。第二境,欲罢不能所引起的兴趣。也就是深入研究所引起的兴趣。一层一层往里面追问,一定会进入欲罢不能的地步,这就真的享受做学问的乐趣;第三境,获得成果所引起的兴趣,研究获得了优秀的成果能不欢天喜地吗?第四境,释放生命的活力所感受到的幸福。做出学问来,就会激发生命的活力。在做学问中生命的器官不但没有生锈,而是越来越敏锐。不但有学问的欲望,还引起人的感性与理性的一切力量的活跃,这样人也就能期待生生不息,与天地相参,与万物合一。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朱光潜所说的“人生的艺术化”。春意盎然的温暖的人生是每一个ren的期待。
其次,读书要讲究方法。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过四种读书方法:第一种“计时沙漏式”,这头进来,那头出去,读之前与读之后没有自己任何改变。第二种“海绵式读法”,什么都读,什么都吸收,挤出来的还是那些东西。第三种,“滤浆式读书法”,有营养的豆浆都流走了,留下的是豆渣。第四种,“选矿式读法”,抛弃矿渣,选取宝石。当然只有第四种方法才是可取的。
第三,读书与研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做学问重要的是过程。学问在过程中。我把做学问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字,就是:“进-出-进”。第一个“进”,是进到研究对象中去。只有自己十分熟悉的东西,做到如数家珍的东西,你才能有体会,有心得,才能提出看法来。“出”,就是你不能停留在研究对象的资料上面,要从对象中走出来。只有超越对象,才能看清楚对象的真貌。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真要看清庐山真面目,应走出庐山,应拉开一定距离,远远地回望,这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所以,在治学中,寻找一个视点是很重要的。第二个“进”,是论证的过程。你在掌握了对象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研究,提出自己的论点来,然后要返回到对象中,用你掌握的资料全力加以论证,整个过程就是全力“证我”的过程,这样去做就有可能实现创新。
第四,读书不仅仅是读书本上的书,还要读生活这本书。读万卷书,行万卷路,就是讲认识与体验结合。认识与体验两者不同,但对治学来说两者都需要。
如果我们这样去读书,这样去研究问题,这样去治学,那么就有可能达到启功先生的“简浅显”的目标。
如何做事?
启功先生说:“做事诚平恒”。
“诚”,诚与实是一回事,就是真实性问题,所谓“诚实”,就是不玩虚假的东西,不做“三鹿奶粉牌”那样的事。做事与做学问虽然是不同的,但又有是一致性,这就是第一要求真,第二要求真,第三还是求真。真实地而非虚假地去做,最终就会有好的结果。不要嘴里说得天花乱坠,做起来则空虚不实在。一个农民怎样才会有收获?就是要真实地去耕耘,实实在在地去做。所以农民在播下种籽后,他蹲在田头,望着空无所有的一片田地,他笑了,因为他可以从无中看到有。他知道自己一定要真的去耕耘,那么到了秋天,就一定能获得金黄色的硕果。
“平”,平常,本色,真心,不要表演,拒绝表演。启功先生还有一联“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本色最为重要,也最困难。本色、平常,才是真心实意。故意要扮演某种自己力不能胜任的角色,就离开了本色。做不了的事情,千万不要勉强去做。拿出本色来,做自己愿意做的,做自己能做的。
“恒”,就是“恒心”,坚持,坚持再坚持,后面就是胜利。梁启超说:一个人一生中每天用一小时做学问,一辈子坚持下来,那学问就做出来了。他讲得是对的。做事、做学问都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
如何与人交往?
现代人要学会与人交往。如何与人交往?我这里还是引启功先生的联句:“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在这里,启功先生提出了为人不能“气傲”,重要的是“心平”。这是过来人的经过生活的锤炼后的真知灼见。那么如何才能戒除“气傲”达到“心平”呢?这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多经历一些事情,多受一些折磨。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挫折、痛苦、灾难、折磨,没有挫折、痛苦、灾难、折磨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一生只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社会上与人交往中度过的。为了将来能够与人交往,今天我们在学校就要学会与同学、老师交往。启功先生的所谓要力戒“气傲”,做到“心平”,我的理解是为人要不卑不亢、平等待人。“不卑不亢”是我们面对任何人时候的一种态度,对于老师,对于同学,都要不卑不亢。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的核心问题是要学会平等与人“对话”。对话是现代生活的本质,是现代人交往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说,面对你的师长,你如果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你可以不卑不亢地提出来,好的师长会欣赏你的这种态度的。面对比你幼小的同学、学习不如你、能力不如你的同学,你也要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平等对话。我提倡平等对话,从深层看就是人文思想的一种表现,就是以人为本的实践。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北京师范大学学到如何治学、如何做事、如何为人的道理,并从现在起就付诸实践。
最后祝愿你们在北师大生活快乐!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5329.html
上一篇:
节奏的力量下一篇:
在地拉那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