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lei66 针砭问题,健康肌体 见解学术,发展技能 立地顶天,破突能敢

博文

建立高水平核心科技期刊群,服务我国经济建设转型

已有 6351 次阅读 2010-7-1 09:5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技期刊, 经济建设

1.     建立高水平科技期刊群的现实意义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无论从数量和质量哪一方面来看都有了质的提高。不过,一个不容怀疑的现实是,绝大部分水平较高的科学研究论文没有在国内杂志发表,而是被发到了欧美的顶尖期刊上了。这给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经济建设转型,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下表是美国情报研究所ISI 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2005~2007)中几个主要国家出版刊物的影响因子分布情况:
 
全球几个主要国家出版刊物的影响因子分布情况
影响因子
> 20
>15
>10
>5
>3
>1.5
>1
全部
全球
29
52
105
345
979
2588
3620
6426
美国
19
39
72
198
516
1190
1599
2443
65.5%
75.0%
68.6%
57.4%
52.7%
46.0%
44.2%
38.0%
英国
9
11
26
105
279
649
887
1363
31.0%
21.2%
24.8%
30.4%
28.5%
25.1%
24.5%
21.2%
德国
0
0
1
8
45
149
231
454
0.0%
0.0%
1.0%
2.3%
4.6%
5.8%
6.4%
7.1%
日本
0
0
0
1
3
25
56
170
0.0%
0.0%
0.0%
0.3%
0.3%
1.0%
1.5%
2.6%
加拿大
0
0
0
0
4
21
34
78
0.0%
0.0%
0.0%
0.0%
0.4%
0.8%
0.9%
1.2%
中国
0
0
0
0
2
7
9
76
0.0%
0.0%
0.0%
0.0%
0.2%
0.3%
0.2%
1.2%
澳大利亚
0
0
0
0
1
20
34
67
0.0%
0.0%
0.0%
0.0%
0.1%
0.8%
0.9%
1.0%
俄国
0
0
0
0
0
3
9
108
0.0%
0.0%
0.0%
0.0%
0.0%
0.1%
0.2%
1.7%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美、英、德三国在高影响因子刊物(>3)中,占有绝大多数份额,达到87.9%。即使在SCI收录的全部刊物中,以上三国出版的刊物也占有了66.3%的份额。这说明,无论质量和数量,三国在全球科学研究工作的出版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换句话说,他们掌握了科研成果的初审权,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世界上高水平研究的最新研究思路及其最新结果。毫无疑问,这种优势地位可以使这些欧美国家的科研人员更早地踩到其他优秀的科研人员的肩膀上,得以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对我国科技发展来说,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之一是:除了个别的纯学术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有这样那样的应用背景;而这些具有应用背景的科学研究可能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发表在欧美的期刊上,意味着欧美的研究人员通过审稿首先得知我们最新的科学研究思路。由于审稿人具有提出各种苛刻问题的权力,这使他们能得到一些核心的研究思想,这样就有可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拉大与我们的距离。
问题之二是:因为我国的科学研究技术水平较低,我们不得不花重金购买欧美(还有日本)的先进研究设备。我们还得向他们购买各种昂贵的试剂和标本,最后把先进的实验结果、先进的研究思想,包括版权免费奉献给了欧美的期刊,然后再花钱把这些期刊买来,供国人研究参考。所有这些经费来源是我国的财政税收。
问题之三是:改革开放之后,尽管我国人民花费了极其巨大的精力和物力学习外语,但是除了少量从事涉外文献、涉外事务、科学研究的人以外,国民的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足够地提高。因此买来的外文文献被置于象牙塔中,处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一般科研、技术人员难以接触,更难以看懂。
问题之四是:因为国内研究人员众多,科技先进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在适当场合鼓吹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引起国内大批人的跟风研究,然后再在他们控制的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这样,科技先进国家完全可以提出思想(无论成熟与否)、贩卖设备、贩卖试剂、收获成果(不计成败),低成本但高回报地得到他们需要的一切。因此,科技先进国家继收获我国的人口红利之后,还能收获我国的科技投入红利。
因此,任凭在国内生根的高水品研究工作在国外开花结果,而国内只能闻到花香不能得到果实带来了最大的隐患:我们花费了大量国民财富(特别是其中大量的财富来源于产业工人的血汗和辛劳)得到的东西基本上不能为国民所用,不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也不能为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服务。相反地,外国人可以轻易地获得和理解他们想要的。一句话,我们得不偿失。
欧洲人,包括印度人现在已充分认清了这种现实。长期以来,美国携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人力物力资源,其科学技术研究几十年来一直独领风骚,引领着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因此,美国期刊在质量和数量上,整体优于欧洲整体和其它世界主要国家。可以说,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都以在美国的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为荣。也许是看到这样一个现实,近几年来英国以Nature为核心构建了Nature出版集团,创建发行了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遗传学22种期刊,统一冠名为Nature…。因为具有Nature的号召力,这些期刊迅速成为相应学科期刊中的佼佼者。同样的,德国SpringerWiley InterScience、荷兰Elsevier等出版集团也纷纷涉足高质量期刊的创建和出版工作,相信目的肯定都包括通过出版发行高水平期刊来获取高水平研究的信息,它们绝不会仅仅是为了营利。因为一般而言,学术期刊营利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现实,重视这个问题,建立我国的高水平期刊群,使我国科技人员原创的科学思路在广大民众中生根、开花、结果,促进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转型。
2.     建立高水平科技期刊群的可能途径
欧洲人的做法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榜样。在中国,现在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日渐加大,取得的富有创新性的成果逐渐增多,发表的论文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这些工作的大多数都发表在国际期刊了。为什么我们在明白了高水平研究可能代表技术发展方向的道理之后,还任凭这些工作在外发表?我们必须了解是什么现状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国内期刊良莠不齐,有些期刊发表论文过程中存在人情关系,绝大多数期刊还收取发表版面费。
其次,现行的科技人员,特别是我国最高水平研究机构工作人员的考评制度中一般以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为准。在我国没有相应的高水平期刊作支撑的情况下,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它对目前科技论文发表状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上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一些具有相当能力的研究人员根本就不考虑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他们甚至基本不看国内期刊。后者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提高釜底抽薪。
第三,作为期刊的主办者,他们必须在最低限度下保证收支平衡,维持出版、审稿工作正常运转。必须承认,办刊经费的缺乏以及向审稿人和作者支付少量的报酬是收取版面费的一个原因。但是,向论文作者,特别是向国家各级政府经费支持项目产生论文的作者支付报酬有化公为私的嫌疑。
对于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一、通过自然竞争优胜劣汰解决我国科技期刊良莠不齐的问题;通过健全制度、国家补贴、审稿人和论文作者的无偿工作来解决人情关系、办刊经费缺乏和发表版面费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容易解决的。
二、提高科技期刊的水平,吸引广大科技工作人员阅读它们,首先必须保证高水平研究能够且必须发表在中文高水平期刊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可以要求国家各级政府基金项目规定代表性的以及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必须首先发表在国内中文期刊上。当然,为了吸引(也必须吸引)国外同行在我国杂志上发表论文,也能分享我国科技人员的工作,可以出版对应的英文版期刊(如同德国应用化学杂志Angewandte Chemie)。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完成必要的翻译工作。
三、鉴于中国科学及其旗下的科学通报,以及国家各一、二级学科主要杂志是公认的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的杂志,应该首先使这些杂志建立符合国际主流期刊的编辑标准,取消一切向作者收费的方法,并请这些杂志的作者义务审阅其它投稿者的论文。有关这些措施如何制定与实施,只要请已在国际知名杂志担任编辑的学者提出相应的建议择优实行即可。
四、我们建议,中国科学编辑部应建立一个新的面向大众的期刊,其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人员,主要以通俗的语言报道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杂志近似于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中国科学各专辑专门报道各一级学科的最新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五、现有一级学科杂志同样应出版相应的面向大众的杂志,主要以通俗的语言报道相应一级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和具有潜在和现实应用背景的研究成果。各二级学科杂志主要报道相应学科的研究成果,当然也可以派生出相应的面向普通科技工作者的技术通报类杂志。
通过如上的工作,我们应该可以建立一个分别适合高端科研人员和普通科技工作人员的杂志群,有力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转型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017-340257.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与前瞻性技术研究
下一篇:对浙大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看法
收藏 IP: .*| 热度|

3 王晓峰 樊晓英 刘玲玲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