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关于桨棹橹的注记 精选

已有 22912 次阅读 2014-9-13 08:37 |个人分类:力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力学原理

船可借助河岸、河底、河水乃至空气而运动,适用条件和使用物件各不相同;基于流体粘性定性说明桨棹橹的拨水性能,给出“一橹抵三棹”等熟语的力学解释。照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关于桨棹橹的注记

尤 明 庆

0  引言

船舶种类繁多,用途各异;而行船方式也随之而变。山区河流,上水行船多得拉纤,长江三峡昔日修有专门栈道[1];平原河流,若顶风难行,也只能拉纤向前。拉纤真是艰难乃至危险,还得河岸无树、有路可行,且有人在船把舵方能直行[2],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竹篙撑船,可得近岸河浅才行,且颇为费力,冬日尤其辛苦。若是船小篙短,则出力倾斜而效率较低,三篙不抵一棹。不过,撑船虽说速度较慢,但刚性出力,能行大船于风中;装满砖头、船帮平水的十吨船,两人在船头下篙,快撑几把,就用肩胛顶住篙尾,弓着身子,迈着大步,缓慢地向后走,到后艄双手抓住篙尾用力一送,就一手斜提着走向船头,任水流将篙子飘起——水的向上浮力和向后阻力想来能恰好协调。水运远比陆运省力经济。

风帆行船,得风力、风向合适才行,且用物较多——帆、桅、索等,技巧也较高。大船输运货物于江湖,多是御风而行;农家用船内河航行,风帆多有不便:遇桥得降帆落桅,而稍有疏忽则桥损船沉。此外,河道蜿蜒多变而风正难求;旁风虽可行船,但风着力偏高,船体倾侧而稳定较差。

船浮于水,当然可着力于水而向前。人力行船所用物件是桨棹橹,对其性能稍作解说。

1  水的黏性及对固体的绕流

固体能够抵抗变形;液体和气体,即流体如水和空气,不能抵抗剪切变形。若对流体局部作力,该处流体就会相对于他处运动;力存在,运动就会持续。流体具有黏性,因而

1流体与固体接触处速度总是相同而没有分离和滑移:管道内水流速度在中间最高,在管壁处为零,而贴船的水体速度就是船速,河岸及河底水速为零;

2流体若在垂直于运动方向有速度变化,则相互之间就会有粘性摩擦:单位面积的剪切力与速度梯度——速度在其垂直方向单位距离的变化量成正比,比例系数即黏性系数μ温度升高而降低,20℃时1.00*10-3 Ns/m2

水的黏性摩擦很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0.001 N力就能使浮在1 m 深湖面上的1 m2木片以1 m/s运动。拖拉木片使其下方水体因黏性而运动,需要提供额外的能量;水速向下迅速减小到零,木片处速度变化增大,即增大了速度梯度和黏性阻力,但减少运动水体总量。

人在农用平底船上,船以速度V0右行等价于船体固定、水流以速度V0左向绕流(图1);因粘性摩擦,船外壁水体速度为零,向外逐渐增加至V0;粘性影响范围即附面层逐渐变宽。船后尾流区(死水区)边界速度为零,而内部可形成低速环流。观察桥桩附近水面即可看出,迎流侧压力高,而桩后压力偏低,且可以存在漩涡环流。又,船厚度较小,且后部向上收缩以减小尾流区。

 1 船体绕流的水面速度示意图及桨(J)(Z)(L)的拨水位置,水下尾流区缩小

尾流区的低压是船体运动的主要阻力。若从岸上固定地点观察,则船带动两侧及后方水体向前运动,近船处速度较高而附面层外水体静止。如果河窄水浅,河岸或河底进入船体影响范围,那么就会对水流产生阻碍,附面层内速度梯度增大,船体受到的阻力增大。这就是常说的“河小行不得快船”以及“水小船被束住了”。

流体具有粘性,因而固体在流体中运动,或固体静止而流体绕过,则存在作用力;其数值与迎流面积及相对速度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与物体形状、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复杂。该作用力是桨棹橹使船向前的机理。又,舵若完全处于尾流区,则不能阻碍水流而产生侧向力以调整船向;且因作用力与相对速度平方成正比,有船快舵灵之说。又,水面波浪影响不能细说。

2  桨和棹

桨是有柄的木板;人以两手执柄,重复进行划水和回桨两个动作。以板底而言,前者轨迹是竖直面内的弧线,而后者是紧贴水面的弧线。划水时下方即外侧手臂向后用力,上方手臂得向前用力,划桨出力也就不会很大。

靠近船体的水流速度较小,易于插入桨板,向后划水速度也就较高;为避免后推水体对船体产生粘性摩擦而形成阻力,划桨都是在船艄处,且可以桨代舵控制方向(图1)。划桨所需空间较小,人坐着也较为便利,常为小船采用,如《释正岩·点绛唇》“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的情景,只能用浆。

桨柄以绳索于船侧立柱,则称为棹。棹端在水中浮力大致与重力平衡,而出水回程则需用力下压棹柄。棹端的运动轨迹大致是竖直面的椭圆,水面上下各占其半。因有了支点,单手即可划棹,且多是双棹交叉而双臂向前平衡用力,使船直行。

船头附面层较窄,棹板难以划拨外侧快速向后的水体,有效出力较小;当然,棹总是布置在后艄,但因棹板距船稍远,所拨水体仍具有较大流速(以图1所示船上视角);划棹速度通常较高,人体只得直立而全身运动,也就失去悠闲之态。顺便说一句,“靠船下篙”就是为了减少与水流之间的相对速度,避免受水体绕流而受力漂起。

桨棹都在船体侧面,向后划水,得提出水面而回程;桨棹在竖直方向运动属于无效动作,这实在是缺点。而船身高大之后,柄长棹重,操作也就困难,且功效降低。

3  

橹布置在船体后方,大约是模仿鱼摆尾向前而模仿制作:上端是弯曲的橹把,用橹绳与船相连;下端橹叶截面为三角形,宽度增加而高度较小;中间有橹眼(脐),搁在球形的支钮上(图2)。依靠支钮和橹绳,橹能够自平衡,手臂可得短时松弛。人往复推拉橹柄使橹叶划拨水体,即可获得船体向前的动力。文献[3, 4, 5]已有专业解读,此处再略作说明。

单支橹置于船尾右侧,人右手抚柄、左手拉绳。由于橹把转平,拉绳可以提供力矩,使橹旋转,改变橹叶与水面的夹角。侧边拉绳可提供更大的作用力,且方向便于调整而实现力和力矩平衡。

若手臂已向前至极限位置,橹叶在船尾左侧,此后向内回拉橹绳,引起橹柄逆时针旋转而使橹叶朝向右后方;用力回拉橹柄,橹叶向外推水,船体获得向左前方推力。橹到达中线(图2)后向内运动,但橹叶法向仍是向后,只要橹叶速度较快而推水,仍会产生向前推力。不过,实际摇过中线后会使橹叶转平,依据惯性拉至极限位置;而后再向前推橹绳,引起橹柄顺时针旋转而使橹叶朝向左后方,手臂向外推出橹柄。与推磨类似,真实摇橹也是周期性间歇出力以提高效率。作用力的周期变化引起橹脐、支钮摩擦力的变化,产生“欸乃”音调节奏


2 橹的结构及3个姿态参数

摇橹之理可以手在澡盆中一试而明。向前平伸右臂,中指、食指夹住铅笔使其与水平掌面垂直;掌臂向内旋转θ =30°,再向下转动β=45°即与图2橹叶相当,而铅笔指向船体的右-上-后。此时手臂向内旋转即增加α推水,水对手掌作用力仍存在指向人体的分量,只是出力效率低于此前的向外推水。实际摇橹αθ±30°之内,而β45°左右;以所述数字计算,橹叶法线与x轴夹角在39°~74°之间变化,因而橹叶不必出水而能持续产生推力。

尾流区水体与船行速度相当(图1),橹叶转动速度可全部用于拨水;而棹板在附面层内划水,因水体向后流动,拨水速度较低。若船行和棹板速度都是1 m/s,拨水大约只有0.5 m/s,而作用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效率只有1/4。或许“一橹抵三棹”的力学解读就是:棹划三次不敌橹摇一回。

极限位置发力推橹时,橹叶受力会使其向下运动,因而橹把抬升,但幅度受橹绳限制;过中线之后,橹叶转平且速度降低,水流绕过三角形断面会形成升力,橹叶抬升而橹把下降。橹叶顺应水流的动作使其便利地向前运动;橹柄所走弧线与人体“摇橹”姿态协调。

摇橹回拉出力时,手臂处于伸展状态;而外推出力时,可以将身体与手臂一齐向外。就身体动作而言,摇橹比划桨、划棹都要舒展。不过,橹对船尾作用周期性变化的横向力,引起船体左右摆动;而人体重力在两脚轮换变化,引起船体摇晃而高低起伏,船小则尤为显著。

4  结语

船行水中,可走河岸而拉纤,可抵河底而撑篙,可借风力而使帆,可以桨棹橹推水而前;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船只和环境,并无优劣之分。内燃机驱动的螺旋桨,固然省力迅疾,但价格颇高且耗费能源,又因噪音和振动扰人,似不能完全替代人力而驱动水乡农用船只。 

[1]  单之蔷.  游三峡易被忽略的景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b0d010102eb3i.html(郑云峰摄影)

[2]    靖.从《纤夫的爱》谈纤力牵引航船稳定航行的条件.力学与实践,200222(4)77-78.

[3]  武际可. 谈摇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799896.html

     [4] 欸乃一声山水绿_摇橹的力学_周靖.pdf力学与实践,200426(6)87-92.

    [5] 直橹效率与实践_陈耀纲.pdf力学与实践,198810(6)28-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827335.html

上一篇:大学里的对联(有图有真相)
下一篇:关于石转磨力学原理的注记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33 朱晓刚 李志俊 李健 武夷山 许培扬 李轻舟 李兆良 董全 刘全慧 王小平 彭真明 曹聪 杨正瓴 黄永义 姚小鸥 史晓雷 姬扬 王显生 张忆文 吕洪波 冯大诚 张晓良 宁利中 魏焱明 chenhuansheng shenlu qzw biofans znl dulizhi95 dchlin peosim YanCivi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