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共生下的荣辱兴衰
——《百鸟朝凤》观感兼谈中日传统文化保护
花晓波
上周末和晓众一起观看了新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说实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很久都没有看过如此让人沉醉且发人深思的影片。该影片以唢呐,这门传统艺术的兴盛到衰落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学习唢呐的心路历程以及老一辈民间传统艺人在传承唢呐技艺过程中遇到的坎坷艰辛。不想过多透露影片的情节,但影片中有三处让我记忆犹新,值得分享。其一是师父在挑选接班人时恪守的准则,对徒弟品格的要求如同对唢呐技艺的执着追求一样。技艺精湛固然重要,但传统的艺术更需要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来传承。如何衡量?点滴的细节而非刻意的表现!求真求善,细节的流露来源于内心的选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中主人公的一句话,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或许每一个行业,每一门专业,在“技艺”的层面,是有限的。但有限的技艺,与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责任感,以及那一份坚守的纯粹相结合,此时的无限也变为了永恒。其二,是师父说,“唢呐不是对别人吹的,是对自己吹的!”接着便沉醉地倒下,呼呼大睡起来。因为师父的真性情,我感动,是啊,我们总要想法设法取悦别人,无论是抱以什么样的目的,并非遵循自己的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如果自己都无法取悦自己,让自己陶醉其中,何以感动他人呢?唢呐,或是其他艺术形式,需赋予此时此刻的心境,这就是所谓的真性情!其三,影片结尾,唢呐传承者游天鸣在已逝师父的墓前,独自吹奏了只有对德高望重者才能听到的名曲《百鸟朝凤》,当山间萦绕着这首曲子,师父的模样映入眼帘,他坚毅的眼神,仿佛告诉世人,唢呐不会失传,将永远流传在人间,回响在人们心间。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背后的坚毅、挣扎、悲怆。
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后何去何从?尤其是那些在民间,广大的农村地区,偏远的山区,多样化的文化形式,是让其逐渐消逝,还是大力地弘扬,亦或是传承与保护?我们这一代人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我知道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很抱歉,我并不是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我无法用严谨地语言去描述这背后的道理。我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因为它很美,很独特,当它消失的时候,我会感觉痛心。这,就是我的答案。当然,任何文化形式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年的积累,像一杯美酒,需要时间的锤炼。就是就我的专业而言,也有很多类似传统文化消逝的事情。我是学农地利用和乡村发展的,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弱化,二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析出。人都走了,文化还在吗?这一幕在影片中也有反映。继续吹唢呐,还是去工地干活儿,或是追逐更好的就业机会?换作正在读此文的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换作你是父母,你会让孩子们学习数理化,周末补习应付考试,还是愿意陪伴他们去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感动呢?近两年,我听到一个兴起的词语叫农业文化遗产,农业科研人员在努力的为一些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林系统运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比如浙江省的稻田养鱼,珠三角的桑基鱼塘。抱歉,我打“桑基鱼塘”时,还是一个字一个字敲的,搜狗的输入法竟然没有这个词条。在东南亚地区,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也在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作物的引入。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传统的游牧方式也被定居放牧所取代。我们总是急于将传统定义成落后,那么追求先进,追求急功近利,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于日本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幸来日本留学,其实在来之前,我就对日本的岛歌或者是岛式唱腔有浓厚的兴趣。了解日本流行音乐的朋友一定知道中孝介,我也是因为他,慢慢地喜欢上这种曲风。来日本后,听到了更纯粹更传统的岛歌,我越发地想利用留学机会来深入了解冲绳的岛歌及其背后的故事。尽管我知道,日本很多的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甚至在历史上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荣。但如果我们抛开国别,只谈文化,试想,如果中国也是传统文化的弟子之一,传统的文化也需要选择自己的继承人,那么,它会选择谁呢?影片中,师父对另一个徒弟说,我该教的除了百鸟朝凤都教给你了,你可以走了,我们师徒的缘分就到此结束了。真不想拿自己的国家作为例子,因为,我不想与它缘分将尽。对于日本传统文化保护,就我而言可以总结为“五化”,分别为民族化、专业化、商业化、国际化和大众化。民族化,意味着坚守纯粹,文化有不同流派,但只要坚守,都能各自绽放其光彩,进而体现出文化本身孕育的精神。比如日本的茶道、花道等。其次,是专业化,文化的代代相传需要专业的职业的队伍,他们有着匠人精神,执着于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第三是商业化,文化产业需要与其他不同产业相融合,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生机,我一直坚信。但如何适度而不过度的商业化?商业化中也蕴含着智慧和理性选择。比如上周末的葵祭,或是日本其他的文化祭,为何那么吸引游客的眼光。去年,日本京都被美国著名的旅游杂志连续两年评选为最佳的旅游胜地,作为著名古都,人们去观光旅游很多是冲着感受日本文化去的。第四,是国际化。对于来日的外国游客和外国留学生,日本政府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可谓是下了苦功夫了。身临其境,想不关注都不行。当然,我并不是否认中国在传统文化保护中付出的努力。这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点,大众化,任何形式的传承都需要要有大众的参与和支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文化,衔接着民众与产业,繁荣产业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如今,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恢复到新常态的局面。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否回到新常态呢?在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下,我深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着那一份安宁而非浮躁。但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影片过后,我问晓众,如果今后你有了孩子,你会让你的孩子学习什么呢?他告诉我,我希望他能学习一些关于昆曲的知识。我笑了笑,安静的夜晚,没有美酒,没有畅谈,但或许,可以安心地睡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