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u1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yu111

博文

中庸:“庸”的意义

已有 9298 次阅读 2010-4-30 19:1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生活, 中庸, 三字经, 钱文忠

今天打开电视看到母校复旦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论坛”节目里讲“三字经”,讲到我所喜欢的两个字“中庸”,便坐下来听了听。先生口才幽默,表情丰富,是个讲才。讲到中庸的“中不偏,庸不易”,解释“中不偏”为保持中性,不偏颇,不走极端。大家都好理解。再解释“庸不易”时就有一点闪烁其词和模棱两可,说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另一种是永远不变,永恒。教授说后一种解释比较“安全”,中庸就是永远不走极端。这话听下来感觉是教授要不对生物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生物的最佳种型就是“庸”型;要不就是另有隐情,不想鼓励崇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国人做“庸”人。

“庸”型,也就是“常态型”,也叫“野生型”,英文叫“wild-type”,也就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型。其它的都是非“常态型”,或叫变种(mutant)。拿人这种动物来说就是天才和傻瓜都是非“常态型”,容易出问题。古今中外有许多智力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最后成为精神病患者,也有许多体力天才(运动员)残疾和早逝,都是这个道理。90%正态分布的普通老百姓才是常态型,也就是“庸”型,活的健康,活的长寿。

“三字经”是教人如何做人行事的学问。中庸就是教人行事要“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颇、不走极端;生活要“庸”,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不要上窜下跳、喜怒无常、食色不律。如果理解了“庸”的生物学意义,就明白“三字经”里的“庸不易”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取向,就是永远保持平常心态,过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

再说这个“庸”字。我们从小的教育都是把“庸”当作一个贬义词,以为“庸”是“三字经”中的糟粕。“庸俗”、“庸人”几乎就是骂人的话。在我学习了生物学之后,才明白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睿智,早在千百年前就把人、社会和世界洞察的一清二楚。我们后来的科学只是不断的在证明先人哲学的伟大和正确。教授说把“庸不易”解释成“永恒不变”比较“安全”,用心良苦,大概也是觉得“庸俗”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词吧。教人普通和“庸俗”恐怕很难为国人所接受。其实这个“庸”字很值得社会学家和科学家去探索和研究。它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和谐稳定的根本元素。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根基就是这个“庸”众。这个根基“庸”了,社会精英才能在这个平稳的舞台尽情发挥。“庸”民搭台,精英唱戏,才是一幅乐融融的图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037-318143.html

上一篇:城市,请建在贫瘠的土地上,代表中国文化的村庄,请保留下来
下一篇:做人、做事、做科学——写在教师节
收藏 IP: .*| 热度|

1 夏飞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