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症在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且许多病种与痰症关系密切。清.夏禹铸《幼科发挥》云:“病虽多怪,怪不出虚、实、寒、热、风痰。”此论对儿科临床分析颇为得宜。现将我在儿科方面的经验归结如下。
治法与验案
1、宣肺化痰:适用于伤风感冒之咳嗽症。症见咳嗽有痰、痰稀而白、或稠而黄。属风寒者,杏苏散加减;属风热者,桑菊饮加减。
案例:1岁2个月小儿,反复发热、咳嗽12天,微汗流涕、气促、喉中痰鸣、烦渴喜饮,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指纹紫红。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处方:红胡5克,条芩7克,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6克,薄荷3克,芦根6克,生石膏20克。服药三剂,热退。乃去条芩、柴胡,继服2剂,微咳,喉中痰鸣消失,双肺呼吸音清晰。
按:本例属风寒袭肺,肺气失宣,郁闭生痰。《内经》云:轻可去实。用桑菊饮轻开肺,使气顺痰化,增柴胡、条芩、生石膏以清肺胃之热,热退痰化,咳止病愈。柴胡乃少阳经药、有运转枢机之力,在小儿外感发热时间较长、或发热起伏时与条芩合用,可起相辅相成、共凑退热之效。
2、清热化痰:适用于风温咳喘、乳蛾、喉痹等有寒热见症者。症见痰热壅盛、痰黄质稠、烦渴喜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粗紫。风温咳喘者,常用麻杏石甘汤加金银华、连翘、条芩、鱼腥草、葶苈子之类;喉痹、乳蛾者,用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加射干、川贝之类。
案例2:谭某,女,3岁,发热咽喉疼痛4天余,咳嗽、喉中痰鸣、略痰黄稠、呕吐、口渴喜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且短,舌红苔黄,脉数。查咽喉红肿、两侧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治以清热化痰、解毒利咽。
处方:条芩、连翘、牛子、桔梗各7克,板蓝根10克,马勃、川贝各5克,了皮、僵虫各5克,射干7克、玄参10克、甘草3克。服药6剂病愈。
按:喉为呼吸之门户,咽为饮食之通道,咽喉毗连,时邪病毒从口鼻侵入,咽首当其冲,且小儿体质娇嫩,抗病力弱,更易受邪,邪正相博,发为喉痹或乳蛾,邪热内雍,煎熬津液,痰涎壅盛,故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解毒利咽,常获佳效。
3、温化寒痰:(未完待续)
薄荷(2011.10.15拍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基地)
注明:版权所有,请转载者务必注明出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0580-497385.html
上一篇:
上焦如雾下一篇:
小儿痰症治验(江泽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